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免死金牌”:权力的游戏与功臣的宿命
2025-09-25 14:24:45

在明朝初年,朱元璋为表彰开国功臣的卓越贡献,曾铸造并发放了一批特殊的奖赏——“免死金牌”,这一举动不仅彰显了皇权的威严,也深刻影响了明朝初期的政治格局。那么,朱元璋究竟铸造了多少块免死金牌?这些金牌又分别授予了哪些人呢?

免死金牌的铸造与数量

朱元璋铸造免死金牌的行为,并非一时兴起,而是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政治考量。据史书记载,朱元璋在洪武三年(1370年)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封赏活动,共封赏了六位公爵和二十八位侯爵,并赐予他们免死金牌。这些免死金牌,又称“金书铁券”或“丹书铁契”,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给予大臣的最高奖赏,若大臣犯法,持此铁券可免去死刑。

具体来说,朱元璋一共铸造了34块免死金牌,分别授予了34位开国功臣。这些功臣中,既有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的武将,也有在后方运筹帷幄的文臣,他们共同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免死金牌的授予对象

1. 公爵阶层

在朱元璋封赏的六位公爵中,每一位都获得了免死金牌的殊荣。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大明第一功臣徐达。徐达是朱元璋的同乡和亲密战友,他跟随朱元璋征战多年,屡立战功,最终被封为魏国公,并赐予免死金牌。这块金牌不仅彰显了徐达的功勋,也体现了朱元璋对他的信任和重用。

除了徐达外,其他五位公爵分别是李善长常遇春长子常茂李文忠冯胜邓愈。他们同样在明朝的建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也获得了免死金牌的赏赐。

2. 侯爵阶层

在朱元璋封赏的二十八位侯爵中,也有许多人获得了免死金牌。这些侯爵中,既有战功赫赫的武将,如汤和、耿炳文、沐英等,也有在后方默默奉献的文臣和谋士。他们各自在明朝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因此也得到了朱元璋的嘉奖。

例如,汤和是朱元璋的亲密战友和得力助手,他跟随朱元璋征战多年,屡立战功。在明朝建立后,汤和逐渐转为低调存在,认清了自己的角色并严格遵守“低调”原则,最终得以善终。他的免死金牌不仅是对他过去功勋的认可,也是对他未来忠诚的期许。

免死金牌的实质与功臣的命运

尽管免死金牌在名义上赋予了功臣们免除死刑的特权,但实际上,这种特权并非绝对。朱元璋在颁发免死金牌时,已经明确规定了其使用范围和限制条件。其中,最关键的一条就是“谋反不宥”,即如果功臣犯下谋反等大罪,免死金牌将无法保护他们免受惩罚。

这一规定为朱元璋日后清洗功臣提供了便利。在明朝初年,朱元璋为了巩固皇权、消除潜在威胁,先后发动了“胡惟庸案”、“蓝玉案”等大案要案,大批功臣武将受到牵连并被处死。这些功臣中,许多人手中都握有免死金牌,但最终却无法逃脱被诛杀的命运。

例如,李善长是朱元璋的老乡和军师,他跟随朱元璋征战多年,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朱元璋曾亲自授予他免死金牌,并赏其“自免死两次,子免死一次”。然而,在“胡惟庸案”中,李善长却被牵连其中并最终被处死。他的免死金牌在关键时刻未能发挥任何作用,成为了历史的笑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史大奈之死:从突厥特勤到唐将殒命的传奇终章

  在隋唐交替的烽火岁月中,史大奈的名字如同一颗流星划过天际——这位出身西突厥阿史那氏的特勤,从草原勇士到隋朝金紫光禄大夫,再到大唐窦国公,最终在辽东战场上殒命于盖苏文的飞刀之下。他的死亡不仅是个人命运的终结,更折射出胡汉交融时代武将的生存困境与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