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什么那么热衷于做官呢?做官有哪些好处?
2023-04-26 17:21:17

  古人热衷于做官吗?答案是肯定的。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一种浓厚的“官本位”思想,即以官为本、以官为贵。许多古人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增长见识或探求真理,而是为了入朝官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主要是因为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做官可以获得名与利。古代社会有一个基本的阶级划分,即“士农工商”,其中“士”是排在第一位的阶级。成为官员可以光宗耀祖,也可以轻松获得特权和财富,这就是官员们所追求的“名利”。

  其次,做官可以为子孙留下丰厚的遗产。在古代社会,传承这个词非常重要。人们希望血脉得以延续,而官员的身份代表着阶层的传承。在那个阶层相对固化的大环境下,读书做官可以说是打破阶层限制的唯一通道。

  第三,做官比较容易。官员们并不需要太强的能力或过多的知识。他们苦读圣贤书只是为了通过那扇“门”进入官场。因此,像目不识丁的魏忠贤和靠“捐资”谋取官职的李卫一样,只要通过了获取官职的那个过程,便可以在官场上任意驰骋。

  总之,做官实际上是相当容易的一件事情,难的只是获取官职的那个过程。但只要通过了官场那道坎,官员们就可以享受天高海阔、任意飞翔的自由。相比之下,百姓们在生存线上挣扎,而官员们则拥有一辈子的保障,这也是古人热衷于做官的原因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张士诚籍贯考:从盐场少年到江浙霸主

  在元末乱世的风云激荡中,张士诚以盐贩身份起兵反元,最终割据江浙十余年,其人生轨迹与籍贯之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位出身底层的枭雄,究竟来自何方?历史文献与民间记忆给出了清晰答案。  一、盐场少年的发迹之地  张士诚(1321年-1367年),小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