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史上第一长寿皇帝乾隆养生的三大法宝

  此外,自古帝王多好酒色,致使命门火衰,肾精亏损,下元不固,故衰老之征常早见。乾隆帝寿达89岁,与节制酒色无不有关。

  研究清宫医案的专家们认为,乾隆帝的长寿和其日常所用的抗衰老医方也有很大关系。

  乾隆经常服用的补益药方有:龟龄集、龟龄汤、松龄太平春酒方、椿龄益寿药酒方、健脾滋肾壮元方、秘传固本仙方等。

  这6个长寿仙方多属于脾肾双补之品。如龟龄集方,就由人参、鹿茸、雀脑、枸杞、肉苁蓉、熟地、牛膝、杜仲等大量补肾药组成,主治筋骨乏力、头晕眼花、盗汗、遗精、阳痿,以及阴寒腹痛等症。秘传固本仙方,由41味药物组成,大都是强肾补益之品,以丸剂方式缓调,方中由补骨脂、鱼鳔、马驴肾、鹿茸、黄狗肾、益智仁等大量补肾强壮药组成,故名“固本”,“固本”者即“固肾”也。这是因为,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先天之本既充,体质自当健康矣。

  健脾滋肾壮元方,由九香虫、杜仲、车前子、鹿茸、淫羊藿、枸杞、怀山药等组成。方中配有香附、木香等利气之药,使本方在达到补益作用的同时,避免有脘膈胀闷的副作用。九香虫为蝽科昆虫,《本草纲目》称此药可治“脾肾亏损,壮元阳”,配以补肾之药,其益肾壮阳的效果更加明显。

  除上述方剂外,乾隆帝常用的还有具补肾作用之长寿广嗣丹、三一肾气丸等;具补脾作用之八珍膏、补益资生丸等;具双补脾肾作用之补益蒺藜丸、琼玉膏、五芝地仙金髓丹等;具补气血作用之噙化人参、黄芪膏、百龄丸、保元益寿丹等。但有些药在阐述其疗效时用所谓“其妙不能尽述”等语,则应该进行系统的医学研究,并进行一定数量的动物寿命实验研究,加以证实,不可盲目轻信。

  乾隆帝一生没有患过严重疾病,其临终脉案证明了这一点。嘉庆四年大年初一乾隆脉案记载:“皇上圣脉安和,惟气弱脾虚,议用参莲饮。人参一钱五分,建莲三钱,老米一钱炒,水煎服。”时隔两天,即大年初三,乾隆安然驾崩。这说明,他基本上是尽其天年,寿终正寝

  通过对乾隆帝长寿原因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包括清宫医案在内的祖国医学是长寿研究之宝库。在清宫医案中,记载着不少有一定延年益寿作用的药方,诸如还少丹、琼玉膏、青蛾丸、斑龙丸、七宝美髯丹、资生丸和首乌延寿丹,等等。其中多数具有补肾健脾、益气活血之功用,既壮先天又补后天,既补元气又补中气。这些都值得今人进一步研究和挖掘。

  总之,清朝的皇帝和后妃都十分重视养生、益寿,尤其是年臻“古稀”的康熙、乾隆和慈禧太后最为突出。他们大多深谙“圣人以劳为福、以逸为祸”的养生之道,至今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笔者认为,清初“康乾盛世”的出现,固然是他们高瞻远瞩、励精图治的结果,但也与康熙、乾隆两位皇帝的健康长寿有很大关系。在清入关后的267年中,“康乾盛世”就占一半,仅康熙、乾隆两朝就维持了121年。如果他们两位没有健康的体质和旺盛的精力,如果他们都像顺治同治那样短命,那么大清的历史恐怕就是另外一番模样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