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雍陶《韦处士郊居》:全诗一句一景,见境而知人
雍陶《韦处士郊居》:全诗一句一景,见境而知人

雍陶,(约公元834年前后在世),字国钧,成都(今四川成都)人,晚唐诗人。工于词赋。主要作品有《题君山》《城西访友人别墅》等。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雍陶的《韦处士郊居》,一起来看看吧!... [详细]

11月26日 10:35
杜审言《经行岚州》:这首诗的妙处在于容量大,意象丰富
杜审言《经行岚州》:这首诗的妙处在于容量大,意象丰富

杜审言(约645年—约708年),字必简,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晋征南将军杜预的远裔,“诗圣”杜甫的祖父。杜审言与李峤、崔融、苏味道被称为“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 [详细]

11月26日 10:31
杜审言《送崔融》:写得言简意赅而又不失笔调豪放
杜审言《送崔融》:写得言简意赅而又不失笔调豪放

杜审言(约645年—约708年),字必简,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晋征南将军杜预的远裔,“诗圣”杜甫的祖父。杜审言与李峤、崔融、苏味道被称为“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 [详细]

11月26日 10:28
杜审言《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终南山应制》:此诗极为气度不凡
杜审言《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终南山应制》:此诗极为气度不凡

杜审言(约645年—约708年),字必简,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晋征南将军杜预的远裔,“诗圣”杜甫的祖父。杜审言与李峤、崔融、苏味道被称为“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 [详细]

11月26日 10:24
杜审言《夏日过郑七山斋》:产生了动人心弦的艺术力量
杜审言《夏日过郑七山斋》:产生了动人心弦的艺术力量

杜审言(约645年—约708年),字必简,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晋征南将军杜预的远裔,“诗圣”杜甫的祖父。杜审言与李峤、崔融、苏味道被称为“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 [详细]

11月26日 10:21
杜审言《大酺》:这首诗给读者以高华雄整的美感
杜审言《大酺》:这首诗给读者以高华雄整的美感

杜审言(约645年—约708年),字必简,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晋征南将军杜预的远裔,“诗圣”杜甫的祖父。杜审言与李峤、崔融、苏味道被称为“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 [详细]

11月26日 10:18
杜审言《旅寓安南》:此诗不事雕凿,风格朴实自然
杜审言《旅寓安南》:此诗不事雕凿,风格朴实自然

杜审言(约645年—约708年),字必简,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晋征南将军杜预的远裔,“诗圣”杜甫的祖父。杜审言与李峤、崔融、苏味道被称为“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 [详细]

11月26日 10:15
杜审言《秋夜宴临津郑明府宅》:诗以感叹身世写起,率直深沉
杜审言《秋夜宴临津郑明府宅》:诗以感叹身世写起,率直深沉

杜审言(约645年—约708年),字必简,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晋征南将军杜预的远裔,“诗圣”杜甫的祖父。杜审言与李峤、崔融、苏味道被称为“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 [详细]

11月26日 10:11
杜审言《登襄阳城》:怀古之慨隐寓景里,思归之情深蕴境中
杜审言《登襄阳城》:怀古之慨隐寓景里,思归之情深蕴境中

杜审言(约645年—约708年),字必简,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晋征南将军杜预的远裔,“诗圣”杜甫的祖父。杜审言与李峤、崔融、苏味道被称为“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 [详细]

11月26日 10:08
杜审言《赠苏绾书记》:表现出了诗人高妙的抒情技巧
杜审言《赠苏绾书记》:表现出了诗人高妙的抒情技巧

杜审言(约645年—约708年),字必简,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晋征南将军杜预的远裔,“诗圣”杜甫的祖父。杜审言与李峤、崔融、苏味道被称为“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 [详细]

11月26日 10:05
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起承转合极其自然,虚实相生
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起承转合极其自然,虚实相生

杜审言(约645年—约708年),字必简,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晋征南将军杜预的远裔,“诗圣”杜甫的祖父。杜审言与李峤、崔融、苏味道被称为“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 [详细]

11月26日 10:01
李洞《绣岭宫词》:不着一字,而以“绣岭”小景出之
李洞《绣岭宫词》:不着一字,而以“绣岭”小景出之

李洞,字才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 [详细]

11月26日 09:54
李涉《楚宫怨二首·其一》:此诗写得活泼而又不拘谨
李涉《楚宫怨二首·其一》:此诗写得活泼而又不拘谨

李涉(约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字不详,自号清溪子,洛(今河南洛阳)人。早岁客梁园,逢兵乱,避地南方,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后出山作幕僚。宪宗时,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贬为峡州(今湖北... [详细]

11月26日 09:48
李涉《润州听暮角》:此诗写得气势苍凉,且意境高远
李涉《润州听暮角》:此诗写得气势苍凉,且意境高远

李涉(约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字不详,自号清溪子,洛(今河南洛阳)人。早岁客梁园,逢兵乱,避地南方,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后出山作幕僚。宪宗时,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贬为峡州(今湖北... [详细]

11月26日 09:44
李涉《再宿武关》:这首诗具有很大的艺术感染力量
李涉《再宿武关》:这首诗具有很大的艺术感染力量

李涉(约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字不详,自号清溪子,洛(今河南洛阳)人。早岁客梁园,逢兵乱,避地南方,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后出山作幕僚。宪宗时,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贬为峡州(今湖北... [详细]

11月26日 09:41
李涉《井栏砂宿遇夜客》:颇有些“无心插柳柳成阴”的味道
李涉《井栏砂宿遇夜客》:颇有些“无心插柳柳成阴”的味道

李涉(约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字不详,自号清溪子,洛(今河南洛阳)人。早岁客梁园,逢兵乱,避地南方,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后出山作幕僚。宪宗时,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贬为峡州(今湖北... [详细]

11月26日 09:37
李涉《牧童词》:这首诗写出了牧童放牧生活和情趣
李涉《牧童词》:这首诗写出了牧童放牧生活和情趣

李涉(约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字不详,自号清溪子,洛(今河南洛阳)人。早岁客梁园,逢兵乱,避地南方,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后出山作幕僚。宪宗时,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贬为峡州(今湖北... [详细]

11月26日 09:35
郭子仪和李白的友情是怎么建立起来的?
郭子仪和李白的友情是怎么建立起来的?

揭秘历史上郭子仪和李白的友情,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提到唐朝的安史之乱,就不得不提到唐玄宗、杨贵妃和安禄山,然而除了他们几位主角之外,郭子仪的生平经历也值得研究,他一手平定... [详细]

11月25日 16:37
李白最经典的一首闺怨诗,你读过吗?
李白最经典的一首闺怨诗,你读过吗?

李白最经典的一首闺怨诗,你读过吗?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人爽... [详细]

11月25日 16:34
成语“刮目相看”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刮目相看”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刮目相看”?有什么典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刮目相看【拼音】:guāmùxiāngkàn【解释】:指别人已有进步,不... [详细]

11月25日 15:11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