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帝王将相

头条 和珅受宠后权势熏天 唯独对此人像老鼠见猫!

和珅受宠后权势熏天 唯独对此人像老鼠见猫!

在中国清朝乾隆时期,和珅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乾隆皇帝的宠信,一度权倾朝野,成为朝廷内外炙... [详细]

解密:李自成登基武英殿为何只一天就烧城而走
解密:李自成登基武英殿为何只一天就烧城而走

从来没有如此明亮的火焰照亮过这座帝都,它在行将毁灭的时刻被历史的追光照亮,每一个巧夺天工的细节都清晰毕现,而闯王的面孔,则隐在黑暗里。所有人都看清了北京,但没有人看见闯王的脸——那张疲惫、悲伤、愤... [详细]

05月24日 14:39
曹操一生最痛恨的一个人是谁?想骂他竟找不到词语
曹操一生最痛恨的一个人是谁?想骂他竟找不到词语

生于公元155年,卒与公元220的曹操,在三国这个历史舞台上纵横了65个春秋,其传下的英雄故事,时时令后人感慨莫叹。观其一生,从举孝廉踏上仕途开始,镇压黄巾,讨伐董卓,挟天子以令诸候,败袁术,破陶... [详细]

05月24日 14:35
三国奇事:揭秘三让徐州的老实人陶谦的真实面目
三国奇事:揭秘三让徐州的老实人陶谦的真实面目

提到陶谦,受三国演义三让徐州的影响,人们基本都会认为他是个“好老头”,但历史上的陶谦,却与演义中形象完全相反。《三国志》及《后汉书》均称陶谦疏远贤人、任用小人"背道任情,广陵太守琅邪赵昱... [详细]

05月24日 14:28
三国猛将赵云的真实面目:陈寿和罗贯中都没写透他
三国猛将赵云的真实面目:陈寿和罗贯中都没写透他

看过三国志的人,一定认为史实上的赵云只是个刘备的保镖,没有出色的人物,但我不认同,我认为赵云能留名后世而到今天还受大众欢迎是他自己争取回来的,其实他是文武双全的武将,让我分析一下:1.如果只看三国... [详细]

05月24日 14:19
三国谜案:谋臣徐庶为何不学关羽回到刘备的身边
三国谜案:谋臣徐庶为何不学关羽回到刘备的身边

如果今天要在中国人的心中给三国人物分一个阵营的话,那么估计会有不少人把徐庶当成汉臣,也就是刘备一边的。这徐庶本是寒门子弟,早年为人报仇,被同党救出后改名徐庶(之后魏国史书《魏略》中为徐庶作传时依旧... [详细]

05月24日 14:10
三国演义中被赵云一枪挑死的麴义到底有多厉害
三国演义中被赵云一枪挑死的麴义到底有多厉害

麴义是在《三国演义》第七回《袁绍磐河战公孙孙坚跨江击刘表》登场的,当时袁绍、公孙瓒两军在磐河对峙,袁绍令麴义引八百弓手,步兵一万五千,列于阵中,自引马步军于后接应。公孙瓒遣大将严纲为先锋,鼓噪前来... [详细]

05月24日 13:57
曾参出妻岂能算“孝”?实质上是大男子主义严重
曾参出妻岂能算“孝”?实质上是大男子主义严重

关于《孝经》作者的说法很多。按《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所说,乃为曾参所作:“孔子以为(曾参)能通孝道,故授之业。(曾参)作《孝经》”。另有三种,也都与曾参有关。总之,曾参以“孝”著称于世。《孔子... [详细]

07月17日 11:58
揭秘:三国中曹操最欣赏的一位接班人是怎么挂掉的
揭秘:三国中曹操最欣赏的一位接班人是怎么挂掉的

记的小学课本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孙权不知为什么送了曹操一只大象,曹操很想知道象的重量,就问谁有办法,但谋士们都想不出怎样测量。这时,一个小孩出了个主意:把象放在大船上,在水淹至的地方刻下标记... [详细]

05月24日 11:51
诸葛亮最大失败:诸葛亮怎样错过最好的消灭曹操机会
诸葛亮最大失败:诸葛亮怎样错过最好的消灭曹操机会

三国期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打算由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达长安,一举拿下长安和潼关,而诸葛亮大军出斜谷进兵长安、潼关,两军异道会师于潼关。诸葛亮... [详细]

05月24日 11:42
隋文帝整饬吏治:赏罚分明查出贪污立即赐死
隋文帝整饬吏治:赏罚分明查出贪污立即赐死

要知道,干部队伍建设可是国家治理的基础,现在干部素质这么差,怎么办呢?隋文帝做了三方面的工作。第一,严肃官员任命,不再用官职来奖赏功臣。平陈战争之后,不是一下子产生了很多战争功臣吗?大家都... [详细]

05月24日 11:25
隋文帝为何怕老婆?其发展离不开皇后的谋划?
隋文帝为何怕老婆?其发展离不开皇后的谋划?

隋文帝叱咤风云,平定南北,统一天下,是一个难得的贤君,不过,在后世对他的评价中,他也因为怕老婆而名列榜单,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俗话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自古以来,皇帝是天... [详细]

05月24日 10:55
解密:八大家中曾巩当官如何打击地方“土老虎”
解密:八大家中曾巩当官如何打击地方“土老虎”

在宋朝的历史上,曾巩不仅在文学和书法方面是个人才,而且在当官治理地方上,曾巩也很一个难得的人才。这一点,在他数次打击地方“土老虎”的过程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在北宋宋仁宗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 [详细]

05月24日 10:28
刘盈17岁当皇帝仁治天下 本该有更大作为可惜了
刘盈17岁当皇帝仁治天下  本该有更大作为可惜了

他本来应该和后来的文帝和景帝一样应该有更大的作为,但因为自己的恶毒的亲娘,他还是过早地去世了。他在十六岁的时候就继承了皇位,但他也是个短命的皇帝,仅仅在位七年就去世了。他就是汉惠帝刘盈,西汉第二位皇帝... [详细]

05月23日 21:18
解密:“皇二代”的司马衷不食人间烟火 是白痴?
解密:“皇二代”的司马衷不食人间烟火  是白痴?

当人们提起白痴皇帝时候,大多数人会想起司马衷,但是,这是正真的历史吗?司马衷真的是白痴吗?今天,小编从几个方面分析下司马衷不是白痴的原因司马衷(259~306年),字正度,西晋第二任皇帝。司马衷是晋武... [详细]

05月23日 21:15
大唐哪位将领被史家推崇为“唐代韩信”?李忠臣
大唐哪位将领被史家推崇为“唐代韩信”?李忠臣

被后世史家提及韩信比肩的忠臣如此,活该被斩!大唐中后期藩镇割据仍然十分严重,作为出生在幽州蓟县的李忠臣来讲,掌控军队话语权的,从来就不只是皇帝老儿。李忠臣在《新唐书》中是明确被立为叛臣的人物,事实上,... [详细]

05月23日 20:20
解密:秦始皇嬴政到底该叫嬴政还是叫赵政
解密:秦始皇嬴政到底该叫嬴政还是叫赵政

秦人姓嬴,后人往往称秦始皇为嬴政,这是很大错误。致误之由在于不知古人的姓与氏是有区别的,而后世又以氏为姓,混为一谈。在氏族社会里,同一祖先的后裔往往聚居一处,彼此称呼时,因同属一姓,所以不必称... [详细]

05月23日 18:12
明朝哪两位奸臣让严嵩都不愿与其同朝为官
明朝哪两位奸臣让严嵩都不愿与其同朝为官

也许因为“十”这个数字象征着圆满,中国人干什么事都愿意以十为限,比如十大风景,十大建筑等。无论怎么排,明朝的奸臣严嵩在中国的权奸中都能排在前十名。严嵩入阁为相时已61岁,那时的皇帝是明世宗嘉靖... [详细]

05月23日 16:29
嘉靖:用斗争的哲学琢磨人 以虔诚的态度琢磨天
嘉靖:用斗争的哲学琢磨人 以虔诚的态度琢磨天

嘉靖皇帝朱厚熜在统治中国四十五年之后,带着明朝开国以来在位时间最长的荣耀,死在西苑。以徐阶为首的大学士们给嘉靖皇帝拟定了一个十分有趣的庙号:世宗。说嘉靖皇帝这个庙号有趣,是因为在中国历史上,庙... [详细]

08月03日 16:01
解密:哪位异族皇帝曾经被配享明朝的太庙?
解密:哪位异族皇帝曾经被配享明朝的太庙?

位于北京的历代帝王庙,顾名思义,是明清朝廷官方祭祀历代帝王的地方。这“帝王庙”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进的,在明朝,供奉在历代帝王庙的,要么是三皇五帝那样的始祖级人物;要么是历代开国君王,如汉高祖刘邦;要... [详细]

05月23日 15:14
解密秦赵长平之战:齐王建到底该不该救援赵国?
解密秦赵长平之战:齐王建到底该不该救援赵国?

长平之战,秦赵两国打得相持不下时,赵国曾派人向齐国借粮,齐王建不借(赵无食,请粟于齐,齐不听)。齐国有个大臣叫周子的谏言道:“不如借粮给赵国,秦国知道了就会退兵。如果不借,就是中了秦国人的奸计... [详细]

05月23日 11:41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