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黍离》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黍离》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黍离佚名〔先秦〕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 [详细]

05月16日 14:13
《咏史八首·其一》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咏史八首·其一》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咏史八首·其一左思〔魏晋〕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虽非甲胄士,畴昔览穰苴。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 [详细]

05月16日 14:13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表达了李煜什么样的感情?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表达了李煜什么样的感情?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表达了李煜什么样的感情?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 [详细]

05月16日 12:10
李煜的《相见欢》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李煜的《相见欢》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李煜的《相见欢》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这首词上片选取典型的景物为感情的抒发渲染铺垫,下片借用形象的比喻委婉含蓄地抒发真挚的感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鉴赏。首句“无言独上西楼”将人物引入... [详细]

05月16日 11:57
李煜《相见欢》的原文是什么?怎么翻译?
李煜《相见欢》的原文是什么?怎么翻译?

李煜《相见欢》的原文是什么?怎么翻译?词牌名为《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这是作者被囚于宋国时所作,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鉴赏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是他... [详细]

05月16日 11:54
《读山海经·其一》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读山海经·其一》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读山海经·其一陶渊明〔魏晋〕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 [详细]

05月16日 11:37
《绝句·书当快意读易尽》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绝句·书当快意读易尽》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绝句·书当快意读易尽陈师道〔宋代〕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百岁几回开?译文读到称心满意的书很容易就读完了,想与意气相投的朋友见面却久盼不来。世... [详细]

05月16日 11:36
《读孟尝君传》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读孟尝君传》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读孟尝君传王安石〔宋代〕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 [详细]

05月16日 11:35
《柏学士茅屋》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柏学士茅屋》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柏学士茅屋杜甫〔唐代〕碧山学士焚银鱼,白马却走深岩居。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晴云满户团倾盖,秋水浮阶溜决渠。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译文安史之乱的战... [详细]

05月16日 11:35
《咏史八首·其一》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咏史八首·其一》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咏史八首·其一左思〔魏晋〕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虽非甲胄士,畴昔览穰苴。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左眄... [详细]

05月16日 11:34
《南园十三首·其六》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南园十三首·其六》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南园十三首·其六李贺〔唐代〕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译文青春年华就消磨在这寻章摘句的雕虫小技上了,当破晓之月对着帘幕,如玉弓挂于天边时... [详细]

05月16日 11:33
《菩萨蛮·送曹君之庄所》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菩萨蛮·送曹君之庄所》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菩萨蛮·送曹君之庄所辛弃疾〔宋代〕人间岁月堂堂去,劝君快上青云路。圣处一灯传,工夫萤雪边。麴生风味恶,辜负西窗约。沙岸片帆开,寄书无雁来。译文光阴匆匆而去,劝君早立高志,登程... [详细]

05月16日 11:33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郑燮〔清代〕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 [详细]

05月16日 11:32
《王冕好学》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王冕好学》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王冕好学宋濂〔明代〕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者。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详细]

05月16日 11:32
《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陆游〔宋代〕腐儒碌碌叹无奇,独喜遗编不我欺。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高梧策策传寒意,叠鼓冬冬迫睡期。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译文我这个迂... [详细]

05月16日 11:31
《冬夜读书示子聿》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冬夜读书示子聿》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冬夜读书示子聿陆游〔宋代〕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译文古人学习知识不遗余力,年轻时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 [详细]

05月16日 11:06
《观书有感·其一》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观书有感·其一》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观书有感·其一朱熹〔宋代〕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通:哪)译文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详细]

05月16日 11:06
《劝学》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劝学》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劝学颜真卿〔唐代〕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译文晚上在灯火下学到三更,五更鸡叫又早起学习,这一早一晚正是男儿读书的好时候。少年不知道... [详细]

05月16日 11:05
《劝学诗》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劝学诗》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劝学诗朱熹〔宋代〕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译文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不能轻易放过。还没从美丽... [详细]

05月16日 11:05
《和董传留别》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和董传留别》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和董传留别苏轼〔宋代〕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译文虽然生活当中... [详细]

05月16日 11:04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