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纪事

头条 李儒为什么敢杀刘辩?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李儒为什么敢杀刘辩?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李儒,字孝直,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曹魏开国元勋之一。然而,在他的一生中,却出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件——他竟然... [详细]

孙权决策的转变:为何从联刘抗曹倒向反刘降曹?
孙权决策的转变:为何从联刘抗曹倒向反刘降曹?

公元200年,孙权继其兄孙策成为江东之主时,年方一十九岁。这时,曹操正与袁绍展开官渡之战,逐鹿中原;刘备尚未成为割据称雄的一方势力,正依附袁绍,袁绍被打败后,刘备又于201年投奔荆州刘表。从孙权继位... [详细]

09月05日 14:05
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实质:开始了文化的集权
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实质:开始了文化的集权

历史学家范文澜有言:“汉武帝以农民‘海内虚耗,人口减半’的代价造就军事、文化的极盛。”历史学家顾颉刚则指出:“儒家统一实是中国文化衰老颓废的征验。”文化极盛是表象;“文化衰颓”的开始是其实质。... [详细]

09月05日 11:17
东厂和锦衣卫之间的关系:大明王朝的反腐败之路
东厂和锦衣卫之间的关系:大明王朝的反腐败之路

说起锦衣卫与东厂、西厂,恐怕很多人立刻联想到《绣春刀》以及《新龙门客栈》里那个白发甄子丹,没错,厂公是太监,但锦衣卫却是皇帝禁军起家,“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也就是北京卫戍区中央警备师的意思。朱... [详细]

09月04日 17:16
中国为何会落后于世界:明朝要负多大的责任?
中国为何会落后于世界:明朝要负多大的责任?

中华文明五千年,辉煌灿烂,一直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不敢说遥遥领先,但至少可以说不亚于人类社会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任何一个文明吧?然而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我堂堂中华却成了任人宰割的对象,成了愚昧、落... [详细]

09月04日 17:05
揭秘明朝最神秘的特务组织:东厂、西厂、锦衣卫
揭秘明朝最神秘的特务组织:东厂、西厂、锦衣卫

厂卫指的是锦衣卫、东厂、西厂的简称,均为明朝特务组织,所执行的职务不尽相同。朱元璋设置锦衣卫以消灭功臣为目的,罗织罪状,置无罪者于死地。朱元璋担心自己死后,下一代皇帝驾驭不了文武功臣,所以他几兴大... [详细]

09月04日 15:30
崇祯皇帝杀魏忠贤后悔了吗?崇祯皇帝的兴国梦
崇祯皇帝杀魏忠贤后悔了吗?崇祯皇帝的兴国梦

公元1644年,崇祯皇帝在赴景山上吊自杀,死前他干了一件令人惊诧的事情——收葬魏忠贤遗骸,厚葬于香山碧云寺。崇祯在天启七年继位,八月底登基的他,仅仅过了两个月,就开始对皇兄信任的大太监魏忠贤下手了... [详细]

09月04日 15:25
朱元璋的特务网有多严密?建立东西两厂锦衣卫
朱元璋的特务网有多严密?建立东西两厂锦衣卫

朱元璋君臣合作七年,有不算短的一段蜜月期,但蜜月结束之后,渐渐心理都起了变化。那是怎样的变化呢?《明史·胡惟庸传》记载:惟庸独相数岁,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辄匿不... [详细]

09月04日 15:18
解密鸦片战争:中英两国伤亡比例竟然是600∶1
解密鸦片战争:中英两国伤亡比例竟然是600∶1

中英鸦片战争中,清兵和英兵的伤亡比例是600∶1;说到第一次鸦片战争时中英双方的伤亡数字,网上有一份报表被广为转载,我再贴一下,以供网友参考:‘ 第一次厦门之战:1840年7月3日清军... [详细]

09月03日 18:07
权臣诸葛亮哪四个动作直接导致蜀国走向败亡?
权臣诸葛亮哪四个动作直接导致蜀国走向败亡?

     看三国演义的时候,大家都知道,董卓、曹操等曾都是权倾一野的权臣。但是这些大雄小鬼在诸葛亮面前,鸟都不是。诸葛亮才是整个三国里最大的权臣... [详细]

09月03日 17:48
唐太宗的玄甲军:唐朝开国最为仰仗的精锐部队
唐太宗的玄甲军:唐朝开国最为仰仗的精锐部队

强将手下无弱兵,汉光武帝扫平天下,幽州突骑功不可没。李世民纵横驰骋,就不能不提到他手下那只玄甲军了。对于这只玄甲军,史书中的记载并不详细,我们只能通过各种史料的只言片语,来拼凑这只精锐骑兵的形象。... [详细]

09月03日 15:41
刘备城府背后的真实性情:自视甚高小视天下诸侯
刘备城府背后的真实性情:自视甚高小视天下诸侯

实际上刘备从来都没有把天下诸侯放在眼里。这可以从他在荆州和刘表喝酒失言中可以看出来。“备若有基业,天下碌碌之辈诚不足惧也!”这句话可以看出刘备心里是多么的不甘心。凡是读过一点历史的人都知道。在东汉... [详细]

09月03日 13:35
沙场点兵:盘点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那些经典阅兵
沙场点兵:盘点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那些经典阅兵

阅兵一事,古已有之。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都有不少经典的大阅兵。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历史上那些经典的阅兵。1、最早的阅兵话说3000多年前,商朝出了一个君主叫帝辛。人们通常称他为“纣王”。帝辛... [详细]

09月02日 16:16
轰炸东京:遭珍珠港之痛美国是如何报复日本的
轰炸东京:遭珍珠港之痛美国是如何报复日本的

日军胜在硬实力,美军拥有软实力“日本鬼子”!这是中国百姓对侵占家园的日军的称谓。但是在美国海军上将尼米兹眼里,他们可不是瘦骨嶙峋的“鬼”,而是必须认真研究的敌人。自从1598年丰臣秀吉在海... [详细]

09月02日 15:26
盘点:中国人民八年抗战期间的22场经典大会战
盘点:中国人民八年抗战期间的22场经典大会战

抗战史上22场大会战:“七七事变”后,中国军队同日本侵略军八年之间进行了22次正面战场的大会战。抗日战争上的22次大会战,是中华民族用鲜血书写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用生命谱写的壮歌。1.淞沪会... [详细]

09月02日 11:26
文景之治的背景:连年征战社会动荡百姓流离失所
文景之治的背景:连年征战社会动荡百姓流离失所

由于秦末农民战争和四年楚汉之争,社会动荡不安,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致使西汉初年社会经济非常贫困。史书上记载当时的情况是:老百姓无法在田地上生产,到处是饥荒,发生了人吃人的现象,百姓死者过半。那时连皇... [详细]

09月01日 15:37
文景之治的成果: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国家繁荣
文景之治的成果: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国家繁荣

在薄税劝农,与民休息的政策指导下,经过文景二帝41年的治理,迎来了西汉前期的太平盛世。首先是农民负担大大减轻。从汉高祖即位(前202)到汉景帝后元三年(前141),前后共62年间,西汉王朝实行的是... [详细]

09月01日 15:19
文景之治的影响:建立并完善了封建社会的制度
文景之治的影响:建立并完善了封建社会的制度

影响一、基本建成封建社会制度。秦朝国祚短暂,中华帝国三大特点:中央集权,官员代理和伦理治国只完成其二。汉承秦制,但又有计划有步骤的改革旧制,建立新制,是文景之治的历史贡献。文景之治前后长达... [详细]

09月01日 15:08
盛世唐朝:揭秘大唐盛世为何如此“开放”的真相
盛世唐朝:揭秘大唐盛世为何如此“开放”的真相

唐朝为什么显得比较开放?这跟唐朝建立者的民族成分有很大的关系。史书记载唐王室屡现“乱伦”之象,太宗死后唐高宗便把太宗的美妾武则天拥为己有了。所谓“乱伦”是后人的说法,在唐高宗看来并无此嫌疑,“妻其... [详细]

09月01日 14:14
乾隆继位后如何收拾雍正安排的两位辅助老臣?
乾隆继位后如何收拾雍正安排的两位辅助老臣?

公元1735年,雍正逝世,乾隆继位,这年他24岁,正年富力强之际。不过,雍正临终嘱托里,特别交代:“大学士张廷玉器量纯全,抒诚供职,鄂尔泰志秉忠贞,才优经济,此二人者,朕可保其始终不渝,将来二臣着... [详细]

09月01日 11:51
北洋舰队访日时水兵在日本闹事引发了什么后果?
北洋舰队访日时水兵在日本闹事引发了什么后果?

说起北洋舰队,在大家的记忆里面。最为熟悉的就是中日甲午海战,丁汝昌、邓世昌这些历史人物已经深深刻在我们的记忆中。可是不为世人所知的是,早在甲午海战之前,北洋舰队曾经两次访问日本,而这两次访问不仅引... [详细]

09月01日 10:26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