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仲连义不帝秦出自哪里?如何理解?
2023-12-07 16:07:34 English

  《鲁仲连义不帝秦》是中国古代的一段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其源自于古代历史文献《史记》。这个故事以春秋战国时期的鲁国大夫鲁仲连为主角,讲述了他坚决拒绝向秦国称臣的故事。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全书共一百三十篇,记载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的历史。其中,《鲁仲连义不帝秦》的故事被收录在《史记·鲁周公世家》中。

  故事发生在公元前256年,秦国强大,意图统一六国。当时,秦国的国君嬴政(即后来的秦始皇)派使者到鲁国,要求鲁国称臣。然而,鲁国的大夫鲁仲连却坚决拒绝,他说:“吾闻君子爱人以德,小人爱人以利。今秦之欲并天下也,以其富强也。吾鲁小国也,不足以辱秦之富强。”这段话表达了鲁仲连对于国家尊严和人民利益的坚守,他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国家成为秦国的附庸,更不愿意看到自己的人民受到秦国的压迫。

  这个故事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它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于国家尊严和人民利益的坚守,也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于正义和道义的追求。同时,这个故事也是中国历史上“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精神的重要体现。

  总的来说,《鲁仲连义不帝秦》是一个充满道义和正义的故事,它源自于《史记》,通过鲁仲连的形象,展现了中国人民对于国家尊严和人民利益的坚守,以及对于正义和道义的追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司马朗之死:盐与瘟疫交织的历史谜团

  在三国历史中,司马朗作为司马懿的长兄,其死因一直备受关注。尤其是多放点盐就死了这一说法,更是引发了诸多猜测与讨论。本文将结合真实资料,深入剖析司马朗之死的真正原因,以及盐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一、司马朗生平与死因背景  司马朗,字伯达,是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