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辽自建都于虎思斡耳朵(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玛克东南布拉纳)后,国力蒸蒸日上。1134年,耶律大石征讨金朝受挫,转而继续在中亚地区扩张。1137年,耶律大石率军向察赤(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费尔干纳盆地及泽拉夫尚河流域进兵,同年5至6月,在忽毡(今塔吉克斯坦苦盏)遭到了西喀喇汗国可汗马赫穆德·伊本·穆海默德的抵抗。西喀喇汗国战败,马赫穆德败逃回撒马尔罕。这次战败使马黑木二世的臣民感到震惊、惊恐和沮丧,但耶律大石并没有继续进兵。而马黑木二世将忽毡战役失败的责任推卸给葛逻禄人,他强迫葛逻禄人离开撒马尔罕边境,并向舅父塞尔柱帝国苏丹桑贾尔求援,但桑贾尔正忙于和花剌子模的战争,并未出兵帮助。
西辽自建都于虎思斡耳朵(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玛克东南布拉纳)后,国力蒸蒸日上。1134年,耶律大石征讨金朝受挫,转而继续在中亚地区扩张。1137年,耶律大石率军向察赤(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费尔干纳盆地及泽拉夫尚河流域进兵,同年5至6月,在忽毡(今塔吉克斯坦苦盏)遭到了西喀喇汗国可汗马赫穆德·伊本·穆海默德的抵抗。西喀喇汗国战败,马赫穆德败逃回撒马尔罕。这次战败使马黑木二世的臣民感到震惊、惊恐和沮丧,但耶律大石并没有继续进兵。而马黑木二世将忽毡战役失败的责任推卸给葛逻禄人,他强迫葛逻禄人离开撒马尔罕边境,并向舅父塞尔柱帝国苏丹桑贾尔求援,但桑贾尔正忙于和花剌子模的战争,并未出兵帮助。
由于西辽在伊斯兰世界的崛起以及东喀喇汗国臣服于西辽,这引起了塞尔柱帝国苏丹桑贾尔的不满。1141年,西喀喇汗国与葛逻禄人爆发冲突,马赫穆德再次向宗主国塞尔柱帝国求援。桑贾尔动员伊斯兰诸国参战,集中了呼罗珊、西吉斯坦、伽色尼、马赞德兰、古尔等国的军队近10万人,单单阅兵就耗费了半年时间。同年7月,桑贾尔率军渡过阿姆河,进入河中地区。面对强大的敌军,葛逻禄人急忙派使者向耶律大石求救。
耶律大石写信给桑贾尔替葛逻禄人说情,但桑贾尔十分傲慢的回信命令耶律大石加入伊斯兰教,并称自己的军队能用箭截断敌人的须发。当耶律大石听完桑贾尔的使者读完书信后,下令拔下他的一撮胡须,然后给他一根针让他当场示范,使者不能做到。耶律大石说既然针不能截断胡须,那那个人又怎么能用箭折断须发呢?于是下令进兵,双方在撒马尔罕以北的卡特万草原对峙。西辽的军队中有契丹人、汉人和突厥人,数量远少于桑贾尔的联军。耶律大石观察了战场的地形后,让军队背靠达尔加姆峡谷安营。两军于1141年9月9日展开会战,战前耶律大石指出桑贾尔的联军人多少谋,如果全力进攻他们就会首尾不顾。耶律大石派六院司大王萧斡里剌、招讨副使耶律松山等率兵2500攻打联军右翼,枢密副使萧剌阿不、招讨使耶律术薛等率兵2500攻打其左翼,耶律大石亲率部队攻打中军;桑贾尔的联军右翼是埃米尔库马吉,左翼是西吉斯坦国王,他自己亲率中军,有战斗经验的老兵殿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卡特万之战是西辽和葛逻禄与塞尔柱帝国联军于1141年9月9日在撒马尔罕以北的卡特万草原发生的战争。塞尔柱帝国联军惨败,势力退出河中地区,西辽成为中亚霸主。卡特万之战也是继751年怛罗斯战役后,历史上第二次东亚文明与伊斯兰文明的对抗。
在战场上,西吉斯坦贵族作战英勇,但西辽军队中的葛逻禄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迫使桑贾尔的联军败逃。桑贾尔和马赫穆德逃奔至泰尔梅兹,桑贾尔的妻子、左、右翼统帅和伊斯兰法学家布哈里均被俘虏。一种观点认为桑贾尔的联军中出现了起义,直接影响到了战争的结果。桑贾尔的联军损失惨重,士兵阵亡3万人,仅达尔加姆峡谷就装下1万名死者。《辽史》记载塞尔柱帝国联军的阵亡者横尸数十里。卡特万之战后,塞尔柱帝国的势力退出河中地区,西辽成为中亚霸主。耶律大石随后率军进入撒马尔罕,立马赫穆德之弟伊卜拉欣·伊本·穆海默德为桃花石汗,继续让其统治西喀喇汗国。耶律大石还派大将额儿布思出兵花剌子模,在该地烧杀抢掠,迫使花剌子模沙阿阿拉丁·阿比兹向西辽臣服并且每年缴纳价值3万金第纳尔的货物和牲畜。耶律大石在撒马尔罕驻扎90天后,至起儿漫(今乌兹别克斯坦卡尼梅赫镇)巡行后班师返回虎思斡耳朵。
耶律大石的西征事迹被传到欧洲,正逢第二次十字军东征,由于第二次十字军东征中战绩低迷,埃德萨伯国依旧没有收回,所以在欧洲流传着东方世界有一位神秘的祭司王约翰,是基督教的捍卫者,甚至有狂热的基督教徒因此劝说教皇发动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与祭司王约翰东西夹击伊斯兰教徒,俄语、阿拉伯语、拉丁语中中国的发音类似于“契丹”,都是受耶律大石西征的影响。而耶律大石的名字也成了西辽帝国的代称,在耶律大石死后,金、西夏、南宋等国家对西辽的后代君主皆称为“大石”。
卡特万之战是对中亚历史有重要影响的一场战争,它使西辽帝国和塞尔柱帝国对中亚地区的政治影响和相互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伊本·艾西尔评价卡特万之战:在伊斯兰的历史上再没有比这更大的战争,在呼罗珊也没有比这更多的伤亡。魏特夫和冯家升指出:1137年和1141年是菊儿汗把胜利引向突厥斯坦西部的两个里程碑,这两次战役积累的胜利果实,使他们建立起“伟大的喀喇契丹帝国”。自此“塞尔柱帝国不可挽救的失去了阿姆河以远的地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天气越来越热,初夏时节的河中地区每一日都是烈日当空,阳光照得群山和草原分外刺目,尽管有数万大军在行进,每每抬头依然是眺望着无垠的苍穹,李天晟一人鲜明的汉人装束,在大军之中还是觉得十分醒目和孤单。终于,大军在离寻思干不远的达尔加姆峡谷前安营扎寨。
西黑汗国都城寻思干自古以来就连接了波斯、天竺和中国三个古老文明的国度,中原汉名称之为河中府。寻思干古时为昭武九姓中的康国所在,更早一些的时候,曾被西方马其顿国的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时占据,当时这里生活的大多为粟特人。而当地流传的昭武九姓各部据说本为来自河西地区的月氏人后裔,因为他们起初生活在河西昭武城一带,随着月氏人西迁去往西域,这一批人有康、安、曹、石、米、史、何、穆等九姓,所以被称为昭武九姓,其中康国为九姓之中心,兵马也最为强盛。
当年唐朝时,曾在寻思干设康居都督府,康国也一直忠心唐朝。后来不敌大食国连番攻打,随着西域的伊斯兰化,逐渐改变了风俗。昭武九姓生活的地区自古就是商旅要道,康国寻思干、安国蒲华、石国者舌、何国贵霜等,自大唐以来都是十分繁华之地,物产丰厚,人烟稠密。在寻思干城内,自古就建有大量的客栈供给来往的商旅,风格多为可汗王朝的伊斯兰风格,早期的客店则有些突厥风格或古波斯风格。如今城内重要建筑已经充满伊斯兰特色,但也不乏一些更为古老的建筑,尤其这座城市的四座城门中,向东方的城门名为中华门。自黑汗国以来,城内新建了许多学堂、经院等,为寻思干增添了一些别样的气息 。
寻思干以北不远是卡特万草原,这里风光宜人,是一处背靠山峦的草原,东边是一座山谷。平日里东来西往的客商络绎不绝,即使如今两大国度剑拔弩张,仍然能见到一些商旅赶着驼队、赶着马车、骑着毛驴行色匆忙 。
李天晟按照耶律大石的旨意接应耶律术薛的哨兵,接连回报苏丹桑贾尔大军的动静,大石在大帐中看着一路记下标识的地形图,忽然掀起帷幕出来望着寻思干的方向。李天晟在前面与哨兵说话,回头道:“陛下,眼下塞勒术克联军即将到达寻思干城北的卡特万。我军现在 卡特万草原东边,和他们相距大约有十余里。”大石道:“好,该来的总归要来,明日我们进发寻思干,令大军备战。”
李天晟道:“术薛的先锋所部已在卡特万扎营,顺便打探到马合木汗在城中的情况,他们明日定然也会……”正说着,前面一队士卒押着两个黑汗哨兵过来:“启禀陛下,李军师,我们抓到两个细作。”大石瞥了一眼:“先关押起来,待战事结束再作处置。”待士卒退下后,大石看了看李天晟:“光廷,我们虽然大军到此威胁寻思干数月,但只是扰乱他们,并没有真正进攻,如今塞勒术克大举来犯,我大辽兵力只有他们一半,这一仗如何才有胜算? ”
李天晟想了一想道:“兵法自古有云,十则围之,此为攻城之常法。如今我军不及敌人一半,且以轻骑为多,只有诱敌袭我,然后设伏歼灭。”大石听了精神一振:“唔,这样也好,你有家传兵法,你且说一说,我们当如何引敌人中伏,又该如何一举歼灭他们?”李天晟入帐看了看地形图,寻思干城、卡特万草原、北面河流还有东面达尔加姆峡谷一一在眼中扫过,李天晟慢慢伸手到图上,大石的眼神随着他的手在图上移动…… 。
很快,辽军就获悉苏丹桑贾尔带领的联军近十一万人已经到达寻思干城北的卡特万草原边驻扎,与寻思干城中的马合木汗互相呼应。
耶律大石连夜召集萧斡里剌、萧查剌阿不、萧遏鲁、耶律松山、耶律燕山、耶律铁哥等将领齐聚大帐商议军情。背后就是垂挂帐中的地形图,李天晟站在一旁,大石走到中间说道:“诸位兄弟,决战在即,塞勒术克联军兵马多出我军一倍,但那个桑贾尔有勇无谋,朕与军师李天晟已对卡特万一带有所打探,并且定下一条计策,我们先派两翼合力攻之,中军诈败,退入东面峡谷中,等他们来追袭,我们两翼合围切断首尾,然后我大辽势将必胜!”
李天晟道:“各位详稳,我想不劳陛下多说,我们都知道这一次大战对于大辽将意味着什么,为了国家社稷,为了华夏声威,我们务必全力以赴!北院大王萧斡里刺、北面行军都统兼招讨使耶律松山,烦劳二位领三千将士攻桑贾尔军队右翼;南院枢密副使萧查剌阿不,南面行军都统兼招讨副使耶律燕山,你二位也领三千人攻其左翼,我与征西先锋都统耶律术薛引中军诱敌,陛下、北院枢密副使萧遏鲁、五院部四军招讨使耶律铁哥和麾下割禄人、突厥人、回鹘人等其余人马在谷中设伏,我们一鼓作气,破敌十万!陛下,臣计议已定,还请陛下示下。”大石点头道:“很好,李兄弟计划周详,算无遗策,你有家传兵书在手,你出的主意朕当然信得过。那么,我们就这么定了,诸位兄弟,此番我们并肩作战,契丹大辽将因此役胜败决定在西域的命运!”
渐入初秋的卡特万草原,还有夏末时节的影子。天空湛蓝,草原上一望无涯,空气清爽,视野开阔,一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那一天阳光似火,热浪滚滚,金灿灿的草原上远处烟尘滚滚,马蹄阵阵,驼队嘶鸣,旗号远远在风中飘舞,像一抹天边的黑云弥漫而来……苏丹桑贾尔的多国联军密密麻麻来到寻思干城外的草原,马合木汗的大军在城中眺望到苏丹的旗号,纷纷在城头鼓舞呼喊,鸣号响应,喊声震动四野,那一股气势直冲云霄,十万大军遮蔽了茫茫草原往东边围堵过来。
耶律大石与李天晟也在东面整顿好大军,急命萧斡里剌、萧查剌阿不两翼人马冲出去依计行事。大石提起那柄随他多年的三尖两刃刀,戴好鎏金乌翎盔,批一身明光铠甲,领着中军主力准备迎战 。
不一会儿,草原上一阵风声呼啸,辽军擂鼓前进,跟着号角吹响,两翼当先冲锋,旗号在风中猎猎作响。大石望见桑贾尔遮天蔽日的大军一线排开,远远超过自己的人数,回头对李天晟道:“李兄弟,不论结果如何,我将永远记住这一天!”李天晟望着西方,抽出长剑道:“耶律兄,事在人为,为了大辽的各族百姓,也为了我们所有的华夏子民,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大石笑着点头:“嗯,朕相信你,我们上前为饵,诱敌深入!弟兄们,听见了,这一战不光是为了大辽,而是关乎我们所有东方华夏子民的名声,大辽只许胜,不许败,各位,全军出发!”不一会,中军号角齐鸣,大石领着大辽四万将士先行出动,前往后方峡谷设伏。割禄详稳带着马骑兵和少数骆驼骑兵随后分开,萧遏鲁、耶律铁哥前往分岔口,萧遏鲁安排两千弓弩手登上谷口。
耶律大石命护卫将旗纛扎于谷口显眼之处,舞着长戟,骑着青海骢立在旗下。李天晟等引着前部兵马出动,耶律术薛手提狼牙棒,大声呼喊,气势如虹,契丹军、汉军和奚人为主,另有回鹘兵、突厥人、割禄(葛逻禄)人、室韦人、鞑靼人、阻卜人、辖戛斯人都舞着刀枪,各自列队冲向对面。
一阵凛冽的秋风吹过,草原另一头卷起股股烟尘。苏丹桑贾尔举起大马士革的镔铁大弯刀,高声呼喊,身旁王后和马木鲁克护卫军虎将,还有各邦国君王簇拥,锡斯坦国王齐思尔为先锋冲出,艾米尔库玛吉和王后为左右翼,各有联军国王大军为辅佐,纷纷杀出,各方旗号在风中招展,身后大军如潮水般在卡特万草原汹涌而来。马合木汗的哨兵在城楼望到苏丹大旗和震天的号角声,知道大军开战,火速报知马合木汗,马合木汗早已整装待发,即刻下令打开北门,引大队兵马奔出,向苏丹大纛而去。
李天晟手提长剑骑着红马跟在契丹军中,前面耶律术薛早已当先冲向塞勒术克人,李天晟命辽兵在马背上举起长弓看着对方大军算着距离射箭。可是对方也一样有羽箭纷纷落下,李天晟等人也从一旁举起盾牌提防。很快双方冲到一处,奋力厮杀,喊声震天,辽阔天际的几只苍鹰也奋力盘旋在天际,仿佛嗅到了这草原上的血腥气息。
耶律大石带领的辽军征战多年,训练有素,军中契丹人、汉人、奚人、室韦人都作战勇猛,后来归附的回鹘人、突厥人、割禄人虽然也都顽强,但还不像辽军一般配合默契,此时面对多出两倍的敌人,损伤较大 。
苏丹桑贾尔领导的塞勒术克大军也是跟随他征战四方,连步军不少都裹着重甲,长矛长盾在手,保护前部铁骑,骑兵不少也装束着来自西方的铠甲,锋芒势不可挡。塞勒术克能够称霸波斯、大食两大帝国地界,实力自然非同一般,乍一交手,桑贾尔大军人多势众,很快就迫使辽军后退。
耶律术薛一马当先,手中一根狼牙威猛无比,奋力拼杀,将塞勒术克前军的披甲铁骑撕开一道岔口,契丹兵马受到鼓舞,纷纷勇敢向前。李天晟见大军要是这般硬碰,伤亡定会十分惨重,当即招呼术薛按计划后撤。
术薛满脸血污,杀得兴起,大叫:“敌人正在源源不断冲来,这个时候怎能后退,待我将这些贼子统统砸成肉酱!”说着抡起狼牙棒将身旁偷袭的一个塞勒术克步军击倒,手中长盾都被砸得粉碎。李天晟冲在乱军中,看出塞勒术克人步军和骑兵互有配合,与中原步骑配合虽有差异,但也自成一套方略,如此硬拼,持续一阵,辽军兵少,必败无疑,只有依照计策,引大军到谷口设伏之处,才能破其主力。
李天晟在阵中远眺苏丹旗号,左右两翼的辽兵业已杀到军中,大军渐渐收缩,时机稍纵即逝,李天晟勒马冲到术薛身边,喝道:“术薛,你赶紧依照陛下旨意后撤,否则敌人不会中计!”术薛大叫一声,收起狼牙棒:“军师你且领兵回去便好,让我再杀杀这帮鸟人的锐气!”李天晟喝道:“你身为先锋大将,军中之事岂能儿戏!快撤!”忽然又是一个步军投出长矛,李天晟大惊,抄起鞍后圆盾掷出,一时情急,未能击飞长矛,术薛扭头大喝,兜转马匹已经不及,正待抡棒格挡之际,身后一个割禄骑兵护卫冲出,手中长剑将长矛砍为两截。
术薛在马背上惊出一身冷汗,一棒将敌兵捅出十余尺远,回头道:“好样的,你叫什么名字?”那护卫道:“割禄人额儿布思,在先锋身边已经一年多。”术薛点头:“今日起,你就是我的先锋营挞马狘沙里,随我去斩杀这些狗贼!”李天晟大叫:“术薛,你快回来,赶紧后撤!”跟着大批塞勒术克和黑汗国大军掩杀过来,做侧翼攻击的萧斡里剌和萧查剌阿不等人已经后退到峡谷外 。
李天晟冲到耶律术薛身边,横剑在他眼前:“术薛详稳,军中号令如山,你若不随我回撤,遵照陛下计策行事,莫怪李天晟不顾多年情谊!”术薛抡棒在手,望着李天晟,还有前面众多敌人,大叫:“混蛋,你当真要——罢了,撤撤,我撤就是,娘的!”当即兜转马匹,身边额儿布思和一干将领都随他后撤,李天晟也跟着后退。
耶律大石胯下是回鹘王毕勒哥赠送的青海骢神驹,手持三尖两刃刀立在达尔加姆峡谷口,见李天晟挥舞长剑接连砍倒塞勒术克军士,领着辽军慢慢回撤,大石伸手挥动,勒马冲出,身后大军斜插敌军后方。李天晟、术薛、萧斡里剌、萧查剌阿不几路人马引得塞勒术克联军渐渐涌到峡谷前,大石引两万军迂回,想要靠近桑贾尔,但对方中军人数太多,奋力拼杀也未能攻入桑贾尔身前 。
李天晟临近谷口,一些黑汗国兵马已经随萧查剌阿不和耶律燕山进入峡谷。后面塞勒术克联军中古尔人和锡斯坦人冲在最前,也有不少进入谷中。李天晟回头望见桑贾尔的王后也身披战甲骑在马上,领着一队女兵奋勇冲杀,只见她裹着贴面的面纱,手中细长的弯刀也颇为厉害,斩杀不少辽军中的割禄人和回鹘军士。李天晟策马冲上前去,桑贾尔王后抡刀劈下,李天晟接过弯刀,大军围攻上来,李天晟一把长剑对付数人,心道:“再坚持一会儿,陛下大军攻到后方切断敌人,便可扭转大局。”
桑贾尔大军冲破辽军前部,逼得对付退入峡谷,可说初战取得小胜。这峡谷颇为狭长,两旁山石嶙峋,道路逼仄。耶律大石守着中路相持近一个时辰,桑贾尔的大军几乎全线攻入谷中,渐渐施展不开,远处号角齐鸣,两端山谷伏兵杀出一时间滚木,羽箭,飞石如倾盆大雨而下,塞勒术克联军武士拥堵在谷中,顿时成了辽军的靶子,前面辽军堵住大军前部,后方耶律大石和李天晟截住了大军退路,桑贾尔与王后和众将士这才知道辽军败退全是为了利用地形,将十余万大军引到埋伏之中,桑贾尔恼羞成怒,四周战马嘶鸣,到处乱撞,一时间众人都难以冲突,顶上数千割禄人和康里人不过多时就将近万人射杀在谷中,四周血流成河,腥红的血水在密密麻麻的尸骸下淌出 。
这么一来,塞勒术克联军慌了阵脚,一直有人不断倒下,惨叫声响彻达尔加姆峡谷。尤其黑汗王马合木汗见辽军竟然又从后方杀到,顿时担心寻思干失守,急忙想要领军回撤,古尔、锡斯坦等国王和手下等也感到辽军英勇,己方军士死伤甚多,纷纷想要逃出伏击圈,可不断的碎石和羽箭让联军惨不忍睹,哀鸿遍野 。
苏丹桑贾尔看出哈喇契丹人要断他的归路,于是和身边马木鲁克护卫军奋力冲杀,这些马木鲁克是精挑细选的重甲骑兵,手持长枪,所向披靡,辽军虽然勇猛但来到西域后一直是以轻骑为主,全副武装的重甲骑兵数量并不多,因此不敢轻易硬拼,多从旁用弓弩射杀。
在巨大的伤亡之下,桑贾尔好容易冲突出来,夺路狂奔,一回头护卫的三千精锐马木鲁克剩下不到四成。塞勒术克人中的著名法学家胡萨德·奥玛尔此次也是随军从征的艾米尔之一,他带着一队骆驼兵护卫苏丹王后,另外维齐尔塔伊尔也有一堆亲兵尾随在苏丹后面。萧斡里剌遵照大石指令,沿途追杀,但不将敌人逼上死路,让桑贾尔大军冲开一道血路奔入卡特万草原。这一次冲出重围来,塞勒术克大军再不似先前一般,沿路丢盔弃甲,纷纷往寻思干方向奔去。辽军埋伏在山谷上的号角吹响,峡谷外围左右两翼辽军冲杀桑贾尔的联军,联军在卡特万草原上溃不成军,许多人都投降做了俘虏。
耶律大石领导精锐力量再次冲锋,决战桑贾尔中军主力,挥舞三尖两刃刀奋力冲出乱军,直扑苏丹的马木鲁克护卫军,甚至想一举擒住桑贾尔,但桑贾尔已经丢掉王冠,包着黑巾混迹在军中,在草原上一路奔逃,和辽军相距甚远。大石一路直追,也不断被马木鲁克拦住去路,眼看桑贾尔奔向寻思干城外 。
这边李天晟和萧斡里剌的左翼军士围住了桑贾尔王后和一群护卫,几乎全是女兵,辽军将其一一擒住。胡萨德·奥玛尔和几个骆驼兵将领也被挑落下来。大石领兵风驰电掣般追过,耶律术薛也呼啸着引军包抄而来,意图拦截桑贾尔和马合木汗。
苏丹桑贾尔一边飞奔,一边回头,见到耶律大石和术薛两队辽军紧追不舍,而前面寻思干城中已经烟火四起,黑烟弥漫在当头,大吃一惊,马合木汗惊叫:“不好苏丹,他、他们攻入了寻思干!我们回不去、去了……这该如何是好?”桑贾尔望着身后的辽军旗号蜂拥上来,烟尘滚滚,大声道:“可恶啊,不能停留,走,往忒耳迷去!”当即勒马绕开寻思干向西而去,马合木汗只好跟随,身后只有两三百军士跟随 。
术薛领百余骑先锋靠近大石,大声道:“陛下,让我去拦住那个桑贾尔!不要让他逃回塞勒术克!”回头大声道:“弟兄们,随我去捉住贼人桑贾尔,回来陛下将重重有赏!”身后额儿布思等辽军先锋纷纷叫好,冲过塞勒术克的马木鲁克护卫,直奔桑贾尔和马合木汗而去。
大石提着三尖两刃刀也在一旁冲杀,眼见烈日当空,四周却黑烟蔽天,灰尘如浓雾一般笼罩,头顶飞鹰张翅掠过阵阵黑云,回望卡特万草原四野,惊慌的身影乱窜,马匹、骆驼还有无数的人都嘶喊、哀号,这是他一生中第一次遇到这样的血战!耶律大石心道:“祖宗在上,为了数百年的契丹,耶律大石打败了这群来自西方的人,但这代价也很大,但愿这真的可以是最后的一战,从此天下……”耶律大石望着西面巍峨的寻思干城,眼神中也仿佛燃起了熊熊烈火……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卡特万战役,又称卡特万之战,是1141年西辽军队同以塞尔柱帝国为首的西域联军的冲突,双方在撒马尔罕以北的卡特万草原对峙,并于9月9日展开会战。此战役是中亚史上的著名战役,西辽耶律大石在此战中以少胜多,击败10万中亚联军,伊斯兰教第一次屈服于一个不信教的政权。卡特万战役后,塞尔柱帝国的势力退出河中地区,西辽成为中亚霸主。卡特万之战,使西辽确立了在中亚穆斯林世界的统治,声名威震亚欧。
耶律大石卡特万之战打败塞尔柱帝国后东征金国前对部下的誓师辞:
“弟兄们,十余年间,我们披坚执锐,往来迎敌,没有一夜可以安寝,不是我们不想睡,是金人不让我们睡,是宋人不让我们睡,是西方强敌不让我们睡,天下之大,竟找不到我辽人安睡之所!
勿忘国耻,光复大辽,就是我们的忠,万千黎民,天下苍生,就是我们的国,他们在哪里繁衍生息,他们在哪里祭拜祖先,他们在哪里提笔写字,哪里就是我们的国。
我,大石,大辽上京人,我家乡天高万仞,地厚九重,我们出生长大魂牵梦绕的地方,怎能让敌寇信马由缰?兄弟们,向着家乡,出发! ”
耶律大石(1087-1143,一说1094-1143),字重德,契丹族,西辽德宗,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八世孙。通晓辽、汉文字,擅长骑射,中亚史书中记为大石林牙,为西辽的创立者。1115年中进士,提升为翰林应奉,不久升任承旨。辽以翰林为林牙,所以称之大石林牙。历任泰、祥二州刺史,辽兴军节度使。1122年,金兵日益逼近,天祚帝流亡,大石与众大臣立秦晋王耶律淳为帝。淳死,立其妻萧德妃为太后,以守卫燕京。因劝阻天祚帝不要妄自出兵攻金,天祚帝不从,大石心中不能自安,于是杀死萧乙薛、坡里括,自立为王,率领铁骑二百乘夜逃遁。1130(或1131)年二月甲午日,以青牛、白马祭祀天地、祖宗,整顿队伍向西进发。1134年三月建西辽,1141年率西辽军队在卡特万战役中击败十万中亚联军,使塞尔柱帝国的势力退出河中地区,确立了西辽在中亚的统治,1143年去世。
卡特万草原会战中亚史上著名战役。1141年西辽耶律大石在此战击破中亚联军10万,显赫一时的塞尔柱突厥帝国就此灭亡,伊斯兰教第一次屈服于一个不信伊斯兰教的政权。
背景
12世纪初西迁的契丹人定都巴拉沙衮建立西辽后,继续向西扩张,进入费尔干那谷地。
伊斯兰历 531年9月(1137年5月一6月),西辽军与前来抵抗的喀喇汗王朝军队会战于忽毡(锡尔河畔),喀喇汗王朝军队战败。
喀喇汗王朝大汗逃回撒马尔罕,求援于塞尔柱突厥帝国苏丹桑贾尔,鼓动他统帅伊斯兰教诸国,抵抗异教徒,保卫穆斯林,得到诸国响应。呼罗珊、锡斯坦、伽兹纳、马赞德兰和古尔的国王们都带兵加入了苏丹桑贾尔的联军。
1141年7月,穆斯林联军10万多骑兵渡过阿姆河,首先向得到西辽支持的葛逻禄人进攻,葛逻禄人向西辽求救。契丹首领耶律大石写信为葛罗禄人求情,桑贾尔不接受调解,回信要耶律大石改信伊斯兰教,并威胁恐吓他:若不改宗,将率大军将其消灭。为了显示自己军队的强大,桑贾尔在信中夸张的说:“他们甚至能用弓箭把头发射断。”他的宰相觉得此信不妥,建议他不要发出,但是桑贾尔坚持己见。耶律大石见到信后,命令手下抓住使者,再递给他一根针,要他扎断自己的一根胡须,使者无论如何做不到。耶律大石就说:“你用针尚且无法扎断自己的胡须,你的同伙安能用箭射断头发?”耶律大石遂集合军队(包括原喀喇汗王朝境内的突厥人、汉人、契丹人)迎战。1141年9月9日,两军在寻思干(撒马尔罕)以北的卡特万 (Katwan)草原会战。
卡特万一战是西辽定国之最关键一战,根据现在已经知道的史料,桑贾尔的部队大致在7万到10万之间,而耶律大石的部队数量不详细。辽史中仅记载其左右两翼各为2500人,按照辽军一贯的作战部署,其中军人数估计应该是侧翼的2到4倍,因此估计西辽的主力部队大约在2万人左右,另外还有数目不详的葛逻禄人的辅助性部队。
过程
那天是9月9日,两军在卡特万草原相遇。战斗爆发前,桑贾尔将自己的部队分为左右中三路,自己亲自率领中军,其卫队及后勤辎重压后,西吉斯坦国王指挥左翼,右翼是桑贾尔的宰相指挥。面对强敌,耶律大石很镇定,他仔细观察了对手的布阵情况后,也将自己的部队分为三路,两翼各有2500名西辽精兵。
战场地形是一个依山的草原,西辽军队的背后是山脉,有一道长长的峡谷。耶律大石充分利用了这道峡谷,将自己的中军布置在峡谷的前方。战斗开始后,双方的中军出现僵持,战斗进行的十分激烈。桑贾尔的左翼西吉斯坦国王指挥的部队插入西辽军队中军与侧翼之间。耶律大石的中军和自己的左翼被迫向左移动,这样西辽军队的阵营就出现了一个缺口。桑贾尔的部队对准缺口猛攻,似乎突破了西辽人的阵营。但是这个胜利是短暂的,因为被分割开的西辽军队右翼2500名骑兵已经迂回到桑贾尔空虚的左翼,西辽左翼的骑兵则迂回到桑贾尔的后方正在攻击其后卫,而耶律大石带领的西辽主力被挤压向左回旋时,恰好攻击了桑贾尔阵营的右翼。这样战场就出现了西辽正面洞开,而桑贾尔三面受敌的格局。
桑贾尔的部队在战斗中受到挤压,只能向前继续挺进,前方正是耶律大石看中的那条峡谷,在桑贾尔的大军被积压进峡谷后,葛逻禄军队在峡谷的尽头堵住了桑贾尔军队,耶律大石的西辽两翼部队占据了峡谷两侧高地,利用劲弩(或许还有事先埋伏起来的抛石机)射杀和消灭被积压进峡谷的对手。
结果
最后桑贾尔的部队有至少上万人在这条小峡谷内被杀,西吉斯坦国王、桑贾尔的宰相、妻子被俘。桑贾尔带残兵侥幸夺路而逃。
此战后,桑贾尔一蹶不振,几年后被叛军囚禁,曾经纵横中亚的塞尔柱突厥帝国就此衰败,并于蒙古崛起并西征后最终灭亡。耶律大石成功征服了西喀剌汗王朝,达到了他事业上的顶峰时期。
相关评价
伊斯兰史学大师伊本·艾西尔在其名著《全史》中评价这场会战“在伊斯兰教中没有比这更大的会战,在呼罗珊也没有比这更多的死亡”。耶律大石乘胜进入撒马尔罕,西部喀喇汗帝国与花刺子模皆称臣归附,卡特万一战在西方影响很大,当时在中东,正是十字军东征时期。卡特万战役后,在中东盛传东方一位信奉基督的约翰王(普莱斯特·约翰王国)打败了哈里发,这位传说中的约翰王,目前西方史学者都认为应当是指哈喇契丹人中的菊儿汗,也就是西辽的耶律大石。这一战让哈喇契丹扬名中亚,现在在中亚乃至俄国,称谓中国依然是“契丹”。“契丹”威名远播西亚和欧洲,从此成为中国的代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卡特万之战是对中亚历史有重要影响的一场战争,它使西辽帝国和塞尔柱帝国对中亚地区的政治影响和相互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伊本·艾西尔评价卡特万之战:在伊斯兰的历史上再没有比这更大的战争,在呼罗珊也没有比这更多的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