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解密

头条 李儒为什么敢杀刘辩?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李儒为什么敢杀刘辩?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李儒,字孝直,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曹魏开国元勋之一。然而,在他的一生中,却出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件——他竟然... [详细]

短暂的张居正改革:为何在明朝改革会如此艰难?
短暂的张居正改革:为何在明朝改革会如此艰难?

《明史》中有这样一句话形容某个时期的国情:“中外乂安,海内殷阜”。乍看应是出现在王朝早期的太平恢弘的景象,而事实上,这是描述晚明万历年间的一句话。是的,在明末暮气沉沉的最后生命里,还有过这么一段辉煌灿... [详细]

10月15日 09:07
“志向远大”的赫连王朝:只存活二十五个年头
“志向远大”的赫连王朝:只存活二十五个年头

大夏国主赫连勃勃统治末期,更加荒淫残暴,臣下有直视他的,立刻用刀上前捅瞎对方双眼;臣下有上朝时不经意地笑一下的,他也会用刀把对方嘴唇划成两半。敢有进谏者,一律先割舌头然后处斩。赫连勃勃“志向远大”... [详细]

10月14日 18:06
匈奴留下的唯一都城:城墙竟用掺牛羊血铺筑夯实
匈奴留下的唯一都城:城墙竟用掺牛羊血铺筑夯实

在筑城史上,它以城池坚固和罕见的残暴方式引人注目。据说当年在督造城墙时,将土掺和了牛羊血层层铺筑,用力夯实,再堆柴烧烤,以求坚硬。每层夯筑好就命令士兵用大铁锥锥之,如锥入一寸,就说明夯筑不坚硬,... [详细]

10月14日 17:54
中国古代第一个因贪腐被公开查处的丞相是谁?
中国古代第一个因贪腐被公开查处的丞相是谁?

     官场腐败是当今的一个世界性问题,也是由来已久的历史问题。所谓贪官,亦即利用手中的“公权力”攫取私利。史学界曾认为,在贵族制被官僚制逐步取代... [详细]

10月14日 17:47
前秦的国运由一个人决定:丞相王猛和前秦的兴衰
前秦的国运由一个人决定:丞相王猛和前秦的兴衰

公元280年,西晋结束汉末以来近一百年的战乱分裂,统一了全国。天下太平的日子仅仅过了11年,华夏大地上就先后发生了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五胡乱华导致华北地区人口在八年内消失90%,“十室九空”。这... [详细]

10月14日 17:43
中国古代的秘书政治:贤佞程度能左右一朝代兴亡
中国古代的秘书政治:贤佞程度能左右一朝代兴亡

  秘书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无疑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落马的官员中,人们尤其关注那些曾做过高层领导秘书的官员。在媒体报道中,经常出现秘书案发带出腐败官员的事件。“秘书腐败”亦引起... [详细]

10月14日 17:29
《36计》作者之谜破解:南北朝名将檀道济所著
《36计》作者之谜破解:南北朝名将檀道济所著

提起兵法《三十六计》,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虽然在民间广为流传,但现传作为书籍的《三十六计》最早版本是1941年发现的。日前,在济宁市发现了一部隋代玉简《三十六计》,将其成书年代上推千年,经过相关... [详细]

10月14日 15:31
南北朝时代南北实力的消长:刘宋北伐惨败的后果
南北朝时代南北实力的消长:刘宋北伐惨败的后果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 [详细]

10月14日 15:16
明朝“夺门之变”的台前幕后:谁主导了这场复辟
明朝“夺门之变”的台前幕后:谁主导了这场复辟

事件始末:中国明代将领石亨、太监曹吉祥等于景泰八年(1457)拥明英宗朱祁镇复位的政变。又名南宫复辟。以石亨等攻破南宫门,奉英宗升奉天殿复辟,故名。正统十四年(1449)八月,明英宗在土木之变中被... [详细]

10月14日 14:32
明军土木堡惨败的主因:明朝已经开始走下坡路
明军土木堡惨败的主因:明朝已经开始走下坡路

看到土木堡,就联想到夺门之变。因为土木堡事件才是夺门之变的起因。在土木堡这个小小的地方,明军最精锐的部队被惨遭屠杀,全军覆没。总结出来,有一下几点原因:其一,宦官弄权,大明军队作战目标不明... [详细]

10月14日 14:21
“贞观之治”的关键要素:唐太宗李世民用人不疑
“贞观之治”的关键要素:唐太宗李世民用人不疑

  在《北平无战事》的电视剧里,经常听到建丰同志(蒋经国)在电话里说的最多的一句就是:“用人要疑,疑人要用。”然这种用人要疑的精神,最容易出现一种不信任感,一旦信任感丧失,就... [详细]

10月14日 13:40
宋代间谍“素质”高:能力全面还要忠诚不怕死
宋代间谍“素质”高:能力全面还要忠诚不怕死

我国两宋时期,战争频仍,间谍备受青睐,这可以说是一个谍战频繁的时代。而作为宋朝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京城,聚集了全国重要政府机构,是最接近中枢首脑的地方,因而成为各地间谍的汇聚之地。 ... [详细]

10月14日 12:00
乾隆皇帝为何成帝王长寿冠军:曾下狠心戒除烟瘾
乾隆皇帝为何成帝王长寿冠军:曾下狠心戒除烟瘾

  清代皇帝比较重视医学,例如康熙就大力推广人痘接种术,他在《庭训格言》中这样说道:“因初人多畏出痘,至朕得种痘方,今边外四十九旗,俱命种痘。凡所种者,皆得善愈。”你不... [详细]

10月14日 11:47
三国发明盘点:哪些发明影响了后来历史的发展?
三国发明盘点:哪些发明影响了后来历史的发展?

刘徽——割圆术说到圆周率,诸公想起的肯定是祖冲之,但其实刘徽这个曹魏时的数学家的贡献是更大的。祖冲之算圆周率,只是用了包括刘徽在内的先贤的方法,更有耐性地算多了几位。而刘徽则是有创造性地针对圆... [详细]

10月14日 11:21
解密杨贵妃之死:她并不该为安史之乱发生负责?
解密杨贵妃之死:她并不该为安史之乱发生负责?

她只是“集团”内最美丽者于赓哲说杨贵妃的进宫,不可简单看做是唐玄宗追求美色的结果。杨玉环的美貌是她进宫的首要原因,可是古代帝王婚姻,很少有不顾及政治因素者。杨玉环真的是天下第一美女吗?于赓... [详细]

10月14日 10:50
三国疑云:权臣董卓为什么要暴晒汉武帝的尸体?
三国疑云:权臣董卓为什么要暴晒汉武帝的尸体?

     汉建元二年,汉武帝刘彻开始大张旗鼓地兴建自己的茂陵,到公元前87年驾崩死葬于此,前前后后修建茂陵用了50多年时间,其陵寝堪比秦始皇陵。茂... [详细]

10月14日 10:14
东汉末年的十常侍:只有宦官能够对抗文官集团
东汉末年的十常侍:只有宦官能够对抗文官集团

我国历史上宦官专权最严重的三个朝代是东汉、唐朝和明朝。为什么?宦官专权的朝廷格局是大臣权重,皇帝权轻。皇帝需要利用宦官来打压朝臣。东汉光武帝吸取了王莽篡汉的教训,不在朝廷设置上不在设置丞相、太尉、... [详细]

10月14日 09:58
大唐百胜名将薛仁贵大非川为何被论钦陵所击败?
大唐百胜名将薛仁贵大非川为何被论钦陵所击败?

公元670年的大唐帝国,唐初的名将基本已经逝世,而薛仁贵则是唐二代将领中的领军人物,出征吐蕃,非他莫属。薛仁贵的对手论钦陵也非等闲之辈。论钦陵是吐蕃丞相禄东赞之子,禄东赞于公元667年逝世... [详细]

10月14日 09:47
唐代名将薛仁贵的后人为何反唐参与了安史之乱?
唐代名将薛仁贵的后人为何反唐参与了安史之乱?

在有关薛仁贵一族的民间文学中,除了《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外,还有一部脍炙人口的小说《薛刚反唐》。小说讲述的是薛仁贵的孙子薛刚因满门遇害,遂起兵反唐,辅佐庐陵王李显,讨伐武则天的故事。这虽然是... [详细]

10月14日 09:37
汉武帝为何尊儒:并非排斥诸子 只因儒家太优秀
汉武帝为何尊儒:并非排斥诸子 只因儒家太优秀

导读:钱穆先生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说:“至秦汉以后,中国学术大致归宗于儒家,此非各家尽被排斥之谓,实是后起儒家能荟萃先秦各家之重要精义,将之尽行吸收,融会为一。故在先秦时,尽有百家争鸣,而秦... [详细]

10月14日 09:19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