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宋之问《陆浑山庄》:这首诗极尽山色景物风情之妙趣
宋之问《陆浑山庄》:这首诗极尽山色景物风情之妙趣

宋之问(约656年—约712年),唐汾州隰城人(今山西汾阳市)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唐代诗人。他与沈佺期在齐、梁沈放、庾信到初唐四杰创作发展的基础上,努力加以实践和总结,使律诗各体制都... [详细]

11月22日 10:56
宋之问《扈从登封途中作》:整首诗对仗工巧,锦绣成文
宋之问《扈从登封途中作》:整首诗对仗工巧,锦绣成文

宋之问(约656年—约712年),唐汾州隰城人(今山西汾阳市)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唐代诗人。他与沈佺期在齐、梁沈放、庾信到初唐四杰创作发展的基础上,努力加以实践和总结,使律诗各体制都... [详细]

11月22日 10:52
宋之问《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这首诗有着很强的艺术魅力
宋之问《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这首诗有着很强的艺术魅力

宋之问(约656年—约712年),唐汾州隰城人(今山西汾阳市)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唐代诗人。他与沈佺期在齐、梁沈放、庾信到初唐四杰创作发展的基础上,努力加以实践和总结,使律诗各体制都... [详细]

11月22日 10:50
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抒发对故国的怀念之情
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抒发对故国的怀念之情

宋之问(约656年—约712年),唐汾州隰城人(今山西汾阳市)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唐代诗人。他与沈佺期在齐、梁沈放、庾信到初唐四杰创作发展的基础上,努力加以实践和总结,使律诗各体制都... [详细]

11月22日 10:46
宋之问《送杜审言》:综观全诗,笔墨饱满,情意厚重
宋之问《送杜审言》:综观全诗,笔墨饱满,情意厚重

宋之问(约656年—约712年),唐汾州隰城人(今山西汾阳市)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唐代诗人。他与沈佺期在齐、梁沈放、庾信到初唐四杰创作发展的基础上,努力加以实践和总结,使律诗各体制都... [详细]

11月22日 10:43
宋之问《灵隐寺》:全诗思路清晰顺畅,语言凝练自然
宋之问《灵隐寺》:全诗思路清晰顺畅,语言凝练自然

宋之问(约656年—约712年),唐汾州隰城人(今山西汾阳市)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唐代诗人。他与沈佺期在齐、梁沈放、庾信到初唐四杰创作发展的基础上,努力加以实践和总结,使律诗各体制都... [详细]

11月22日 10:40
宋之问《度大庾岭》:这首诗堪称“示后进以准”的佳作
宋之问《度大庾岭》:这首诗堪称“示后进以准”的佳作

宋之问(约656年—约712年),唐汾州隰城人(今山西汾阳市)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唐代诗人。他与沈佺期在齐、梁沈放、庾信到初唐四杰创作发展的基础上,努力加以实践和总结,使律诗各体制都... [详细]

11月22日 10:38
卢照邻《西使兼送孟学士南游》:写得流畅自然,一气呵成
卢照邻《西使兼送孟学士南游》:写得流畅自然,一气呵成

卢照邻(?—?),字升之,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唐朝诗人。出身范阳卢氏北祖。博学能文,起家为邓王李元裕府典签,迁益州新都县尉。离职后逗留蜀中,放旷诗酒。后因身染风疾,痛苦不堪,自沉颍... [详细]

11月22日 10:33
卢照邻《送梓州高参军还京》:一首登临送别类的小诗
卢照邻《送梓州高参军还京》:一首登临送别类的小诗

卢照邻(?—?),字升之,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唐朝诗人。出身范阳卢氏北祖。博学能文,起家为邓王李元裕府典签,迁益州新都县尉。离职后逗留蜀中,放旷诗酒。后因身染风疾,痛苦不堪,自沉颍... [详细]

11月22日 10:29
卢照邻《雨雪曲》:这首诗中包含有戏剧化元素
卢照邻《雨雪曲》:这首诗中包含有戏剧化元素

卢照邻(?—?),字升之,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唐朝诗人。出身范阳卢氏北祖。博学能文,起家为邓王李元裕府典签,迁益州新都县尉。离职后逗留蜀中,放旷诗酒。后因身染风疾,痛苦不堪,自沉颍... [详细]

11月22日 10:25
卢照邻《赤谷安禅师塔》:作者将诗情与禅境、才学相结合
卢照邻《赤谷安禅师塔》:作者将诗情与禅境、才学相结合

卢照邻(?—?),字升之,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唐朝诗人。出身范阳卢氏北祖。博学能文,起家为邓王李元裕府典签,迁益州新都县尉。离职后逗留蜀中,放旷诗酒。后因身染风疾,痛苦不堪,自沉颍... [详细]

11月22日 10:22
卢照邻《战城南》:反映了唐初对外战争的某些现实
卢照邻《战城南》:反映了唐初对外战争的某些现实

卢照邻(?—?),字升之,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唐朝诗人。出身范阳卢氏北祖。博学能文,起家为邓王李元裕府典签,迁益州新都县尉。离职后逗留蜀中,放旷诗酒。后因身染风疾,痛苦不堪,自沉颍... [详细]

11月22日 10:19
卢照邻《送二兄入蜀》:全诗感情异常深厚浓烈,跌宕起伏
卢照邻《送二兄入蜀》:全诗感情异常深厚浓烈,跌宕起伏

卢照邻(?—?),字升之,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唐朝诗人。出身范阳卢氏北祖。博学能文,起家为邓王李元裕府典签,迁益州新都县尉。离职后逗留蜀中,放旷诗酒。后因身染风疾,痛苦不堪,自沉颍... [详细]

11月22日 10:16
卢照邻《十五夜观灯》:元宵节的热闹繁华盛况空前
卢照邻《十五夜观灯》:元宵节的热闹繁华盛况空前

卢照邻(?—?),字升之,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唐朝诗人。出身范阳卢氏北祖。博学能文,起家为邓王李元裕府典签,迁益州新都县尉。离职后逗留蜀中,放旷诗酒。后因身染风疾,痛苦不堪,自沉颍... [详细]

11月22日 10:14
戴叔伦《女耕田行》:反映了战乱时代民生困苦凋敝的现实
戴叔伦《女耕田行》:反映了战乱时代民生困苦凋敝的现实

戴叔伦(约732——约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 [详细]

11月22日 10:08
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吟咏壮士一去不复还的豪言志向
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吟咏壮士一去不复还的豪言志向

戴叔伦(约732——约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 [详细]

11月22日 10:05
戴叔伦《客夜与故人偶集》:全诗语言精炼,层次分明
戴叔伦《客夜与故人偶集》:全诗语言精炼,层次分明

戴叔伦(约732——约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 [详细]

11月22日 10:01
戴叔伦《过三闾庙》:这是一首作者游屈原庙的题诗
戴叔伦《过三闾庙》:这是一首作者游屈原庙的题诗

戴叔伦(约732——约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 [详细]

11月22日 09:58
戴叔伦《题稚川山水》:一首描写江南山水风光的写景诗
戴叔伦《题稚川山水》:一首描写江南山水风光的写景诗

戴叔伦(约732——约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 [详细]

11月22日 09:55
李峤《风》:诗人以动态的描述完美诠释了风的性格
李峤《风》:诗人以动态的描述完美诠释了风的性格

李峤(645~714年),字巨山,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唐朝时期宰相。李峤生前以文辞著称,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苏味道、杜审言、崔融合称“文章四友”,晚年成为“文章宿老”。先后历仕五朝,... [详细]

11月22日 09:50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