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盘古:传说在宇宙空间中飘荡的大黑团乃是浑沌神的身体所化,因而在这个大黑团中浑沌的精灵不死,那精灵聚汇在这大黑团正中悄悄地孕育,也不知道孕育了多少万年,终于在326万7000年前孕生出了一个新的神灵盘古。盘古是中国神话传说中开天辟地的大神,上古时期连在一起的地球大陆也被后世的科学家称为盘古大陆。
二、天皇:姓望,名获,字子润,号曰天灵,以木德王,兄弟一十三人,被迹在柱州昆仑山下。其时地壳未尽坚固,屡屡遭逢劫火,天皇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十干曰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黑戈)、昭阳。十二支曰:困顿、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胖、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洲献。其年岁兄弟各一万八千岁。
三、地皇:姓岳名铿,字子元,以火德王。兄弟共十一人,兴于熊耳龙门山,以火纪官,爰定日、月、星三辰,是为昼夜。以三十日为一月,十一月为冬至。兄弟各一万八千余年。
四、九头纪
人皇:又称泰皇氏,姓恺,名胡洮,字文生,人面龙身,生于刑马提地之国,以土德王天下。兄弟九人,驾六羽,乘云车,出谷口,依山川土地之势,裁度为九州,而各居其一方,亦曰居方氏。兄弟合四万五千六百年。
五、五龙纪:人皇氏厌倦尘事,乃授篆于五姓。五姓者,皇伯、皇仲、皇叔、皇季、皇少。五姓同期,俱驾龙,故号曰五龙氏,乘云车而治天下,治五方,司五岭,布五岳。
六、摄提纪:有五十九姓,亦曰五十九姓纪。
七、合雒纪:共有三姓,教民穴居,乘蜚鹿以理。
八、连通纪:共有六姓,乘蜚麟以理。
九、叙命纪:共有四姓,驾六龙而治。
十、循蜚纪:共有二十二氏。
(一)钜灵氏/巨灵氏(二)句强氏/句疆氏(三)谯明氏(四)涿光氏(五)钩陈氏(六)黄神氏(七)拒神氏/巨神氏(八)犁灵氏(九)大騩氏(十)鬼騩氏/鬼隗氏(十一)弁兹氏/掩兹氏(十二)泰逢氏(十三)冉相氏(十四)盖盈氏(十五)大敦氏(十六)云阳氏(十七)巫常氏(十八)泰壹氏(十九)空桑氏(二十)神民氏(二十一)倚帝氏(二十二)次民氏
以上皆穴居之世也。
十一、因提纪:共有十三氏,传六十八世
(一)辰放氏:传四世,古初之人卉服蔽体,至辰放氏时多阴风,乃教民搴木茹皮以御风霜,绹发乇首以去灵雨,而民从之。命之曰衣皮之人。
(二)蜀山氏:传六世(三)虺傀氏:传六世(四)浑沌氏:传七世(五)东户氏:传十七世(六)皇覃氏:传七世(七)启统氏:传三世(八)吉夷氏:传四世(九)儿遽氏:传一世(十)希韦氏:又称猪韦氏,传四世
(十一)有巢氏:又作大巢氏,尊号巢皇,传二世,教民栖木而巢,以避禽兽之害,又刻木结绳以为政,又教民取羽革紩衣挛领着兜冒以贲体,又令民之死者厚衣之以薪而瘗之。传说有巢氏执政后,迁都于北方圣地石楼山,石楼山就在今山西吕梁市兴县东北,当时有巢氏命人在山上挖了一个洞,他就居住在山洞里处理政务。所以后世人便把石楼山称作有巢氏的皇都。
(十二)燧人氏(5万年前——公元前7724年)
燧人氏被尊称为燧皇,亦曰遂皇氏,传四世。史书上说,燧人氏出生在江南洞庭湖中的一个称作湘山的仙岛上,他生而知天文,识地理,精通许多高深的学问,人们都尊称他为圣人。作钻燧,教民取火以为熟食,又教民范金合土以为釜,又立传教之台而师道以起,兴交易之道而人情以遂,故亦曰遂皇氏,有四佐焉,曰明由、必育、成博、陨邱。
燧人氏的先祖源起于青藏高原的昆仑山,古称羌戎,为东方人的重要支脉。燧人氏全称燧人弇(yan)兹合雄(hong)氏,是燧人氏与弇兹氏世代为婚的两大族团联合体,是中华民族进入远古文明时代的第一始祖。这里所说的燧人氏并非是一个人,而是氏族的总称,因为在燧人氏时期还没有完整的帝王世系记录,我们还无法知道每位帝王的在世年代。距今三万年前,燧人氏首领与弇兹氏首领结合,建立互为婚姻的血缘联盟,始称燧人弇兹合雄氏。
弇兹氏的织女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位女首领,后世人追尊她为女帝,又称玄女、玄帝、王素、素女、须女、帝弇兹等。她在距今三万年前就发明了用树皮搓绳的技术。她发明的绳有三种:单股的绳称作“玄”,两股合成的称作“兹”,三股合成的称作“索”(又作素)。
距今三万年前,燧人弇兹氏在昆仑山(今甘肃祁连山)立挺木牙交,为地之中;上指天芎中宫天极星,为天之中。天极星即天北极,故又称北极星。北极星的首创者是燧人弇兹氏,故又称紫宫、紫微垣。紫是玄的代称,紫宫即玄宫,宫中女主为阴德星,是为弇兹圣母九天玄女。约在距今一万五千年至一万三千年时,北极星因弇兹氏织女而命名为织女星。
燧人弇兹氏有三大分支:一为大鵹(li),二为少鵹,三为青鸟。弇兹合雄氏以玄鸟为图腾,其三大族系合称“三柯氏”,也称三青鸟氏。他们以燧人弇兹为始祖,尊称他为“伊萨姆”,或“伊萨姆那”,各分支的首领则称“耶劳”。
玄女部大鵹柯乌耶劳居住在合黎山南弱水(今甘肃张掖市北),其族属又称魁隗氏,分支甚广。其中一支沿弱水向北迁徙,以居延海(今残留嘎顺诺尔湖)、焉支山(又名燕然山,即今龙首山及阿尔泰山脉的杭爱山)为基地向外延伸,散布于贝加尔湖支流的色楞格河、鄂尔浑河、额尔古纳河(黑龙江上源)。一支沿阿尔泰山北麓西迁至东欧。一支由弱水西迁至阿尔泰山南麓乌伦古湖,沿伊犁河、阿拉套山进入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
须女部少鵹柯诺耶劳居住在合黎山南弱水流域的方雷泽(今甘肃张掖市临泽县,其水今已枯),分衍出方雷支的盘古支,居于古浪(今甘肃武威市古浪县)。其分支东迁至西海之东贺兰山,北跃阴山入燕然山、贝加尔湖,与柯约耶劳支会合;另一支由阴山向东进入滦河流域及东北平原;一支由六盘水进入北洛水,与柯约耶劳的环江部为邻。柯约耶劳后世为张姓,在挪得建有张国(今甘肃张掖市),另有一支,后来被赐封为杨姓,于环江上游建元城(又作玄城)。柯诺耶劳的后世沿桑干河及支流黄水河发展,迁居于浑河、壶流河,建都于代王城(今河北张家口市蔚县),再迁涿鹿山,建“洛乌”城(又称下洛,今河北张家口市涿鹿县)。
燧人弇兹本部柯约耶劳一支沿太行山往东进入今河北省境内,弇兹氏建都于灵寿(今河北石家庄市灵寿县),燧人氏建都于蒲阴(又称完县,今河北保定市顺平县)。其后又北迁于大王店,建都于遂城(今河北保定市徐水县),定天地之中灵台(今名戊己台)。
燧人氏在他的居住地,建造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村庄。村庄由几十座茅草屋组成,取名为“遂明”。传说燧人氏所建村庄的遗址就在今湖南常德市澧县车溪乡南岳村一带。《太平御览》记载说:“遂明国有大树名遂,屈盘万顷。后有圣人游日月之处,至于其国,息此树下,有鸟啄树,粲然火出。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人氏。”
据古史记载,燧人氏不仅发明了“钻木取火”,还发明了“结绳记事”,为禽兽命名,立传教之台,兴交易之道。那时候人类还没有文字,生活中有许多事全凭大脑记忆,但时间久了,有些事情往往会被遗忘。燧人氏用柔软而有韧性的树皮搓成细绳,然后将数十条细绳排列整齐悬挂在一处,在上边打结记事。大事打大结,小事打小结,先发生的事打在里边,后发生的事打在外边。为了能够记录更多的事情,燧人氏又利用植物的天然色彩,把细绳染成各种颜色,每种颜色分别代表一类事物,使所记之事更加清楚。在燧人氏以前,人们把所有的动物都叫作“虫”。燧人氏经过细心观察,,把这些动物划分为四类:天上飞的称作“禽”,地上跑的称作“兽”,有脚的爬行动物称作“虫”,没脚的爬行动物称作“豸”。燧人氏为了向人们传授各种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在村子里专门筑了个土台,称作“传教台”。他时常站在台上为大家讲演。他告诉人们:饥饿的时候如何用火来烧烤食物,寒冷的时候如何用火来取暖,打猎的时候如何用火来攻击猎物,遇见猛兽袭击时如何用火来把它吓跑……据说中国的师道之兴就是从燧人氏开始。
燧人弇兹氏自立姓氏为“风”,这是中国人最早之姓。风姓共分为十部:一为天芎部,二为天齐部,三为天乙部,四为合雄部,五为天阳部,六为天阴部,七为侯鸟部,八为候虫部,九为雷雨部,十为天皇部。燧人氏晚期的分支几乎遍布中华大地,其中重要的族系有弇兹氏、婼氏、华氏、胥氏、华胥氏、赫胥氏、仇夷氏、雷泽氏、盘瓠氏等。他们主要分布在今甘肃省境内,西起敦煌(古瓜州)、三危山、疏勒河、弇兹山;东达庆阳、华池、河水,直至陕西境内的北洛河;南至湟中拉脊山、日月山、成县、礼县、康县、凤县,直至秦岭以南的华阳。其活动中心(观星象祭天中心)主要有三处:一为合黎龙首山(古昆仑山),二为湟中拉脊山,三为六盘山。燧人氏的直系允姓、风姓、婼姓,分布在其周围。
燧人弇兹氏是中华民族的创立者,他为后世子孙留下了十项重大发明,这十项发明是:
一距今约五万年时发明了“钻木取火”,继而又发明“燧石取火”。
二距今约四万年时始作大山扶木纪历,在昆仑山顶观察天象以明天道,始为山川百物命名。
三距今约三万年时弇兹氏织女发明搓绳技术,创立“结绳记事”,燧人氏以右枢天乙(天龙座a星)为北极星。
四距今约二万年时燧人氏创立“氏族图腾徽铭制”,始立姓氏为风。距今约二万六千年时,燧人氏以太乙织女星(天琴座a星)为北极星。
五距今约一万五千年时,燧人弇兹氏发明大山榑木太阳历。
六距今约一万四千八百年时,燧人弇兹氏发明《河图》、《洛书》(柯约耶劳创《河图》,柯诺耶劳创《洛书》)、星象历,创造人类早期的符号文字。
七距今约一万二千年时,燧人氏发明“陶文”,创造“十天干”。
八距今约一万一千年时,燧人氏创立八索准绳圭表纪历。
九距今约一万年时,燧人氏发现天纲、天纪、太极印与太极涡旋宇宙生化模式。
十约公元前7800年,燧人氏总结天道大发现,建立远古文明。
燧人氏在昆仑山立木观察星象祭天,发现了“天道”。因天道而受到启发,燧人氏始为山川百物命名,而有“地道”。天地之德孕育万物,而人为万物之尊。燧人氏以风姓为人类命名,对人的婚姻交配有了血缘上的限制,使人与兽有了严格的区分。这是人类早期的伦理道德,也就是“人道”。由天道生地道,由天地之道而生人道,这便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天道观。天、地、人始于无名,成于有名。有名则天地开明,人乃文明。中国有文字记载的九千年文明历史由此开始。
(十三)庸成氏:传八世
十二、禅通纪
(一) 伏羲女娲氏政权(前7724年-前5008年)
1、伏羲2、女娲3、嬟移4、师嬟5、太昊6、昊嬟7、少昊8、嬑节9、伏泰10、羲暤11、印枪
12、新印(大庭氏1)13、姯印(大庭氏2)14、随象(大庭氏3)
15、伏显(柏皇氏1)16、可塑(柏皇氏2)17、郁莟(柏皇氏3)18、佘蓄(柏皇氏4)
19、象团(伏羲氏12)
20、象伟(中央氏1)21、(中央氏2)22、伏案(中央氏3)23、曲秦(中央氏4)24、随秦(中央氏5)
25、晁安(伏羲氏13)
26、伏安(栗陆氏1)27、起望(栗陆氏2)28、河圭(栗陆氏3)
29、圭嬜(伏羲氏14)
30、泰望(骊连氏1)31、施公(骊连氏2)32、团良(骊连氏3)33、冠象(骊连氏4)34、团伏(骊连氏5)
35、伏义(赫胥氏1)36、娍义(赫胥氏2)37、肆杤(赫胥氏3)38、归纹(赫胥氏4)39、伏秧(赫胥氏5)
40、团暤(伏羲氏15)
41、秦枪(尊卢氏1)42、革池(尊卢氏2)43、枪兰(尊卢氏3)44、三那(尊卢氏4)45、革兰(尊卢氏5)
46、赤禅(祝融氏1)47、洛枪(祝融氏2)48、附前(祝融氏3)49、洛前(祝融氏4)
50、桑味(伏羲氏16)
51、伏纪(混沌氏1)52、随嬄(混沌氏2)53、鹏烁(混沌氏3)54、茜河(混沌氏4)55、规辛(昊英氏1)56、金乌(昊英氏2)57、掮师(昊英氏3)
58、雪河(伏羲氏17)
59、汝信(有巢氏1)60、罗秦(有巢氏2)
61、风诰(葛天氏1)62、峙龙(葛天氏2)63、达河(葛天氏3)
64、荷曲(阴康氏1)65、达耳(阴康氏2)66、媒兰(阴康氏3)67、立路(阴康氏4)
68、因康(伏羲氏18)
69、墙烁(朱襄氏1)70、泽治(朱襄氏2)
71、渭茂(伏羲氏19)
72、苍芒(无怀氏1)73、节曲(无怀氏2)
74、风和(伏羲氏20)75、节氏(伏羲氏21)76、太河(伏羲氏22)77、大耀(伏羲氏23)78、节芒(伏羲氏24)
(二) 炎帝魁隗氏政权(前5008年-前4766年-前4513年)
1、魁隗2、炎居3、节并4、戏器5、祝融6、共工7、后土8、噎鸣9、姜信10、赤召11、墙夷12、捷个13、大笪14、大汉15、夸父
(三) 炎帝神农氏政权(前5032-前4766年-前4513年)
1、大典氏2、神农二世3、神农三世4、神农四世5、神农五世6、神农六世7、神农七世8、神农八世9、神农九世10、羭纥11、临魁12、姜承13、姜明14、姜宜15、姜来16、姜克17、榆罔
(四) 仓帝史皇氏政权(前4637年——前4528年)
1、仓颉一世2、仓颉二世3、仓颉三世4、仓颉四世5、仓颉五世
(五) 九黎蚩尤氏政权(前4583年——前4404年)
1、 帝虺2、帝吼3、帝蚩尤4、帝蚩啄5、帝回虻6、帝螭7、帝蚦
(六) 少典轩辕氏(前5089年-前4936年)
1、枪术2、茴芒3、赤哲4、大迥
(七)姬姓黄夷氏(前4936年-前4513年)
1、黄夷2、大号3、节过4、号泽5、葛应6、回样7、昌奎8、象爻9、连邦10、邦卉
十三、疏仡纪
(一) 黄帝轩辕氏(前4513年-前4053年)
首任帝:姬芒在位执政虚记三十九年(公元前4513——前4476)。
二任帝:姬蔡在位执政虚记四十年(公元前4476——前4437)。
三任帝:姬豕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二年(公元前4437——前4416)。
四任帝:姬本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四年(公元前4416——前4483)。
五任帝:姬常在位执政虚记十八年(公元前4483——前4366)。
六任帝:姬号在位执政虚记三十七年(公元前4366——前4330)。
七任帝:姬佄在位执政虚记二十八年(公元前4330——前4303)。
八任帝:姬传茸在位执政虚记二十六年(公元前4303——前4278)。
九任帝:姬贯俞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一年(公元前4278——前4258)。
十任帝:姬恚文在位执政虚记四十年(公元前4258——前4219)。
十一任帝:姬成契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六年(公元前4219——前4184)。
十二任帝:姬仡谅在位执政虚记四十五年年(公元前4184——前4140)。
十三任帝:姬汇阳在位执政虚记三十五年(公元前4140——前4106)。
十四任帝:姬昌块在位执政虚记三十二年(公元前4106——前4075)。
十五任帝:姬号次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三年(公元前4075——前4053)。
公元前4053年,东夷少昊氏攻占中原地区,黄帝族被迫回归北方,让出了帝位。黄帝轩辕氏政权结束,代之而兴的是少昊金天氏政权。
(二) 少昊金天氏政权(前4053年——前3790年)
1、帝清喾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六年(公元前4053——前4018)。
2、帝犬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六年(公元前4018——前3983)。
3、帝罄在位执政虚记三十七年(公元前3983——前3947)。
4、帝旸珢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年(公元前3947——前3918)。
5、帝琨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四年(公元前3918——前3885)。
6、帝畅葵在位执政虚记六十一年(公元前3885——前3825)。
7、帝匠敬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六年(公元前3825——前3790)。
公元前3790年,少昊金天氏政权末任帝清阳(匠敬)禅位给外甥颛聆,少昊金天氏政权宣告结束。历史进入颛顼高阳氏政权时期。
(三) 颛顼高阳氏(前3790年-前3380年-前3348年)
匠敬三十五年(辛亥,前3790),少昊金天氏政权末任帝匠敬禅位于外甥颛聆。颛聆即位后,改称颛顼,建立颛顼高阳氏政权。
1、颛顼在位执政虚记四十三年(公元前3790——前3748)。
2、宥个在位执政虚记五十四年(公元前3748——前3695)。
3、焙央在位执政虚记三十七年(公元前3695——前3659)。
4、上强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九年(公元前3659——前3631)。
5、苟羿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六年(公元前3631——前3596)。
6、住元在位执政虚记二十四年(公元前3596——前3573)。
7、肖会在位执政虚记三十七年(公元前3573——前3537)。
8、美勾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八年(公元前3537——前3500)。
9、卜习在位执政虚记三十三年(公元前3500——前3468)。
10、贵尤在位执政虚记四十年(公元前3468——前3429)。
11、祥象在位执政虚记四十五年(公元前3429——前3385)。
12、佳琚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八年(公元前3385——前3348)。
颛顼高阳氏政权后期,因大洪水的逼迫,全族迁往黄河以北的太行山和燕山及东北高地的平原,氏族衰落,失去了对中原地区的控制,于公元前3348年被帝喾高辛氏政权所取代。颛顼政权此后沦落为北方夷国。
(四) 帝喾高辛氏政权(前3430年-前3380年-前2799年)
首任大酋长姜岌,出生于颛顼政权十任帝贵尤五年(戊寅,前3463),出生在岌城(今甘肃正宁)。贵尤三十八年(前3430),姜岌在陈仓立中天建木,施行春秋二季太阳历,在位执政虚记五年(公元前3430——前3426)卒。他死后由于儿子年幼,便由他的弟弟姜夏代为执政。
第二任大酋长姜夏,于颛顼帝贵尤十一年(甲申,前3457)出生在夏城(今陕西铜川),他执政后,迁都于潼关(今陕西华阴)。执政期间与炎帝后裔的夸父族和祝融族结盟,势力更加强大起来。姜夏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五年(公元前3426——前3402)卒,传位于儿子姜未。
第三任大酋长姜未,出生于颛顼政权贵尤三十六年(己酉,前3432),出生在未城(今陕西富平),执政期间迁都于灵宝(今河南三门峡灵宝市)。姜未执政时期帝喾族的势力已经十分强大。当时黄河下游正处于海浸的灾难之中,世代居住在那里的颛顼族和少昊族受灾严重,被迫向西部的高原和北部的山区转移。姜未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三年(公元前3402——前3380)卒,传位于儿子姜喾美。
姜喾美就是帝喾,因辅佐颛顼政权有功,被帝祥象封在了高辛,号高辛氏。姜喾美继任帝喾族大酋长以后,立刻率本部族东征反叛的共工氏族,共工氏兵败后向北方逃窜。因颛顼政权已经完全衰落,中原各大部落共同推举姜喾美为帝。于是,姜喾美正式建立帝喾高辛氏政权。
帝喾高辛氏政权共历二十一任帝,传国虚记五百八十二年(公元前3380——前2799)。
首任帝:喾美^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七年(公元前3380——前3354)。
二任帝:沙芙^在位执政虚记十五年(公元前3354——前3340)。
三任帝:刚歌^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四年(公元前3340——前3307)。
四任帝:香莫^在位执政虚记四十二年(公元前3307——前3266)。
五任帝:长昼^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七年(公元前3266——前3240)。
六任帝:帝散^在位执政虚记三十二年(公元前3240——前3209)。
七任帝:帝千^在位执政虚记三十二年(公元前3209——前3178)。
八任帝:桑甘^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八年(公元前3178——前3141)。
九任帝:帝没^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五年(公元前3141——前3117)。
十任帝:杜里^在位执政虚记十二年(公元前3117——前3106)。
十一任帝:帝牡^在位执政虚记四十年(公元前3106——前3067)。
十二任帝:姗先^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三年(公元前3067——前3045)。
十三任帝:森浸^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一年(公元前3045——前3025)。
十四任帝:帝谣^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三年(公元前3025——前3003)。
十五任帝:亲义^在位执政虚记三十三年(公元前3003——前2971)。
十六任帝:上施^在位执政虚记二十年(公元前2971——前2952)。
十七任帝:森辈^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年(公元前2952——前2923)。
十八任帝:山回^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五年(公元前2923——前2899)。
十九任帝:立库^在位执政虚记三十五年(公元前2899——前2865)。
二十任帝:讲述^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年(公元前2865——前2836)。
二十一任帝:巴加^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八年(公元前2836——前2799)。
公元前2799年,帝喾高辛氏最后一帝巴加死后,中原各大氏族推举青阳氏的姜角为帝,建立帝挚青阳氏政权。帝喾高辛氏政权宣告结束。
(五) 帝挚青阳氏政权(前2799年-前2357年)
首任帝:姜角……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九年(公元前2799——前2771)。
二任帝:姜继……在位执政虚记三十一年(公元前2771——前2741)。
三任帝:姜裘……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六年(公元前2741——前2706)。
四任帝:姜呛……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七年(公元前2706——前2680)。
五任帝:姜凯……在位执政虚记四十年(公元前2680——前2641)。
六任帝:咣哴……在位执政虚记四十二年(公元前2641——前2600)。
七任帝:向妹……在位执政虚记十五年(公元前2600——前2586)。
八任帝:山叭……在位执政虚记二十六年(公元前2586——前2561)。
九任帝:姜孤……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六年(公元前2561——前2526)。
十任帝:沟次……在位执政虚记二十四年(公元前2526——前2503)。
十一任帝:控卯……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二年(公元前2503——前2482)。
十二任帝:川壻……在位执政虚记十四年(公元前2482——前2469)。
十三任帝:长幅……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三年(公元前2469——前2447)。
十四任帝:姜美……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九年(公元前2447——前2419)。
十五任帝:斯绩……在位执政虚记十七年(公元前2419——前2403)。
十六任帝:斯遂……在位执政虚记三十五年(公元前2403——前2369)。
十七任帝:匡二/鸷……在位执政虚记十三年(公元前2369——前2357)。
公元前2357年,帝挚青阳氏政权最后一任帝姜匡二禅位于异母弟姜尧,姜尧改国号为唐,建立帝尧陶唐氏政权。帝挚青阳氏政权的统治宣告结束。
(六) 帝尧陶唐氏(前2357年—前2128年)
首任帝:帝尧……在位执政虚记四十年(公元前2357——前2318)。
二任帝:帝祁……在位执政虚记五十三年(公元前2318——前2266)。
三任帝:帝江……在位执政虚记四十三年(公元前2266——前2224)。
四任帝:帝起……在位执政虚记三十九年(公元前2224——前2186)。
五任帝:帝裘……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二年(公元前2186——前2165)。
六任帝:帝密……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八年(公元前2165——前2128)。
公元前2128年,帝尧陶唐氏政权最后一任帝姜密去世,虞舜窃取了帝位,改国号为虞,建立帝帝舜有虞氏政权。帝尧陶唐氏政权的统治宣告结束。
(七) 帝舜有虞氏政权(前2128年-前2070年)
首任帝:虞舜……在位执政虚记四十年(公元前2127——前2089)。
二任帝:美叔……在位执政虚记十九年(公元前2089——前2071)。
公元前2071年,帝舜有虞氏政权最后一任帝美叔去世,姒禹继承了帝位,改国号为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在战国风云激荡的秦国后宫中,惠文后与宣太后作为两代权力核心人物,其关系既交织详情
在清代康熙朝的政治舞台上,高士奇曾是备受宠信的近臣,他凭借博学多才与机敏干练详情
在金庸武侠小说《连城诀》中,戚长发是湘中武林名宿梅念笙的三弟子,绰号“铁索横详情
15世纪中叶的蒙古高原,一场权力风暴以惊人的速度席卷而来,又以同样惨烈的方式详情
在汉朝初期的历史叙事中,“刘邦晚年被吕雉架空”的说法流传甚广,但深入剖析史料详情
在中国军事史上,戚家军是一支如雷贯耳的劲旅。这支由戚继光于1559年在浙江义详情
在中国古代谋士群体中,东汉末年曹操麾下的戏志才堪称"最熟悉的陌生人详情
“布衣将相之局”作为描述西汉初年政治格局的经典术语,其提出者是清代史学家赵翼详情
在南宋那个风雨飘摇、内忧外患的时代,有一位将领如璀璨星辰般闪耀,他以非凡的武详情
作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帝王,康熙的情感世界始终笼罩在历史迷雾中。关于他详情
公元前180年秋,长安城笼罩在肃杀的阴云中。太尉周勃手持吕产兵符冲入南军营帐详情
在华夏文明的起源叙事中,蚩尤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与神秘色彩的人物。从《史记》中详情
镰仓幕府建仁三年(1203年)五月,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暴席卷了日本列岛。第详情
清末同治十二年(1873年),浙江余杭县豆腐坊伙计葛品连暴毙身亡,其妻毕秀姑详情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抵御北方匈奴的侵扰,下令连接并扩建战国时期秦、赵、燕三国详情
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西南约40公里的荒漠深处,一座形似金字塔详情
东汉末年,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黄巾军与黑山军作为两支重要的农民武详情
隋炀帝杨广(569-618)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帝王之一。自唐朝史官以“炀详情
在佛教中国化的历史长河中,智顗(Zhì Yǐ)作为天台宗的实际创始人,其姓名详情
苏秦,这位战国时期的纵横家,以三寸不舌搅动天下风云,成为历史长河中极具争议与详情
在秦末汉初的乱世烽烟中,魏豹作为魏国宗室后裔,其人生轨迹犹如一颗流星,短暂而详情
在南宋末年的历史长卷中,钓鱼城之战宛如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以坚韧与悲壮交织的详情
1521年,明朝广东海道副使汪鋐指挥的屯门海战,是中国与西方殖民者的首次军事详情
在云南西部高黎贡山南麓的崇山峻岭间,一座名为磨盘山的险峻山岭静默矗立。这座海详情
公元215年的合肥城下,一场被后世神话为"八百破十万"的详情
在探讨中国古代军事史时,"淝水之战"作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详情
《左传》作为一部叙事详实的史书,以其高超的叙事技巧和深刻的历史洞察力,为后人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乌桓,曾是汉朝边疆的重要力量。然而,随着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秦朝的统一战争无疑是一段波澜壮阔的篇章。然而,在这场详情
在中国三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英雄辈出,战事频仍,其中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详情
长平之战,作为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其影响深远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战役以其独特的战略意义、惊心动魄的战斗过程和深远的历详情
战国时期,华夏大地上战火纷飞,其中邯郸之战无疑是这一系列战争中最为震撼的篇章详情
在科学的世界里,有一种细胞被赋予了“不死”的名号,这就是海拉细胞。这种细胞源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姜子牙和鬼谷子都是极具智慧和能力的传奇人物。他们分别详情
一、背景介绍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详情
标题:秦始皇10大诡异事件 一、陵墓之谜 1. 兵马俑: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详情
虞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人物,她与项羽的爱情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而刘邦,作详情
胤祥没有遭到雍正的清洗,但他在年轻时去世,这一点对于一些历史学家来说存在着一详情
满清十二帝内没有溥仪的画像,只有照片,是什么原因呢? 在满清十二帝中,没有详情
溥仪的文化水平不仅仅是初中程度,尽管他的户口本上写着“初中”,但这并不是他真详情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在皇权社会,皇帝不具备生育能力,可不仅仅是详情
息肌丸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种药存在吗?息肌丸是一种有催情作用的美容香精,塞到详情
赵飞燕服用息肌丸保持美貌,息肌丸是什么东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详情
古印度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深邃的哲学思想。其影响详情
彼岸花,又称曼珠沙华,是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花卉。这种花通常盛开在秋季,其鲜红详情
在现代社会,我们依赖于各种产品来完成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智能手机到笔记本电详情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视地球上的一些奇妙之处。然而,当我们从太空中详情
在生物多样性的广阔领域中,每一次新的物种发现都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向未知世界的窗详情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物品的价值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艺详情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热血沸腾的球场,还是电视机前的粉丝,都被一位女性棒详情
位于中国云南的九龙河瀑布群,被誉为“中国的尼亚加拉”,是中国最大的瀑布群。这详情
北仑河口,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南点。这里既有美丽详情
鸭绿江口,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北点。这里既有壮丽的山川河流详情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全省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占总面积详情
在唐代诗坛的苍茫雪原中,刘长卿以五言绝句《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凿出一眼温热的清详情
在《红楼梦》这部文学巨著中,妙玉无疑是一个极具神秘色彩和独特魅力的人物。她以详情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无数才华横溢的诗人,他们用优美的诗句抒发了对详情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诗经》犹如一颗耀眼的明珠,汇聚了无数文人墨客的详情
王勃,唐代初期的杰出诗人,以其才华横溢和短暂而传奇的一生著称。在他的众多诗作详情
《射雕英雄传》作为金庸先生的经典武侠小说,自问世以来便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详情
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世说新语》以其独特的魅力记录了一个个鲜明的人物详情
在道教传奇与神话故事中,赤脚大仙这一角色的形象虽短暂却极为鲜明,他在《西游记详情
在浩瀚的中华文化宝库中,“斯斯文文”这个词汇常被人们所提及。但是,它究竟是不详情
你知道“时时刻刻”这个成语吗?它不仅仅是描述时间的连续,更是一种对生活态度的详情
在汉语成语的宝库中,“攘攘熙熙”以其形象生动的描绘,捕捉了人类社会繁忙混杂的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