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名医范文虎的杰出弟子:医脉相承的浙东传奇
2025-08-15 14:49:06

在宁波中医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清末民初的范文虎堪称一座丰碑。这位以“医术如神、医德如山”著称的浙东名医,不仅开创了范氏中医内科流派,更培养了61位弟子,其中徐余藻、吴涵秋、王庆澜、陈益浦、姚渭木等弟子成为浙东中医传承的核心力量,他们的学术思想与临床实践至今仍在宁波乃至全国中医界产生深远影响。

一、学术传承:从“范寓”诊所到范氏同学会

范文虎的诊所“范寓”曾是宁波中医界的“黄埔军校”。据弟子徐文达回忆,诊所每日门庭若市,范文虎以“望色辨病”的绝技闻名:一排患者中,他只需扫视面色便能判断病情轻重,常让重症患者优先就诊。这种“先救急、后治缓”的行医准则,深刻影响了弟子们的医德观。

1936年范文虎逝世后,45位及门弟子发起成立“鄮西范氏同学会”,形成浙东中医传承的重要纽带。同学会定期举办学术研讨,整理医案,并延续范文虎“济贫送药”的传统。例如,弟子陈益浦在坐诊时,常为贫困患者退还诊费,甚至自掏腰包垫付药费,这一传统被再传弟子徐文达继承,他常对弟子说:“医者仁心,首在济世。”

二、临床大家:弟子们的学术成就与临床特色

1. 陈益浦:脾胃病治疗的奠基者

作为范文虎大弟子,陈益浦深得“古方峻剂”之精髓,却又能灵活化裁。他治疗脾胃病主张“运脾为先”,创制“益脾汤”系列方剂,以白术、茯苓为君药,配伍陈皮、砂仁理气,临床治愈率达85%以上。其弟子徐文达回忆,陈益浦曾治一顽固性呕吐患者,前医用半夏、竹茹等止呕药无效,陈氏改用《金匮要略》大半夏汤,重用蜂蜜润燥,三剂而愈,彰显其“辨证精准、用药果敢”的风格。

2. 王庆澜:内科杂病的辨治专家

王庆澜以“善用经方”著称,尤其擅长治疗时令病。1927年宁波霍乱流行时,他协助范文虎在大沙泥街开设时疫医院,创制“防疫散”(由苍术、白芷、藿香等组成)分发给市民,有效控制了疫情。其再传弟子王明如(浙江省名中医)继承其学术思想,提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理论,撰写《范文虎医案》一书,系统整理了范氏流派治疗温病的经验。

3. 徐余藻:外科与针灸的集大成者

徐余藻早年随范文虎学习疡伤外科,后游学扬州得高僧传授针灸秘术。他独创“三棱针放血疗法”治疗急性喉痹,针刺少商、商阳穴出血,常能“一针见效”。其弟子冯忠琦(已故)在宁波市中医院工作期间,将该疗法应用于扁桃体炎、急性咽炎的治疗,有效率达92%,相关研究获浙江省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

三、现代传承:从非遗仪式到临床实践

1. 徐文达:中西医结合的开拓者

作为陈益浦的弟子,徐文达(1928-2020)是范氏内科承前后的关键人物。他曾任宁波市中医院内科主任,主张“脾胃为后天之本”,治疗肿瘤康复期患者以“健脾益气”为法,创制“参苓白术散加减方”,显著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2017年,90岁高龄的徐文达在天一广场药皇殿举行非遗传承仪式,将火炬传递给何海勇等第四代传人,象征范氏医脉的生生不息。

2. 何海勇:脾胃病研究的创新者

作为第四代传人,何海勇继承徐文达“以脾胃立论”的思想,撰写《论脾胃对内科杂病的影响》等论文,提出“脾胃气机升降失调是杂病核心病机”的理论。他临床善用“旋覆代赭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年门诊量超3万人次,患者遍及全国。2016年,他在宁波国医堂参与“鄮西范氏同学会成立八十周年”纪念活动,现场为市民义诊,展现百年医脉的当代活力。

3. 王明如:学术整理的集大成者

王明如(1940-2023)是王庆澜的再传弟子,曾任宁波市第一医院中医科主任。他整理出版《范文虎医案》《名医读肾炎》等著作,系统总结了范氏流派治疗内科杂病的经验。其提出的“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理论,被纳入全国中医药院校教材,影响了一代中医人才的培养。

四、医德传承:从“送药一帖”到现代实践

范文虎的医德观深刻影响了弟子们。他常在药方上敲“送药一帖”印章,让贫困患者凭方到药店免费取药,年终再由自己结算药费。这一传统被弟子们延续至今:

陈益浦坐诊时,常为患者退还诊费;

徐文达晚年仍坚持为经济困难患者垫付药费;

何海勇在门诊中,对老年患者和残疾人实行优先就诊,并主动减免费用。

2023年,宁波市第一医院中医科(范氏内科非遗传承基地)年门诊量达13.8万人次,成为全省综合性医院规模最大的中医科之一。科室专家每年主办省级继教班,培养基层中医人才,将范氏医德与医术传播至更广领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凯撒·提比略:罗马帝国承前启后的统治者与在位时间考辨

  在罗马帝国由共和向元首制转型的关键历史节点,提比略·恺撒·奥古斯都(Tiberius Caesar Divi Augusti filius Augustus)作为第二任皇帝,其统治时期(公元14年9月18日—37年3月16日)不仅承接了奥古斯都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