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兆府栽莲》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京兆府栽莲

  白居易唐代

  污沟贮浊水,水上叶田田。我来一长叹,知是东溪莲。

  下有青污泥,馨香无复全。上有红尘扑,颜色不得鲜。

  物性犹如此,人事亦宜然。托根非其所,不如遭弃捐。

  昔在溪中日,花叶媚清涟。今年不得地,憔悴府门前。

  注释

image.png

  ①作于元和二年(807)。

  ②田田:水草叶漂浮貌。乐府古辞《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③得地:唐人口语,谓得其所。

  解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时为周至尉趋府作。

image.png

  诗人在府门前看到一节莲花,莲花花枝惨败,前八句景物描写,描写了莲花的惨白景象,第九句和第十句,引出议论和感叹,同时也起到转折的作用——“物性犹如此,人事亦宜然”。

  第十一句和十二局借物抒情,“托根非其所,不如遭弃捐。”生存的地点不是好地方,表达白居易对现状和当下环境的不满。

  第十三句和十四句则其到衬托的作用,也是借物抒情的笔法,用莲花曾经在溪中的美好时光表达自己对过去生活的缅怀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今年不得地, 憔悴府门前。”诗人感觉自己与莲花命运相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