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厉鹗《齐天乐·吴山望隔江霁雪》:全篇由景人情,再由情人景
厉鹗《齐天乐·吴山望隔江霁雪》:全篇由景人情,再由情人景

厉鹗(1692年6月16日-1752年10月17日),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诗人、学者,浙西词派中坚人物,江西词派的首提者。著有《樊榭山房集》《宋诗纪... [详细]

12月15日 11:47
厉鹗《谒金门·七月既望湖上雨后作》:全词清雅婉丽,意境幽美
厉鹗《谒金门·七月既望湖上雨后作》:全词清雅婉丽,意境幽美

厉鹗(1692年6月16日-1752年10月17日),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诗人、学者,浙西词派中坚人物,江西词派的首提者。著有《樊榭山房集》《宋诗纪... [详细]

12月15日 11:44
厉鹗《晓登韬光绝顶》:全诗烹字炼句,力求自辟蹊径
厉鹗《晓登韬光绝顶》:全诗烹字炼句,力求自辟蹊径

厉鹗(1692年6月16日-1752年10月17日),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诗人、学者,浙西词派中坚人物,江西词派的首提者。著有《樊榭山房集》《宋诗纪... [详细]

12月15日 11:42
厉鹗《百字令·月夜过七里滩》:全词清俊秀逸,气象不俗
厉鹗《百字令·月夜过七里滩》:全词清俊秀逸,气象不俗

厉鹗(1692年6月16日-1752年10月17日),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诗人、学者,浙西词派中坚人物,江西词派的首提者。著有《樊榭山房集》《宋诗纪... [详细]

12月15日 11:39
厉鹗《灵隐寺月夜》:抒发了诗人孤独惆怅、处境难耐的心境
厉鹗《灵隐寺月夜》:抒发了诗人孤独惆怅、处境难耐的心境

厉鹗(1692年6月16日-1752年10月17日),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诗人、学者,浙西词派中坚人物,江西词派的首提者。著有《樊榭山房集》《宋诗纪... [详细]

12月15日 11:36
厉鹗《眼儿媚·一寸横波惹春留》:词人的比喻显得十分新颖
厉鹗《眼儿媚·一寸横波惹春留》:词人的比喻显得十分新颖

厉鹗(1692年6月16日-1752年10月17日),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诗人、学者,浙西词派中坚人物,江西词派的首提者。著有《樊榭山房集》《宋诗纪... [详细]

12月15日 11:32
沈德潜《梅花》:这首诗很能够体现作者的“格调说”
沈德潜《梅花》:这首诗很能够体现作者的“格调说”

沈德潜(1673~1769)字确士,号归愚,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代诗人。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科,乾隆四年(1739)成进士,曾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为叶燮门人,论诗主格调,提... [详细]

12月15日 11:28
沈德潜《夜月渡江》:全诗几乎都是写景,却都渗透着情感
沈德潜《夜月渡江》:全诗几乎都是写景,却都渗透着情感

沈德潜(1673~1769)字确士,号归愚,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代诗人。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科,乾隆四年(1739)成进士,曾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为叶燮门人,论诗主格调,提... [详细]

12月15日 11:25
沈德潜《过许州》:诗从心底自然流出,没有丝毫雕琢痕迹
沈德潜《过许州》:诗从心底自然流出,没有丝毫雕琢痕迹

沈德潜(1673~1769)字确士,号归愚,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代诗人。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科,乾隆四年(1739)成进士,曾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为叶燮门人,论诗主格调,提... [详细]

12月15日 11:22
吴藻《金缕曲·生本青莲界》:表现出豪迈与沉郁兼容的艺术风格
吴藻《金缕曲·生本青莲界》:表现出豪迈与沉郁兼容的艺术风格

吴藻(1799~1862),女,清代著名女曲作家、词人,字苹香,自号玉岑子,浙江仁和(今杭州)人,祖籍安徽黟县。幼而好学,长则肆力于词,又精绘事,自绘饮酒读骚图,又题饮酒读骚图曲。著有《花帘词》一... [详细]

12月15日 11:16
屈大均《紫萸香慢·送雁》:此词名为送雁,实则借物抒怀
屈大均《紫萸香慢·送雁》:此词名为送雁,实则借物抒怀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广东广州府番禺县(今广州市番禺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 [详细]

12月15日 11:12
屈大均《云州秋望》:此诗能宕出远神,又得含蓄蕴藉之美
屈大均《云州秋望》:此诗能宕出远神,又得含蓄蕴藉之美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广东广州府番禺县(今广州市番禺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 [详细]

12月15日 11:09
屈大均《读陈胜传》:此诗中作者的观点来自于《史记》
屈大均《读陈胜传》:此诗中作者的观点来自于《史记》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广东广州府番禺县(今广州市番禺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 [详细]

12月15日 11:06
屈大均《长亭怨·与李天生冬夜宿雁门关作》:格调悲凉,气势纵横
屈大均《长亭怨·与李天生冬夜宿雁门关作》:格调悲凉,气势纵横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广东广州府番禺县(今广州市番禺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 [详细]

12月15日 11:02
屈大均《梦江南·红茉莉》:词以写女子对镜精心梳妆打扮为主
屈大均《梦江南·红茉莉》:词以写女子对镜精心梳妆打扮为主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广东广州府番禺县(今广州市番禺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 [详细]

12月15日 10:57
屈大均《秣陵》:这首诗运用了对比、用典的写作手法
屈大均《秣陵》:这首诗运用了对比、用典的写作手法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广东广州府番禺县(今广州市番禺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 [详细]

12月15日 10:54
屈大均《摄山秋夕作》:诗之着眼点在写摄山秋夕之夜景
屈大均《摄山秋夕作》:诗之着眼点在写摄山秋夕之夜景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广东广州府番禺县(今广州市番禺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 [详细]

12月15日 10:49
屈大均《鲁连台》:这首诗写得雄劲刚健,掷地有声
屈大均《鲁连台》:这首诗写得雄劲刚健,掷地有声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广东广州府番禺县(今广州市番禺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 [详细]

12月15日 10:46
蒋春霖《琵琶仙·天际归舟》:写得悱恻哀怨,缘情之味颇浓
蒋春霖《琵琶仙·天际归舟》:写得悱恻哀怨,缘情之味颇浓

蒋春霖(1818~1868)晚清词人。字鹿潭,江苏江阴人,后居扬州。咸丰中曾官两淮盐大使,遭罢官。一生潦倒,后因情事投水自杀(一说仰药死)。早年工诗,中年一意于词,与纳兰性德、项鸿祚有清代三大词人... [详细]

12月15日 10:41
蒋春霖《浪淘沙·云气压虚栏》:寄寓作者感时伤事、人才惰窳之叹
蒋春霖《浪淘沙·云气压虚栏》:寄寓作者感时伤事、人才惰窳之叹

蒋春霖(1818~1868)晚清词人。字鹿潭,江苏江阴人,后居扬州。咸丰中曾官两淮盐大使,遭罢官。一生潦倒,后因情事投水自杀(一说仰药死)。早年工诗,中年一意于词,与纳兰性德、项鸿祚有清代三大词人... [详细]

12月15日 10:38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