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时名相高颎:高颎是怎么死的
2024-11-03 13:37:31

高颎(541年—607年8月27日),又名敏,字昭玄,鲜卑名独孤颎,是隋朝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家。他出身于渤海高氏,其父高宾曾是北齐官员,因避奸臣进谗而投奔北周,并成为独孤信的僚佐。高颎自幼聪明敏捷,度量胸襟宽广,擅长辞令,在隋朝的建立和统一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颎的生平与成就

高颎在北周时期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17岁时成为北周齐王宇文宪的记室,后因平定北齐有功,被封为开府。杨坚执掌北周军政大权后,高颎成为他的亲信,并在平定“三方之乱”中立下赫赫战功,进位柱国,升相府司马。

隋文帝杨坚称帝后,高颎被任命为尚书左仆射兼纳言,官居宰相高位。他不仅在政治上有着卓越的才能,还善于识别和推荐人才,如杨素贺若弼、韩擒虎等,这些人均在隋朝的建立和统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高颎还参与制定了《开皇律》,废除了许多残酷的刑罚,对隋朝的法律制度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军事上,高颎同样表现出色。他率领隋军南渡征伐陈朝,一举攻破建康城,统一了中国。此外,他还多次率军抵御突厥进犯,巩固了新生的大一统王朝。

高颎的失势与被杀

然而,高颎的晚年并不如意。他因反对废太子杨勇并得罪独孤皇后,逐渐失去了隋文帝的信任。独孤皇后一心想让次子杨广做太子,而高颎恰好是杨勇的坚定支持者。在独孤皇后的挑拨下,隋文帝对高颎的猜忌日益加深。

王世积被告发谋反后,承认曾与高颎有联络,隋文帝借此案将高颎免职,并剥夺了他的齐国公爵位。虽然被免职,但高颎在朝堂上仍有很大的影响力,隋文帝不得不削去他的爵位,将他贬为平民。

隋炀帝杨广即位后,起用高颎为太常卿。然而,高颎对杨广的奢靡行为深感痛心,多次上书直谏。不幸的是,一次早朝后,高颎在私下议论杨广,被人告发。杨广听到高颎诋毁自己,大怒之下将他逮捕,并命令其自尽。

高颎明白炀帝的意图,知道自己已经没有活下去的机会。不久后,他选择了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随后,高家被满门抄斩,高颎整个家族都因为他的牵连而受到杨广的清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李子通与伍云召:乱世中的风云际会

  在隋末唐初的乱世之中,英雄豪杰辈出,各方势力纷争不断。李子通与伍云召,这两位人物虽有着不同的人生轨迹,却因时代的动荡产生了交集,共同谱写了一段传奇故事。  一、李子通:农民起义领袖的崛起与兴衰  李子通,东海郡丞县(今山东省峄县)人,出身贫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