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猛志常在”是什么意思?“猛志常在”有什么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猛志常在”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猛志常在”是什么意思?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猛志常在】故事的主人公:

  精卫,一般指女娃,是炎帝最小的女儿,也是精卫填海典故的主人公。

  刑天,又称战神刑天、形天、邢天。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人物之一。

  【猛志常在】是什么意思?

  比喻雄心壮志,至死不变。

  【猛志常在】出自哪里?

图片.png

  晋·陶潜《读山海经》诗:“刑天舞于戚,猛志固常在。”

  【猛志常在】词语辨析:

  【猛志常在读音】:měng zhì cháng zài

  【猛志常在的近义词】:雄心勃勃

  【猛志常在的反义词】:壮志凌云

  【猛志常在用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

  【猛志常在】典故:

  炎帝的小女儿在东海游泳时不幸淹死了。她死后变成了叫精卫的鸟,常常从远隔千里的西山衔来木石,投到东海里,想把它填平。《山海经·海外西经》中讲:刑天与黄帝争天下,最后被砍了头,扔到常羊山。刑天没了头,就把自己的乳头变成眼睛,把肚脐变成嘴,挥舞着盾牌和斧子,要和黄帝继续战斗。

图片.png

  晋代诗人陶渊明写道:“精卫衔来小树枝想填平东海,刑天死了还挥舞着盾牌和斧子,他们的雄心壮志真是可歌可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