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帝王将相

头条 和珅受宠后权势熏天 唯独对此人像老鼠见猫!

和珅受宠后权势熏天 唯独对此人像老鼠见猫!

在中国清朝乾隆时期,和珅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乾隆皇帝的宠信,一度权倾朝野,成为朝廷内外炙... [详细]

盘点:清朝各位皇帝对于权臣多尔衮的态度和评价
盘点:清朝各位皇帝对于权臣多尔衮的态度和评价

多尔衮在清朝皇族中绝对是一个空前绝后的另类,他奠定了清朝二百年基业的基础,同时也算背负了两百年的骂名,到底清朝的皇帝们对这位难以盖棺定论的睿亲王怎么评价呢?请看此文。有清一代诸帝,乾隆算是... [详细]

09月15日 14:32
盘点三国发挥不稳定的名将:张郃四次被蜀将击败
盘点三国发挥不稳定的名将:张郃四次被蜀将击败

1、颜良颜良和文丑是袁绍手下最得力的战将,想当年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却在汜水关前被董卓部将华雄连斩数将,袁绍当时就气的直呼,“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这句话当然不是虚言,... [详细]

09月15日 14:01
诸葛亮治国的致命弱点:对于国家没有宏观规划
诸葛亮治国的致命弱点:对于国家没有宏观规划

司马光和陈寿都是帝制时代的儒生,他们同时具备儒生的长处和短处。儒生的长处是治史认真,叙述客观;儒生的短处是分析和评论历史时着重处世态度而不着重处事的方法。正史里对诸葛亮的赞扬,基本上是他处世的态度。... [详细]

09月15日 10:33
曹操不为人知的一面:提倡节俭同情老百姓的疾苦
曹操不为人知的一面:提倡节俭同情老百姓的疾苦

曹操一面残杀生灵,一面对当时人民遭受的苦难表示出一定的同情。在连年征战之时实施了一些仰制豪强、减轻人民负担的开明措施,在政治上表达出对仁政的响往。面对当时北方人民家破人亡的悲惨情景,他写出了“白骨... [详细]

09月14日 17:26
解密汉高祖刘邦:到底是仁义之人还是不仁不义?
解密汉高祖刘邦:到底是仁义之人还是不仁不义?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刘邦“仁而爱人”,可是,文中的刘邦却与“仁爱”有相当的距离。最有名的场面当属项羽以烹杀刘老太公威胁刘邦,那时,刘邦是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他竟然不仁不孝地说:“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 [详细]

09月14日 16:46
周宣王姬静开创宣王中兴:昙花一现的中兴之王
周宣王姬静开创宣王中兴:昙花一现的中兴之王

国人暴动赶走了周厉王,共伯和代行王政。但是,此时周厉王依然健在,只是没有了昔日的威风,苟延残喘在鲜有人知的彘(今山西省霍州市)地。他的儿子姬静,在召公的精心照料下健康成长。共和十四年(前828年)... [详细]

09月14日 16:38
揭秘:三国历史上曹操时代曹魏第一名将是谁?
揭秘:三国历史上曹操时代曹魏第一名将是谁?

曹操身边谋臣如云,良将如林,文有荀彧、郭嘉、贾诩之辈,武有许褚、典韦、夏侯兄弟等。曹仁似乎并没有多少战绩。其实,曹仁不仅作战勇猛,而且是统帅之才,绝对算得上曹操时代第一名将。眼光谋略太祖与... [详细]

09月14日 14:31
三国第一猛将吕布:最具有女人缘的古代名将
三国第一猛将吕布:最具有女人缘的古代名将

熟读三国的人不难发现,吕布每次出战、转移,都要细细的安排好家眷。军队可以不要,妻妾不能丢下。不管在外面打赢打输,家总是要的,回到家里吕布决不会虐待妻妾。即使打进别人的巢,他也不轻易伤害别人的家眷(如刘... [详细]

09月14日 14:15
千古功罪非议在:大清权臣李鸿章的愤懑与无奈
千古功罪非议在:大清权臣李鸿章的愤懑与无奈

1895年的三月十四日,李鸿章等人迎着萧萧春雨,前往日本马关谈判和约。一路上,李鸿章愁怨满腹,快到马关的时候,他吟诗一首:“晚倾波涛离海岸,天风浩荡白鸥闲;舟人哪知伤心处,遥指前程是马关”。李鸿章... [详细]

09月14日 13:36
元代著名文人张养浩:赈灾路上写下绝唱后离世
元代著名文人张养浩:赈灾路上写下绝唱后离世

    元代一朝,文学家的命运大多悲惨。原本的“学而优则仕”,被蒙古人高高在上的等级制所取代,科举考试一度停废,文人即便有幸进入朝堂,也没什么实权。即便如此... [详细]

09月14日 10:34
揭秘宋徽宗的御下之道:作为皇帝赵佶非常不合格
揭秘宋徽宗的御下之道:作为皇帝赵佶非常不合格

宋徽宗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书画皇帝,他作为书画家是极其成功的,可作为皇帝却是极其失职的。崇宁之后,他排斥正直之士,肆意打击“元祐党人”,任用以蔡京为首的“六贼”等大批奸佞小人,奢华好物,怠弃朝政,... [详细]

09月14日 09:37
薛仁贵五万精锐为何被吐蕃全歼?大唐最大败仗!
薛仁贵五万精锐为何被吐蕃全歼?大唐最大败仗!

人们已无法想象,1300多年前的大非川经历过怎样一场血腥的战争,只知道战争结束后,10万唐军将士化为了尘埃。与士兵生命一同消亡的,还有大唐在亚洲创下的帝国神话,以及他们在“安西四镇”土地上披荆斩棘... [详细]

09月14日 09:31
曹操本姓“夏侯”为何功成名就后不恢复原姓?
曹操本姓“夏侯”为何功成名就后不恢复原姓?

曹操本姓夏侯,父嵩为中常侍曹腾养子。尝意其富贵之极,何不复姓?后见一书云:当时有以谶纬进者,云古者名官职不言曹,自汉以来始名官尽言曹也,至吏亦言属曹,卒言侍曹,此非天意乎?操遂不复姓。此或实事。—... [详细]

09月14日 09:25
岳家军中第一猛将杨再兴:万箭穿身屹立不倒!
岳家军中第一猛将杨再兴:万箭穿身屹立不倒!

“岳家将”中间有一员勇将,他的演义完全是原封不动地照搬了历史,也就是说,他确实不需要任何演义,他本身就是一个传奇。他就是杨再兴。杨再兴在小说当中交代得很明白,是北宋杨家将的后人。杨再兴原本... [详细]

09月14日 09:22
后周皇帝柴荣生父闹市杀人:儿子得道老子升天
后周皇帝柴荣生父闹市杀人:儿子得道老子升天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人情之常,古今概莫能外,凡人沾着“得道”的仙气,大抵是要风光体面的。儿子得势,父母亦不例外。五代之后周太祖郭威,无子,以内兄柴守礼之子柴荣为养子。柴荣后来继位为周世宗,而父... [详细]

09月14日 09:04
汉武帝为何尊儒:并非排斥诸子只因儒家太优秀
汉武帝为何尊儒:并非排斥诸子只因儒家太优秀

历史学家评说汉朝,多以“内用黄老,外用儒术”总结。我觉得这话有道理。汉初的局面有点小百家的样子。前文说过的萧何、韩信、张苍、叔孙通、陆贾,都注重在笔头上练点功夫,于是“文学彬彬稍进”,文化活动稍得... [详细]

09月13日 15:40
雍正时代的特务统治:爪牙遍布王公大臣府邸内
雍正时代的特务统治:爪牙遍布王公大臣府邸内

雍正当年为了争夺皇位,收容了大批江湖上的奇材异能之士,以备他日之用。等到雍正夺得皇位,因为怕别人不服,便在各省设置秘密侦探队,大搞特务统治,处处都是无间道。由于特务遍布,手下吏民一举一动都在监视当... [详细]

09月13日 12:52
清朝史上咸丰皇帝感慨:做皇帝连想勤俭都不容易
清朝史上咸丰皇帝感慨:做皇帝连想勤俭都不容易

《南亭笔记》卷一中说,咸丰亲政的时候,和他父亲道光皇帝一样躬行节俭。有一次上书房的门枢坏了,内务府请求换个新门,咸丰没批准,说修理一下还可以继续用。后来门修好了,内务府的人报账说费银五千两。咸丰勃... [详细]

09月13日 11:35
周世宗因何而死?后周世宗柴荣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周世宗因何而死?后周世宗柴荣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周世宗柴荣是后周太祖郭威的养子,因此也叫郭荣,二人都是贫下中农出身,所以深知民间疾苦,一旦掌权,知道怎样做事才能让老百姓拥护。特别是柴荣,成为皇帝后,获得的评价很不错。司马光在拿他和五代时期另一个... [详细]

09月13日 10:43
重视文化的曹操为何对“文学青年”祢衡下毒手?
重视文化的曹操为何对“文学青年”祢衡下毒手?

在东汉末年这样一个时局混乱、群雄逐鹿的动荡年代,曹操之所以能够除袁术、破吕布、灭袁绍、定刘表,最终脱颖而出,统一中原,纵横朝野,把持政局,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实行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机制。广泛地... [详细]

09月13日 10:21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