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纪事

头条 李儒为什么敢杀刘辩?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李儒为什么敢杀刘辩?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李儒,字孝直,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曹魏开国元勋之一。然而,在他的一生中,却出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件——他竟然... [详细]

解密:名将吕布在董卓死后为何不能独当一面?
解密:名将吕布在董卓死后为何不能独当一面?

董卓是汉献帝初期的当权派,被心腹爱将吕布刺死之后,东汉王朝进入后董卓时代,一般人认为随着吕布在董卓部队的影响,以及亲手杀死了董卓,肯定能在东汉王朝露一小脸,最少也能当上大将军之类,把汉献帝拿捏在手... [详细]

03月09日 07:21
解密:宋徽宗为什么要背弃百年盟约而联金灭辽?
解密:宋徽宗为什么要背弃百年盟约而联金灭辽?

宋辽宣和幽燕之战之战前疑云公元1115年,童贯率领20万大军攻击西夏,本来形势大好,但童贯急功近利强迫大将刘法攻击朔方,不得已的情况下刘法出兵,结果中了埋伏,宋军损失惨重不得已退兵。失败挡... [详细]

03月09日 07:36
扬州十日的结果和影响:后人是如何纪念扬州十日
扬州十日的结果和影响:后人是如何纪念扬州十日

《扬州十日记》在史学界影响很大,一些书籍如:《清代通史》《辞源》《辞海》《中外历史年表》《清史编年》等皆予引用。据《扬州十日记》所载,清兵攻破扬州城后进行了为期十天的大肆屠杀,史载:“诸妇女长... [详细]

03月08日 18:08
扬州十日的背后原因:清军为何决定大规模屠杀?
扬州十日的背后原因:清军为何决定大规模屠杀?

要言之,原因有四:1.清朝入关之初,采取了一系列缓和矛盾、取消苛捐杂税的措施,使沿途百姓多未进行抵抗。1645年,前明降臣孙之獬因自己受到同僚排挤,向多尔衮建议重新采取剃发易服之策,多尔衮认为... [详细]

03月08日 17:58
扬州十日的起因:史可法率军死守扬州城终被攻破
扬州十日的起因:史可法率军死守扬州城终被攻破

弘光元年(1645年),清兵在多铎的率领下,分兵亳州、徐州两路,向南推进,势如破竹,迅速占领了满洲、青海藏区、穆斯林地区,并乘势下宁夏,甘肃,丽江,直至扬州。四月十九日,明将许定国引多铎师至扬州,... [详细]

03月08日 17:54
扬州十日简介:清军一场报复的性的残酷屠杀
扬州十日简介:清军一场报复的性的残酷屠杀

扬州十日又称扬州屠城,是指史可法督率扬州人民阻挡清军入城的守卫战失败以后,清军对扬州城内人民展开的大屠杀。当时幸存者王秀楚的《扬州十日记》中和明末史学家计六奇的《明季南略》记载,屠杀共持续十... [详细]

03月08日 17:49
嘉定三屠的历史记载:史书上是如何记录这件事?
嘉定三屠的历史记载:史书上是如何记录这件事?

侯峒曾,字豫瞻。原任南明弘光朝通政司左通政,南京沦陷后,避难于老家嘉定。黄淳耀,字蕴生。乃崇祯年间进士,与其弟黄渊耀均世居于嘉定城。在侯峒曾和黄氏兄弟的指挥下,城中民众不分男女老幼,纷纷投入了抗满... [详细]

03月08日 17:43
嘉定三屠的历史遗迹:嘉定原址上有哪些纪念场所
嘉定三屠的历史遗迹:嘉定原址上有哪些纪念场所

经过李成栋的三次屠杀令,嘉定反清运动基本平息下来。关于死亡人数有不同说法,一般认为总共在5至20万人之间。朱子素《嘉定乙酉纪事》称:“以予目击冤酷,不忍无记,事非灼见,不敢增饰一语,间涉风闻,亦必... [详细]

03月08日 17:39
嘉定三屠的历史背景:清朝执行强制性的剃发令
嘉定三屠的历史背景:清朝执行强制性的剃发令

提到“嘉定三屠”,还需从“剃发令”说起。对于让汉人剃头从满制,清王朝本是相当谨慎的。弘光朝投降,豫亲王多铎进入南京之后,曾有这样的公告:剃头一事,本朝相沿成俗。今大兵所到,剃武不剃文,剃兵不剃... [详细]

03月08日 17:27
解密:李傕郭汜为何能扰乱后董卓时期的朝政?
解密:李傕郭汜为何能扰乱后董卓时期的朝政?

东汉末年,董卓废了汉少帝刘辩,立了刘协为皇帝。自己独揽大权,董卓残暴不仁,鸩杀了太后和汉少帝,又惨无人道的杀戮人民,激起了天下民愤。后来董卓部将在司徒王允的策反下,刺死了董卓。自此东汉王朝迎来了后... [详细]

03月08日 16:45
解密:魏明帝曹睿为何要尊大太监曹腾作为高皇帝 ?
解密:魏明帝曹睿为何要尊大太监曹腾作为高皇帝 ?

古人讲究忌讳,尤其是那些称孤道寡的皇帝,自以为君权神授,天命所归,从不把一些不好听的词语用在自己身上,有时随意的掩饰,或者下令群臣禁止去做类似的事。倒是曹睿有所不同,把自己祖上不太光彩的一面展示给... [详细]

03月08日 16:08
解密:长坂坡血战时为何是糜夫人怀抱着阿斗?
解密:长坂坡血战时为何是糜夫人怀抱着阿斗?

阿斗是三国时期的西蜀后主,当年如果不是赵子龙万马军中杀出一条血路,阿斗很可能丧命于兵荒马乱的战斗中。书上写道:云并无半点退心,只顾往来寻觅;但逢百姓,便问糜夫人消息。忽一人指曰:“夫人抱着孩儿,左... [详细]

03月08日 15:38
解密汉武帝男宠韩嫣之死:揭露了太后再嫁丑闻
解密汉武帝男宠韩嫣之死:揭露了太后再嫁丑闻

咱是汉人,不否认咱的汉武大帝英明神武。但是再英明神武也不是神,是人,他也有缺点,不要神化,反而更容易得到后人的理解与尊重。他的男宠有多少不好说,反正韩嫣是其中一个,明确记载在《佞幸列传》里,... [详细]

03月08日 10:56
原始螺钿器产生于夏商时代 唐代已有螺钿镶嵌家具
原始螺钿器产生于夏商时代 唐代已有螺钿镶嵌家具

对国内不少收藏爱好者来说,日本可谓淘宝好去处。日本是除了中国之外,收藏中国文物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位列“流落日本的十大中国国宝”之首的,便是现存于正仓院的唐代螺钿紫檀五弦琵琶。螺钿,泛指产于... [详细]

03月08日 07:21
“守宫砂”是谁发明的?“守宫砂”表示是真处女吗
“守宫砂”是谁发明的?“守宫砂”表示是真处女吗

守宫砂大家都知道,小龙女身上就有守宫砂,后来被道士尹志平玷污了,守宫砂也就消失了,其实中国历史确实有守宫砂的存在,而且他的发明者还是一位著名人物——汉武帝刘彻。在少女白藕般的手臂上点一颗鲜艳的... [详细]

03月08日 07:08
杨广曾经征战南北 一统天下 为何三次没打下高丽
杨广曾经征战南北 一统天下 为何三次没打下高丽

隋炀帝杨广,是一位统兵有方、能征善战的帅才,大隋再度一统南北的行军元帅便是年仅二十岁的杨广。令人费解的是,隋大业八年至十年,杨广曾三度兴盛师亲征其藩国高丽,却以惨败告终。此事得从隋大业三年(公... [详细]

03月08日 06:43
清王朝靠什么驯服了汉族人?因中国人的奴性吗
清王朝靠什么驯服了汉族人?因中国人的奴性吗

清王朝靠什么驯服了汉族人?谈到中国人的奴性,大家都知道林语堂先生有句名言:中国有一类人,身处社会最底层,却有着统治阶级的思想。我以为,这句话不如说得更透彻些:中国的奴隶们,身处底层,却常常... [详细]

03月08日 06:16
立宪运动的结果和意义:清末立宪运动有什么影响
立宪运动的结果和意义:清末立宪运动有什么影响

大清立宪虽然最终没有成功,但其意义仍然重大:首先,这是中国二千年封建与专制向“宪制”的第一次“和平过渡”,是中国历史第一次政治近代化性质的改革和民主制度的建立。中国二千年爆发了无数次的“农... [详细]

03月07日 18:33
清末立宪运动的失败原因:为何最终没有成型?
清末立宪运动的失败原因:为何最终没有成型?

即使是清政府已经发布上谕,决定预备立宪。但朝廷内外反对立宪的声音依然不绝于耳。诸多诤谏者,试图以对抗中央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忠贞,比如内阁学士文海。文海在一纸奏折中指出立宪有六大错:第一,五大臣... [详细]

03月07日 18:31
清末立宪运动经过:清末立宪运动是如何发生的?
清末立宪运动经过:清末立宪运动是如何发生的?

1905年五大臣出洋考察7月16日,清政府发布上谕,“派载泽等分东西洋考察政治”。直陈朝廷的难局:“方今时局艰难,百端待理,朝廷屡下明诏,力图变法,锐意振兴……兹特简载泽、戴鸿慈、徐世昌、... [详细]

03月07日 18:28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