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黛玉为何说被说是势利眼?

  黛玉,《红楼梦》的女主角,金陵十二钗正册双首之一。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曹雪芹最早写府中上下人等不喜林黛玉是在第五回“开生面梦演红楼梦”中,此时薛宝钗刚来贾府,大得人心,对比之下,林黛玉显得尖酸刻薄、高傲冷漠:

  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亦多喜与宝钗去顽笑,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抑郁不忿之意,宝钗却浑然不觉。——第五回

  从此回开始,林黛玉的性情就被固定化了,到了第十六回“贾元春采选凤藻宫”,林黛玉从姑苏归来,带了一些书籍和器具来,分送给宝钗、迎春、宝玉等人,林黛玉送礼的人群范围仅限于贾宝玉和这些姊妹们,我们读者并无异样感,但其实林黛玉已经得罪了许多人,在“一颗富贵心,两只体面眼”的贾府,下人们对主子嚼舌根子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林黛玉就是其中之一。

image.png

  仿佛是为了告诉读者这一点,曹雪芹在第六十七回“见土仪颦卿思故里”中,专门安排了薛宝钗给赵姨娘送礼,赵姨娘的心态无疑代表了贾府众人对黛、钗两人的看法:

  赵姨娘心道:“人人都说宝姑娘会行事,很大方,今日看来,果然不错。她哥哥能带了多少东西来,她挨家送到,并不遗漏一处,也不漏出谁薄谁厚,连我们搭拉嘴子,她都想到,实在的可敬。若是林姑娘......即或有人来了来,她只是拣着那有势力、又体面的人头儿跟前才送去,哪里还轮得到我们娘儿们身上呢!”——第六十七回

  赵姨娘虽是“半奴半主”,但她对林黛玉的看法却足以代表贾府大部分下人对黛玉的看法,这么说有没有证据?

  有,而且很多!

  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中,薛宝钗无意中听到了林红玉和坠儿的私语,并“嫁祸”给了林黛玉,林红玉知晓后,她的反应却是:“若是宝姑娘听见了,还倒罢了;林姑娘嘴里又爱克薄人,心里又细,她倘或走露了,怎么样呢?”

  不仅是林红玉,就连袭人也是如此看待林黛玉的,第三十二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中,袭人、史湘云两人背后议论林黛玉,袭人的话就透露出对林黛玉的不满:

  袭人道:“她可不作呢!饶是这么着,老太太还怕她劳碌着了。大夫又说好生静养才好,谁还烦她做?旧年好一年的工夫,做了个香袋;今年半年,还没见拿针线呢。”——第三十二回

  书中此类的情节不胜枚举,所以在贾府下人眼中,林黛玉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看不起下人,只跟少数有势力人打交道,恐怕“势利眼”三字成为了贾府下人对林黛玉最多的评价,林黛玉也察觉到了这一点,所以她才写下“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诗句,其实是抒发自己对贾府众多“键盘侠”的恐惧。

image.png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林黛玉也开始改变,她从最初的清高自诩,开始向世俗生活靠近,薛宝钗处的婆子来给她送燕窝,她致谢完后还有意抓了两把钱给婆子买酒喝;年幼时,对周瑞家的说的“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这样的埋怨话,也越来越少,林黛玉为了“木石姻缘”的未来,付出了太多东西,她一直在渐渐磨去自己身上的棱角,这本是就是一个悲剧。

  就好比今天,下班时间想回家看看书、听听音乐的人被逼着去参加公司的聚会,如果不去,便会被认为是异类,是“势利眼”,是不团结,是对公司的不满,各种流言蜚语满天乱飞,唾沫有时真的可以淹死一个人。

  所以很多人无法理解林黛玉,觉得她的痛苦太精神了,太奢侈了,其实细细思忖自己的过往,就会发现,谁曾经都是林黛玉,只有这般,才能对林黛玉的痛苦感同身受。

  读《红楼梦》这么久,笔者始终武断地坚信:真正读懂红楼的人,不会不爱林黛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