費利斯·比托(Felice Beato),1832年生於意大利,後入英國籍,1909年1月29日去逝。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他作爲戰地攝影記者隨英法聯軍來到中國。在中國北方拍攝了殘酷的戰爭場景,記錄了北京皇家園林的破懷和對天津的佔領。曾被譽爲“軍事報道攝影的先驅者”之一。作爲隨軍爲數不多的攝影師,他有機會接觸並拍攝了恭親王奕訢,並有幸成爲了第一位拍攝中國皇室成員的外國攝影師。
世界攝影術是在大清國落後挨打的“鴉片戰爭”爆發的前一年,卽1839年出現在法國。1860年以前,攝影術在中國的傳播和應用也僅限於南方沿海幾省,中國北方由於不允許外國人進入,人們對攝影一無所知。1860年,英法等國與中國官民在南方沿海的糾葛和貿易糾紛無法擺平,歐洲人的訴求得不到地方官吏的解決,也無法上達朝廷。這時英法糾集在一起,決定以武力脇迫清廷解決。聯合艦隊由香港出發,沿中國海岸綫北上,直取津沽。英法聯軍攻陷大沽砲臺,進軍北京要找咸豐皇帝理論。經過通州八里橋一役,清兵潰不成軍,英法聯軍如入無人之境湧入北京。病體纏身的咸豐皇上(爱新覺羅·奕詝)這時已從圓明園移駕熱河避暑山莊,英法聯軍得知皇上不在宮裏,而在圓明園,就殺奔了西郊皇家園林。到了園明園又是扑空,一怒之下,就洗劫了西郊的三山五園,最終一把火燒毀了圓明園,以及其它園林的主要建築,整個清廷近兩百年的皇家積澱毀於一旦。皇上連驚帶急駕崩歸西,清廷最終答應議和,這就是史上所說的“第二次鴉片戰爭”,清廷完敗,皇上逼死、簽訂城下之盟、賠款、答應條件。
1860年10月24日,費利斯·比托在北京皇城內禮部大堂舉行的《中英北京條約》簽訂儀式上,要爲中方代表、咸豐皇帝的弟弟恭親王奕訢拍攝一張照片。英法聯軍中的英國陸軍司令克靈頓將軍在其日記中這様描述:“在條約簽訂儀式的過程中,那位不知疲倦的比托先生很想給‘北京條約的簽訂’拍攝一張好照片,就把他的照相設備搬了進來,把它放在大門正中,用偌大的鏡頭對準了臉色陰沉的恭親王胸口。這位皇帝的兄弟驚恐地抬起頭來,臉刷地一下就變得慘白。……以爲他對面的這門様式怪異的大砲會隨時把他的頭給轟掉”。這說明在1860年以前,北方地區上至王公貴族,下到平民百姓,對攝影從未接觸過。但是,由於當時室內光綫不好,比托這次拍攝恭親王的照片並不成功。
11月2日,恭親王回訪額爾金,比托再次抓住時機,在額爾金勛爵的住處給恭親王奕訢补拍了肖像照片。這張照片拍攝得非常成功,此後被多次使用,成爲了恭親王的標準像。這是目前我們可知的最早的清廷皇室成員的照片,爲研究政治史和攝影史,提供了可靠的形象資料。
圓明園,這一融滙中外建築藝術精華的万園之園,遭到了英法聯軍的洗劫。圓明園被焚毀的時間是在1860年10月18日至20日,侵略者發動了三四千的士兵分頭焚燒,大火燃燒了整整三天。而比托恰恰是在10月18日園明園被焚之前拍攝了一張极其珍貴的照片,照片的背後有兩行比托當時留下的記錄,雖已暗淡,但仍能看出字蹟,英文爲:Thegreat imperial palace yuan ming yuan,before the burning,peking October 18th1860. 譯成漢語爲:“偉大的帝王宮殿圓明園在燒毀之前的一座建築,北京1860年10月18日”。從照片上我們看到這一建築的造型極其精美,爲罕見的六角形攢尖頂三滴水樓閣建築。這張照片現藏於美國皮博迪·埃塞克斯博物舘,是羅哲文先生訪問該博物舘時,蒙允許翻拍並發表介紹。這是目前所見到的1860年皇家園囿被毀當天的一張極爲稀有的照片。後來確認這張照片其實是清漪園的曇花閣,慈禧重建颐和園時,原址改建爲了景福閣。
北京古城牆和城門如今大多已不存,但從比托當年拍攝的照片中,我们看到了一些記錄北京老城牆和城門的攝影作品。如北京內城的城牆,有一幅內城東北角樓的照片,構圖講究,綫條流暢,遠處的東直門和城牆連爲一體,將北京城的雄偉和宏大表現得淋漓盡致。此外比托還拍攝了一些關於北京風土民情的照片,如鼓樓大街等。
費利斯·比托作爲對中國城市投以關注的西方攝影記者,是最早一批來到中國北方進行拍攝的外國攝影師。他留下的影像資料,不僅爲後人研究歷史提供了形象的、紀實的史實依據,而且比托的攝影活動也爲攝影術在北方的傳播開了先河。
費利斯·比托(Felice Beato, 1832~1909)。
安定門城樓上向西看到的內城北垣(城牆內外)。遠處城門是德勝門。原註釋:Top of the Wall from Antin Gate taken possession of by British and French Troops, Octobter 21, 1860. [(英)費利斯·比托 Felice Beato]。
安定門迤東东的內城北垣上面,清軍的大砲(已被英法聯軍指向了城裏)。城牆內建築是雍和宮。原註釋:Top of the Wall of Peking. [費利斯·比托 Felice Beato, 1860-10-14]。
雍和宮萬福閣(萬佛樓,檀香木大佛主殿,由安定門迤東城牆上望城裏,向東南拍攝,比托的北京第一印象) [費利斯·比托 Felice Beato, 1860-10]。
雍和宮萬福閣。由城牆上向東南方向拍攝。原註釋:Temple of Confucius, Pekin, October 1860. [費利斯·比托 Felice Beato]。
北海瓊島白塔遠眺。原註釋:Felice Beato View of the Gardens and Buddhist Temple,Pekin. [費利斯·比托 Felice Beato, 1860-10-29]。
北海瓊島白塔。加拿大國家美術舘藏。原註釋:The Great Pagoda on the Imperial Winter Garden Palace, October 29, 1860. [費利斯·比托 Felice Beato]。
北京孔廟大成殿 [不確定是 Beato 所攝, 1860s]。
北京附近的一座清眞寺建築(據說是京東常營清眞寺),二層是一個六角攢尖頂亭式閣樓。原註釋:Mosque, near Peking, Occupied by the Commander in Chief and Lord Elgin. [費利斯·比托 Felice Beato, negative October 3-5, 1860]。
從北海瓊島向東南眺望紫禁城、景山。原註釋:View of the Imperial Winter Palace, Pekin, Showing the Artificial Mill, October 29, 1860. [費利斯·比托 Felice Beato]。
大高玄殿前東習禮亭(有並列兩座)及東牌樓(有品字形排列三座牌樓。東牌樓西面額書“先天明境”,東面額書“孔绥皇祚”) [費利斯·比托 Felice Beato, 1860]。
大清門全景。由正陽門城樓西側城牆上向北拍攝 [費利斯·比托 Felice Beato, 1860]。
德勝門外十方塔院内的偏融(眞圓[明])法師塔 [費利斯·比托 Felice Beato, 1860-10]。
恭親王奕訢。咸丰帝奕詝六弟,由於聰颖靈巧,皇室人稱“鬼子六”,這會兒被欽命爲“議和大臣”。原註釋:Portrait of Prince Kung, Brother of the Emperor of China, Who Signed the Treaty. [費利斯·比托 Felice Beato, 1860-11-2]。
恭親王奕訢。原註釋:Prince Kung [費利斯·比托 Felice Beato, 1860-11-2]。
國子監碑林。原註釋:Forest of Steles. [費利斯·比托 Felice Beato 1860]。
郊外的一處墳塋。原註釋:Interior of the Tomb at the Depot near Pekin, October 1860. [費利斯·比托 Felice Beato]。
郊外的一處公主墳石坊。原註釋:Tomb near Pa-li-k'um. The Scene of the Commencement of the Attack on the 21st September 1860 near Pekin. [費利斯·比托 Felice Beato]。
郊外的一處王爷墳。加拿大國家美術舘藏 [費利斯·比托 Felice Beato, 1860]。
郊外的一處王爷墳。原註釋:Exterior of the Tomb Depot, near Pekin, October 1860. [費利斯·比托 Felice Beato]。
街景-内城店舖(韃靼城“Tartar City”旗人所居)“廣和號”綢布莊,經營“繭綢大布”。左邊是“致蘭齋”飯庄子,有“滿洲餑餑”。原註釋:Street and Shops in the Tartar City of Pekin. October 29, 1860. [費利斯·比托 Felice Beato]。
街景-外城店舖(中国城“Chinese City”漢人及其他族人所居)“恒聚齋”。原註釋:Shops and Street, Chinese City of Pekin. October 1860. [費利斯·比托 Felice Beato]。
妙應寺白塔。元世祖忽必烈迎釋迦佛舍利,至元八年(1271年)在大都城西南修建了這座覆缽式喇嘛塔。由尼泊爾人阿尼哥奉敕主持修建。現存 [費利斯·比托 Felice Beato, 1860]。
內城北垣高大的墩臺(馬面)、護城河、水閘、城外的地壇。遠處城門是安定門。原註釋:21st October 1860, Also Wall of Pekin. [費利斯·比托 Felice Beato]。
內城東北角樓東北面,城牆,護城河,遠處城門是東直門。現不存。原註釋:North and east corner of the city wall of Peking. [費利斯·比托 Felice Beato, 1860-10]。
天安門西側。原註釋:Felice Beato British born Italy Entrance to the Winter Palace Pekin. [費利斯·比托 Felice Beato, 1860-10]。
皇宮紫禁城午門外。原註釋:The Great Imperial Winter Palace, Pekin, October 29, 1860. [費利斯·比托 Felice Beato]。
玉泉山静明園定光塔。原註釋:Pagoda at Old Summer Palace, Yu-chuan Shan, Jade Spring Hill. [費利斯·比托 Felice Beato, 1860]。
清漪園萬壽山佛香閣已毀。1860年英法聯軍剛剛洗劫後的大報恩延壽寺 [不確定是 Beato 所攝 1860s]。
清漪園萬壽山佛香閣已毀。1860年英法聯軍剛剛洗劫後的大報恩延壽寺。原註釋:Emperor's Summer Palace, Peking. [費利斯·比托 Felice Beato 1860]。
清漪園十七孔橋和南湖島。原註釋:River View with Seventeen_Arch Bridge, Yuan Ming Yuan, Peking. [費利斯·比托 Felice Beato 1860]。
清漪園萬壽山曇花閣(被毀前)。原註釋:The Great Imperial Palace Yuan Ming Yuan Before the Burning, Pekin. 直譯:“偉大的帝王宮殿圓明園在燒毀之前(的一座建築),北京”。現已不存,後來慈禧在原址建了景福閣 [費利斯·比托 Felice Beato, 1860-10-18]。
清漪園萬壽山花承閣多寶琉璃塔(清漪園被毀前)。原註釋:View of the Summer Palace Yuan Ming Yuan Pagoda Before the Burning. [費利斯·比托 Felice Beato, 1860-10-18]。
清漪園萬壽山昆明湖,佛香閣已毀。原註釋:View of the Lake at The Imperial Summer Palace (Yuan Ming Yuan), Beijing, China, after its destruction by the English and French armies. [費利斯·比托 Felice Beato, 1860-10]。
清漪園萬壽山昆明湖,佛香閣已毀,遠處可見玉泉山。原註釋:View of the Lake at The Imperial Summer Palace (Yuan Ming Yuan), Peking, China, after its destruction by the English and French armies. [費利斯·比托 Felice Beato, 1860-10]。
清漪園文昌閣城關,閣三層,樓頂大鐘指向6点30分,據推測這張照片可能就是在1860年此閣被毀當天或前一天拍攝。慈禧後來重建颐和園時,復建文昌閣城關,减爲二層,結構也簡化了[費利斯·比托 Felice Beato, 1860-10-18]。
清漪園治鏡閣。四圍城馬額爲乾隆帝御書,南爲“南華秋水”,北爲“北苑春山”,東爲“輝朗東瀛”,西爲“爽凝西岭”。1860年雖遭英法聯軍砲轟,但幸免於難,然因無力修復荒圮。後慈禧重修颐和園時,拆除構件用於修復其它建築了,現僅剩基座。原註釋:Temple Complex with Axial Gates on Circular Base. [費利斯·比托 Felice Beato, 1860]
清漪園萬壽山智慧海,現存。下層外牆上的琉璃佛像“文革”時均被打爛。原註釋:Summer palace [費利斯·比托 Felice Beato, 1860]。
清漪園萬壽山後山四大部洲。乾隆效倣康熙安定喀爾喀蒙古後,在多倫諾爾會盟建滙宗寺的先例,派大臣工匠進藏描摩三摩耶廟(桑耶寺),倣建二處寺院在萬壽山後山、承德普寧寺所建的寺廟主殿爲須彌靈境和香巖宗印之閣。原註釋:Imperial Summer Palace, Peking. [费利斯·比托 Felice Beato 1860-10-18]。
天寧寺塔,現存 [費利斯·比托 Felice Beato, 1860]。
天寧寺塔東北側小塔(外城西垣城牆外),現不存。原註釋:Multi-storied Pagoda, N. China. [費利斯·比托 Felice Beato 1860]。
天壇圜丘北望 [費利斯·比托 Felice Beato, 1860]。
天壇祈年殿。光緖十五年(1889年)毀於雷火前的様子。加拿大國家美術舘藏。原註釋:Temple of Heaven from the Place Where the Priests are Burnt in the Chinese City of Pekin. October 1860. [費利斯·比托 Felice Beato]。
天壇祈年殿。光緖十五年(1889年)毀於雷火前的様子。雷毀後重建,攢尖頂屋面和重檐坡度减小。現在的看上去没原來尖了。原註釋:Sacred Temple of Heaven Where the Emperor Sacrifices Once a Year in the Chinese City of Pekin, October 1860. [費利斯·比托 Felice Beato]。
通州八里橋。八里橋一役,近三萬清軍覆没,法軍僅毙十二人(現代常規武器對冷兵器,英法人都覺得這不是戰爭,是屠殺),京城門戶洞開,英法聯軍長驅直入北京。現存。原註釋:Bridge of the Pa-li-k'um, the Scene of the Fight with Imperial Chinese Troops, near Pekin. [費利斯·比托 Felice Beato, 1860-9-21]。
通州燃燈塔(燃燈佛舍利塔)。1860年9月23日,英軍隨軍攝影師費利斯·比托將相機對準了通州燃燈塔,拍下了目前已知的北京最早的一幅照片。現存,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費利斯·比托 Felice Beato]。
西黄寺清静化城塔(班禅塔),現存。加拿大國家美術舘藏 [費利斯·比托 Felice Beato, 1860]。
西黄寺清静化城塔(班禅塔)。原註釋:Gate to Buddhist Sanctuary. [費利斯·比托 Felice Beato1860]。
西黄寺清静化城塔(班禅塔)。原註釋:Thibetan Monument in the Lama Temple Near Pekin, August 1860. [費利斯·比托 Felice Beato]。
西黄寺清静化城塔前石坊,現存 [費利斯·比托 Felice Beato, 1860-10]。
西黄寺清静化城塔前石坊,現存。原註釋:Arch in the Lama Temple near Peking. [費利斯·比托 Felice Beato, 1860]。
正陽門城樓南面,甕城內,由箭樓城臺上向北拍攝。正陽門城樓、箭樓後毀於庚子之變,現存城樓復建於1906年。原註釋:Imperial Building behind High Wall, Octobter 21, 1860. [費利斯·比托 Felice Beato]。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名臣韩熙载的一生跌宕起伏,他的结局更似一首悲怆的挽歌,在历详情
公元220年的成都城内,一场关乎蜀汉政权存续的隐秘博弈悄然落幕。养子刘封在刘详情
在清世宗雍正帝的铁腕统治下,直隶总督李绂的生死存亡成为检验皇权与清流博弈的试详情
在《三国演义》的叙事框架中,淳于琼以"乌巢酒徒"的形象定详情
在秦末汉初的烽烟中,一位出身沛县丰邑的布衣老者,以七十五载春秋见证了从泗水亭详情
在朝鲜王朝十二代君主更迭的权力漩涡中,文定王后尹氏以“继后”身份执掌中宫四十详情
樊哙,西汉初年的著名将领,以勇猛善战著称,与汉高祖刘邦有着深厚的交情。然而,详情
在北宋政坛的风云变幻中,王钦若推荐寇准为副宰相这一事件,宛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详情
唐懿宗李漼(833-873)的统治,恰似一曲王朝衰亡的挽歌。作为唐朝第十八位详情
在秦汉之际的历史舞台上,王陵与王翦作为沛县与频阳两地的代表人物,其人生轨迹的详情
在中国古代宫廷史上,皇后的美貌常被视为母仪天下的象征,但“谁是最美皇后”的争详情
在中国民间传说中,"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以凄美的爱情与反详情
闽越国作为战国至西汉时期活跃于东南沿海的古国,其疆域范围远超现代福建省行政区详情
浅井茶茶的人生轨迹与日本战国时代的血腥动荡深度交织。作为近江大名浅井长政与织详情
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长河中,王守仁(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宛如一颗璀璨的详情
笈多王朝作为中世纪印度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封建王朝,在印度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进详情
在三国历史的璀璨星河中,周瑜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不仅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详情
在艺术史的长河中,梵高的《星空》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详情
在风云变幻的日本战国时代,诸多豪杰如璀璨星辰般闪耀。藤堂高虎便是其中一位备受详情
在《红楼梦》这部鸿篇巨制中,金陵十二钗宛如十二颗璀璨的明珠,各自散发着独特的详情
在历史长河中,哥伦布这位航海家的国籍归属问题一直争议不断,尤其是“哥伦布是西详情
尼采,这位哲学史上的狂飙突进者,以锐利的笔触剖析人性、批判传统、重构价值。他详情
公元215年的合肥城下,一场被后世神话为"八百破十万"的详情
在探讨中国古代军事史时,"淝水之战"作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详情
《左传》作为一部叙事详实的史书,以其高超的叙事技巧和深刻的历史洞察力,为后人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乌桓,曾是汉朝边疆的重要力量。然而,随着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秦朝的统一战争无疑是一段波澜壮阔的篇章。然而,在这场详情
在中国三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英雄辈出,战事频仍,其中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详情
长平之战,作为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其影响深远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战役以其独特的战略意义、惊心动魄的战斗过程和深远的历详情
战国时期,华夏大地上战火纷飞,其中邯郸之战无疑是这一系列战争中最为震撼的篇章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战争是推动历史进程的重要力量。而在众多战争中,牧野之战无疑详情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些事件因其复杂性和争议性而被历史学家们避而不谈。怛罗斯详情
在科学的世界里,有一种细胞被赋予了“不死”的名号,这就是海拉细胞。这种细胞源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姜子牙和鬼谷子都是极具智慧和能力的传奇人物。他们分别详情
一、背景介绍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详情
标题:秦始皇10大诡异事件 一、陵墓之谜 1. 兵马俑: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详情
虞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人物,她与项羽的爱情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而刘邦,作详情
胤祥没有遭到雍正的清洗,但他在年轻时去世,这一点对于一些历史学家来说存在着一详情
满清十二帝内没有溥仪的画像,只有照片,是什么原因呢? 在满清十二帝中,没有详情
溥仪的文化水平不仅仅是初中程度,尽管他的户口本上写着“初中”,但这并不是他真详情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在皇权社会,皇帝不具备生育能力,可不仅仅是详情
息肌丸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种药存在吗?息肌丸是一种有催情作用的美容香精,塞到详情
赵飞燕服用息肌丸保持美貌,息肌丸是什么东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详情
古印度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深邃的哲学思想。其影响详情
彼岸花,又称曼珠沙华,是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花卉。这种花通常盛开在秋季,其鲜红详情
在现代社会,我们依赖于各种产品来完成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智能手机到笔记本电详情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视地球上的一些奇妙之处。然而,当我们从太空中详情
在生物多样性的广阔领域中,每一次新的物种发现都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向未知世界的窗详情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物品的价值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艺详情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热血沸腾的球场,还是电视机前的粉丝,都被一位女性棒详情
位于中国云南的九龙河瀑布群,被誉为“中国的尼亚加拉”,是中国最大的瀑布群。这详情
北仑河口,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南点。这里既有美丽详情
鸭绿江口,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北点。这里既有壮丽的山川河流详情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全省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占总面积详情
在唐代诗坛的苍茫雪原中,刘长卿以五言绝句《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凿出一眼温热的清详情
在《红楼梦》这部文学巨著中,妙玉无疑是一个极具神秘色彩和独特魅力的人物。她以详情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无数才华横溢的诗人,他们用优美的诗句抒发了对详情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诗经》犹如一颗耀眼的明珠,汇聚了无数文人墨客的详情
王勃,唐代初期的杰出诗人,以其才华横溢和短暂而传奇的一生著称。在他的众多诗作详情
《射雕英雄传》作为金庸先生的经典武侠小说,自问世以来便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详情
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世说新语》以其独特的魅力记录了一个个鲜明的人物详情
在道教传奇与神话故事中,赤脚大仙这一角色的形象虽短暂却极为鲜明,他在《西游记详情
在浩瀚的中华文化宝库中,“斯斯文文”这个词汇常被人们所提及。但是,它究竟是不详情
你知道“时时刻刻”这个成语吗?它不仅仅是描述时间的连续,更是一种对生活态度的详情
在汉语成语的宝库中,“攘攘熙熙”以其形象生动的描绘,捕捉了人类社会繁忙混杂的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