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的迁都情况如何?从哪里迁到了哪里?
2023-05-05 13:34:32

  都城是一个王朝最为重要的所在,所谓的“迁都”,简单来说就是将国家原来设立的首都,由另外一个城市所取代。古代王朝之所以选择迁都,原因其实很多,例如势力发展、迫于形势、避免威胁和都城陷落等各种原因。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也称殷商,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它的迁都历史丰富多彩。

  按照《竹书纪年》的记载,成汤灭夏后,商朝的都城定在亳(今河南商丘),在此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商朝的国都都在此。

  不过,中丁即位后,商朝政治中心开始发生变化,他考虑到自身统治以及水患的影响,将都城迁至嚣(今河南郑州西北)。

  戋甲时期,随着商朝的衰微,又将都城迁至相(今河南安阳北)。

  而在祖乙时期,由于水患问题的困扰,又将都城迁至耿(今山西运城河津),不久之后再度因水患迁至邢(今河北邢台)。

  此后,商朝的政治中心又南移至庇(今山东菏泽郓城北),直到南庚时期,由于商朝王权的弱化,又将都城迁至奄(今山东曲阜)。

  最后,盘庚即位后,将都城迁回亳,后又迁至殷(今河南安阳殷都区),一直到商朝的灭亡。

  可以看出,商朝的迁都主要是因为水患和国势变化,这也反映了古代王朝在政治中心选择上的权衡和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黄庭坚:北宋书法与文学的杰出代表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是北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被尊称为江西诗派鼻祖。他的一生充满了对艺术的追求和创造,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本文将简要介绍黄庭坚的生平和他的艺术成就。  黄庭坚生于1045年,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他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