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韶

王韶(1030~1081)

王韶的资料

本 名:王韶

别 称:王观文

字 号:字子纯,号敷阳子

所处时代:北宋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江州德安

主要作品:《平戎策》

主要成就:熙河开边,抵御西夏

官 职:观文殿学士、枢密副使等

爵 位:太原郡开国侯

谥 号:襄敏

最新人物

其他W开头的人物更多

宋朝其它的人物更多

王韶--北宋名将

  王韶生于宋仁宗天圣八年二月二十八日(1030年4月3日),于嘉佑二年(1057年)登进士第。王韶及第后,相继担任新安主簿、建昌军司理参军等职。后因考取制科失败,转而游历陕西一带,采访西北边境的风土民情。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王韶向神宗献上《平戎策》三篇,详细陈述了攻取西夏的策略。其大意认为:“要想攻取西夏,应当先收复河、湟二州之地,这样夏人就有腹背受敌之忧。夏人近年攻打青唐,未能攻下,万一攻打下来,它必定会挥兵南下,大肆掠夺秦、渭二州,牧马于兰、会之地,切断古渭交通,征服南山的落后的羌人,西面构筑武胜城,时常派兵骚扰洮、河,那么陇、蜀各郡就都会受到威胁,瞎征(唃厮啰政权首领之一)兄弟他们能自保吗?就目前情况来看,唃氏(指唃厮啰的后代)子孙中,只有董毡(唃厮啰政权第二代主)稍能自立,瞎征、欺巴温(唃厮啰政权首领之一)等人,他们的势力范围都不超过一二百里。如此弱小的势力,能与夏人抗衡吗?武威以南到洮、河、兰、鄯,都是过去汉代所辖的郡县,所谓湟中、浩亹、大小榆、枹罕等地,土地肥沃,很适合羌人各部生存。所幸的是现在各羌分裂,互不统属,正好将他们割裂开来,各个击破。一旦各部都臣服了,氏敢不归顺吗?唃氏归顺了,那么河西李氏就成为我掌中之物了。再说唃氏子孙中,瞎征的势力相对较大,受羌人各部畏惧。朝廷如果予以招抚,并让他驻扎在武胜或者渭源城,以纠合宗党,统治部族,习用汉人之法,到那时夏人虽然强大,而不为我统治的也不过只有延州李士彬、环州慕恩罢了。如此行事,则对大宋有肘腋之助,而又可以使夏人各部相互孤立,不能连结在一起,这应当算是上策了。”由于《平戎策》既正确分析了熙河地区吐蕃势力的状况,更提出了解决北宋统治者最急迫的西夏问题的策略,其目的与神宗、王安石等变法派“改易更革”的政治主张相一致,因此得到北宋朝廷的高度重视和采纳,王韶被任命为秦凤路经略司机宜文字(相当于机要秘书)之职,主持开拓熙河之事务。从此以一文人出掌军事,担负起了收复河湟的任务。

  蕃部的俞龙珂在青唐地区势力最大,渭源的羌人与夏人他都想加以节制。各将帅议论先对俞龙珂进行讨伐。王韶因为纠察边境之事,带领数骑直到俞龙珂的帐中,给他分析其成败胜负,当晚又留宿在那里。第二天早晨,羌人、夏人都派遣他们的一些重要首领随王韶东去了。很久以后,龙珂率领其部属十二万多人臣服朝廷,这就是所说的包顺。王韶又说:“渭源到秦州一带,良田弃置无人耕种的有上万顷。希望设置市易司,以求商贾之利,将经商所得拿来治理农田。”宋神宗采纳了他的意见,改任著作佐郎,仍命王韶提举。经略使李师中说:“王韶这样做是想侵占边境的弓箭手的田地,他又打算将市易司移到古渭,我担心秦州的麻烦事只怕会越来越多了,会搞得得不偿失。”王安石支持王韶的意见,为此罢免了李师中,让窦舜卿接替他,并派李若愚对此事进行调查。李若愚到后,问王韶他所说的荒弃不耕的农田在哪里,王韶无言以对。舜卿仔细地检查,只发现了一顷田,这还是此地的主人被诉讼而没收的,后来又归还了。李若愚上奏宋神宗说王韶所谓的荒田是谎报的,为此王安石又罢免了窦舜卿而任命韩缜。韩缜于是附会王韶,说他奏报的是事实,师中、舜卿都被贬谪,而王韶则升为太子中允、秘阁校理。后来,大将郭逵上奏说王韶暗中贷市易钱。王安石认为郭逵所言证据不足,故而将其调至泾原。神宗志在收复河陇,于是修筑古渭城,组建通远军,以王韶知军事。

  熙宁四年(1071年),吐蕃大将穆尔、结舒克巴等集结于抹邦山(今临洮岚观坪),直逼狄道城。熙宁五年(1072年)七月,王韶派兵至渭源堡和乞神平,击败蒙罗角、抹耳水巴等族。开始,羌人据守险要之地,一些将领打算将部队布置在空旷的平地,王韶说:“敌人如果不离开险要之地,我们只有徒劳而归。现在既然已涉入险要之地,就应当占领它,使它为我所有。”于是带领部队直趋抹邦山,与羌军对垒,并下令说:“谁要敢说退兵,就将他斩首。”敌军居高临下攻击,宋军稍受挫败。王韶这时亲自披挂上阵,指挥部队反攻,羌人大败,他们将营房帐篷焚烧后撤退了,洮西大为震动。这时瞎征带兵渡洮河来援救,被击散的敌军又集结起来。王韶戒令部下将领由竹牛岭路出动,虚张声势,以牵制敌人,而暗地里让部队攻打武胜,与瞎征一首领瞎药等部相遇,双方激战,宋军大败瞎药等部,遂进驻武胜,建为镇洮军。迁王韶为右正言、集贤殿修撰。接着又击走瞎征,降其部落二万人。更镇洮之名为熙州,划熙、河、洮、岷、通远为一路,王韶以龙图阁待制一职知熙州。熙宁六年(1073年)三月,王韶攻取河州,被擢升为枢密直学士。此时,原已归降的羌人又发动叛乱,王韶回军攻打。瞎征让叛羌据守河州,王韶麾师攻下诃诺木藏城,穿越露骨山,向南进入洮州境内。洮州境内道路崎岖狭窄,部队只好弃马徒步而行。瞎征令其部下留守河州,而亲自带兵尾随官军,王韶奋力激战,打败了瞎征,收复河州。接着攻下宕、岷二州,叠、洮二州的羌人首领于是都开城投降。宋军转战五十四日,跋涉一千八百多里,共攻取五州,杀敌数千,缴获牛、羊、马数以万计。战后,王韶进升为左谏议大夫、端明殿学士。

  熙宁七年(1074年),王韶入朝,被加授为资政殿学士。神宗在汴京的崇仁坊赐其一座宅邸。王韶在回京途中抵达兴平时,听说景思立败于踏白城,羌军包围了河州,于是他又日夜兼程赶至熙州。熙州正加紧设防,王韶命令撤防。又从熙州挑选了二万兵力,以解河州之围。王韶首先召集众将,讨论解围之策。众将都认为要直赴河州,王韶说:“敌人之所以围城,是因为他们有外援。现在他们知道我们要去直接解救河州,一定会埋下伏兵等着我们。而且他们刚刚打了胜仗,士气高昂,因此不能直接与他们交锋,而应当出其不意,去攻打他们赖以依靠的外援,这就是所谓‘避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随后,王韶挥师直扑定羌城,攻破结河族,切断了西夏的交通。又进逼宁河,分兵几路进入南山。瞎征知道外援已绝,遂撤兵而去。当初景思立兵败时,羌人之气焰又高涨起来,朝廷有的大臣议论要放弃熙河,神宗为之也寝食不安,多次诏令王韶须稳住,不要轻易出战。至此羌人大败,神宗欣喜万分。王韶返回熙州,指挥部队沿西山绕出踏白城后,焚烧羌人八千帐,瞎征投降,并被押送至汴京。神宗论功,拜王韶为观文殿学士、礼部侍郎,从而开非执政者被授予学士职之例。神宗又特授给王韶的兄弟及两个儿子官职,前后共赐给他八千匹绢。不久后,神宗再次召他入京,拜为枢密副使。 熙河路虽有建置,但其租赋收入稀少,供给全靠各道援助。转运判官马瑊找了一些官吏询问具体缘故,王韶多次颇为不满,想罢免马瑊,因王安石庇护马瑊,才未能如意。因为这次事件,王韶与王安石逐渐产生矛盾。他多次以母亲年迈为由,上书请求辞官回家,神宗让王安石极力挽留。

  熙宁八年(1075年)至熙宁九年(1076年),宋朝与越南李朝之间爆发了邕州之役(即宋越熙宁战争)。王韶针对此役,上奏说:“决里、广源二州的建置,臣以为乃是贪图虚名而忘记了实际的损害,当朝执政还认为我在进行讥讽。当举事之初,臣据理力争,想节用民力、减省开支,但朝臣都不愿听,以至于拿熙河之事来指责我。臣的本意是不想使朝廷受损而可以到伊吾卢甘,所以最初就不想将熙河作路,河、岷作州。现在臣与大家的意见不同,如果还不引退,一定不会为众人容纳。”王韶本是带兵驻边的武将,这时刚一跻身于政坛,就将屡用兵事、劳力费财的错误归于朝廷。神宗对此颇为不悦,故而将王韶贬知洪州。王韶因在谢恩表上颇多怨言,又被降职知鄂州。此后,王韶曾任册礼使,持节册命许国大长公主为韩国大长公主。元丰二年(1079年),王韶被恢复职位,改任知洪州,累封至太原郡开国侯。王韶晚年言语失常,像得了癫狂病。生毒疮以后,毒疮溃烂,甚至可以看见五脏六腑。元丰四年(1081年)六月二十四日,王韶逝世,享年五十二岁。朝廷追赠他为金紫光禄大夫,谥号“襄敏”。 绍圣三年(1096年),宋哲宗令熙河路立王韶庙。崇宁三年(1104年)五月,宋徽宗因王韶有开拓西河之功,于是赐王韶庙的庙额为“忠烈”。政和四年(1114年),徽宗加赠王韶为太尉、司空、燕国公。

王韶相关的历史人物

王韶的简介

王韶的故事

王韶最新文章

历史人物首字母索引: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人物朝代、地区索引: 上古 夏朝 商朝 周朝 春秋战国 秦朝 汉朝 三国 晋朝 南北朝 隋朝 唐朝 五代十国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民国 世界 近代 现代 影视小说 美国 日本 五胡十六国 巴尔干 南美洲 北欧三国 俄国 英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西班牙 奥匈帝国 土耳其 非洲 朝鲜

热门明星索引: 全部 内地 港台 日韩 欧美 歌手 演员 体育 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