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解密

头条 李儒为什么敢杀刘辩?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李儒为什么敢杀刘辩?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李儒,字孝直,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曹魏开国元勋之一。然而,在他的一生中,却出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件——他竟然... [详细]

七夕节古时是“乞巧节”:汉代已有乞巧方式
七夕节古时是“乞巧节”:汉代已有乞巧方式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从古到今,演绎多少美丽动人的故事,然而,在“西节东渐”的今天,传统节日似乎正在变异抑或慢慢消逝。其实,七夕节本名叫做“乞巧节”,源起于汉代。乞巧,既是乞求女子心灵手巧,也是... [详细]

08月30日 10:21
民国女校招生难:谭嗣同弟弟带头送儿媳上学
民国女校招生难:谭嗣同弟弟带头送儿媳上学

民国二年(1913年),时任湖南郴州桂东教育会长的邓润棠和桂东县长谭嗣穆(谭嗣同弟弟)决定创办女校。他们张贴招生告示,走街串巷广泛宣传,可就是招不到学生。谭嗣穆、邓润棠等人心生一计,谭嗣穆把儿媳送... [详细]

08月30日 10:10
《洛神赋》是曹植为嫂子甄洛所写?与爱情无关
《洛神赋》是曹植为嫂子甄洛所写?与爱情无关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 [详细]

08月29日 14:39
揭秘:万历皇帝为何采用“北斗七星”的葬式?
揭秘:万历皇帝为何采用“北斗七星”的葬式?

导读:至今已过去了半个世纪,但是万历皇帝的葬式为何要采用“仰面朝天,右手扶着自己的面颊”的怪异姿势,这一直是个未解之谜。明定陵是明十三陵中第十座陵墓,埋葬的是明朝第13位皇帝神宗朱翊钧(年号万... [详细]

08月29日 14:18
日本三大神器是什么?竟是徐福从秦始皇那骗到的
日本三大神器是什么?竟是徐福从秦始皇那骗到的

日本皇室,从古至今,都对皇室所拥有的“三大神器”视为至宝。“三大神器”分别是:草薙剑、八咫镜、八坂琼曲玉。“三大神器”按照日本国历史来讲,都是日本本土的物品。但史学界有另外的一种说法。部分权威... [详细]

08月29日 13:56
史上最严廉政制度为何没能改变明朝灭亡命运?
史上最严廉政制度为何没能改变明朝灭亡命运?

朱元璋以身作则全朝上下提倡节俭,明代七品县官月工资仅400元廉政制度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早在西周初年就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六廉考核实施体系:“以听官府之六计,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 [详细]

08月29日 13:36
兰陵公主为何被驸马打死?北魏兰陵公主怎么死的
兰陵公主为何被驸马打死?北魏兰陵公主怎么死的

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女人只是作为男人的附属品而存在,“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是对女人们的最基本要求,而男人娶几个老婆更是女人管不着的——就算她是公主。善妒的金枝玉叶女人都会痛恨破坏自... [详细]

08月29日 11:55
古代消防:唐代用溅筒灭火 清代民间消防组织多
古代消防:唐代用溅筒灭火 清代民间消防组织多

导读:唐代开始用皮袋、溅筒灭火。《通典》载:“敌若纵火焚楼堞,以粗竹长一丈,锼去节,以生薄皮合缝为袋,贮水三四石,将筒置于袋内,急缚如溅筒”,“令壮士三五人撮水口,急蹙之救火”。随着时代的变迁,灭... [详细]

08月29日 11:09
武则天传位于谁?武则天为何将皇位归还给李氏
武则天传位于谁?武则天为何将皇位归还给李氏

武则天死后传位给谁了?武则天历史回顾。武则天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她协助高宗处理军国大事,佐持朝政三十年。高宗去世后,武则天权势空前强大。武则天与唐高宗生了四个儿子,长子李弘早夭。次子李贤被高宗立为... [详细]

08月28日 15:42
辽国宰相张俭:一件皮袍穿三十年勤感动皇帝
辽国宰相张俭:一件皮袍穿三十年勤感动皇帝

“天下之事,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靡。”这是大诗人陆游的金玉良言。曾国藩曾说过“勤俭自持,可以处乐,可以俭约”,“无论是大家还是小家,士农工商,勤俭节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翻开厚重的中华历... [详细]

08月28日 15:02
古人“高考”很烧钱:盘缠是大开支试卷需付钱
古人“高考”很烧钱:盘缠是大开支试卷需付钱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如期而至。考季凶猛,自古如此。在古代,博得前途、获得良好的出路、改变自己乃至家人的命运,只能靠这“一考定终身”了。因此,古人对“高考”(科举)的重视程度,丝毫不亚于现在。赶考一... [详细]

08月28日 14:47
抗战时期老百姓的真实生活:因战乱而穷困潦倒
抗战时期老百姓的真实生活:因战乱而穷困潦倒

旱灾与蝗灾日军封锁,“人祸”如山。而大自然的“天灾”也骤然袭来,折磨着贫瘠的根据地。1942年,从春天到夏天,太行山区没有一场透雨,大部分庄稼绝收。10月,129师、晋冀鲁豫边区政府... [详细]

08月28日 14:34
舌尖上的中国美食历史:宋朝时期全民都爱下馆子
舌尖上的中国美食历史:宋朝时期全民都爱下馆子

一日三餐在宋代才普遍起来(但也有部分人家只吃二餐),这只有在农业产量大为提高、食物变得丰富并且有了夜生活之后,才可以实现的。吃饱之后,人们便会追求吃得精致。宋人对于饮食是非常讲究的。富贵人家,“凡... [详细]

08月28日 14:28
清代兄弟联名高第引风波:最终双双进入翰林院
清代兄弟联名高第引风波:最终双双进入翰林院

从宋嘉定十年(1217)至清光绪六年(1880),中国第一状元县安徽休宁出了19名文武状元,在这些状元名录中,有一个叫王以衔的人格外引人注目,因为在浙江湖州的状元名录里,也有一个名叫王以衔的人。他... [详细]

08月28日 13:51
元世祖怎样练禁军:长跑里程为现今马拉松两倍
元世祖怎样练禁军:长跑里程为现今马拉松两倍

1896年,在雅典举行了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其中马拉松比赛项目的里程达到42.195公里,此后,这项运动一直延续至今。实际上,早在公元1287年,元世祖忽必烈就训练了一队能跑善行的禁军,为了检验... [详细]

08月28日 13:29
揭秘:为何曾国藩能打败太平天国却不能强国?
揭秘:为何曾国藩能打败太平天国却不能强国?

读太平天国洪秀全,读湘军曾国藩,始终在思考:曾得到那么多人民拥戴的洪秀全和他的太平天国,为什么最后让曾国藩让湘军给打败了?为什么太平军越打越少,越打越不能打?而湘军越打越多,越打越能打?诸多因素中... [详细]

08月28日 11:53
揭秘墓志的作用:古代的墓志起源于什么时代?
揭秘墓志的作用:古代的墓志起源于什么时代?

《现代汉语词典》中,“墓志”一词的解释为:“放在墓里刻有死者生平事迹的石刻。也指墓志上的文字。有的有韵语结尾的铭,也叫墓志铭。”丛书《新中国出土墓志》执行主编任昉介绍,墓志铭通常分为两部分:第一部... [详细]

08月28日 11:39
古人的“毕业季”:“毕业旅行”早已在唐代出现
古人的“毕业季”:“毕业旅行”早已在唐代出现

古代的学校原本没有如现代学校般严格的学制,亦没有固定的“毕业”期限。在科举制度没有形成的隋唐以前,官学一般只是定期举行“射策”等形式的考试,考中者授予官职,不中者亦可留在学校继续学习,下次再考。汉... [详细]

08月28日 11:20
解密赤壁之战:蒋干盗书事件背后的真实历史
解密赤壁之战:蒋干盗书事件背后的真实历史

蒋干游说周瑜,经《三国演义》对赤壁之战的生动描写,广为人们知晓。据裴松之在《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所引注的《江表传》记载,曹操遣蒋干游说周瑜确有其事,大致内容如下:当初曹操听说周瑜年少有美才,以为... [详细]

08月28日 11:22
武林从何时而诞生?揭秘宋代江湖武林的兴起
武林从何时而诞生?揭秘宋代江湖武林的兴起

作为严格的历史范畴,我们所熟悉的中国武术世界产生于中国历史的“近世”(ModernTimes)开端,亦即北宋时期。在此之前,仅仅有单独的武术家——游侠、刺客、僧侣或者军人——以及若干文化而非政治... [详细]

08月28日 11:07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