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钱起《逢侠者》:这是一首因路遇侠者而写的赠别诗
钱起《逢侠者》:这是一首因路遇侠者而写的赠别诗

钱起(722?—780年),字仲文,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诗人。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 [详细]

11月19日 14:02
钱起《与赵莒茶宴》:全诗采用了白描的写作手法
钱起《与赵莒茶宴》:全诗采用了白描的写作手法

钱起(722?—780年),字仲文,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诗人。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 [详细]

11月19日 13:59
钱起《赠阙下裴舍人》:此诗富丽精工,又不流于藻饰堆砌
钱起《赠阙下裴舍人》:此诗富丽精工,又不流于藻饰堆砌

钱起(722?—780年),字仲文,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诗人。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 [详细]

11月19日 13:55
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此诗表意含蓄,值得后人品读
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此诗表意含蓄,值得后人品读

钱起(722?—780年),字仲文,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诗人。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 [详细]

11月19日 13:52
钱起《暮春归故山草堂》:寄寓了诗人对幽竹的赞美
钱起《暮春归故山草堂》:寄寓了诗人对幽竹的赞美

钱起(722?—780年),字仲文,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诗人。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 [详细]

11月19日 13:49
姚合《秋夜月中登天坛》:全诗语言清丽,且想象奇特
姚合《秋夜月中登天坛》:全诗语言清丽,且想象奇特

姚合(777-843),唐代著名诗人。陕州(今河南陕县)人,宰相姚崇曾侄孙。元和十一年(816)登进士第,授武功主簿。历任监察御史,金、杭二州刺史、刑部郎中、给事中等职,终秘书监。世称姚武功... [详细]

11月19日 13:45
杜荀鹤《经青山吊李翰林》:诗人以李杜自比兼借抒情
杜荀鹤《经青山吊李翰林》:诗人以李杜自比兼借抒情

杜荀鹤(约846—约904),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他以“诗旨未能忘救物”(《自叙》)自期,故而对晚唐的混乱黑暗,以及人民由此而深受的苦痛,颇多反映,如山中寡妇的避征无门,《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 [详细]

11月19日 13:41
杜荀鹤《题所居村舍》:诗人力图将此诗写得通俗易懂
杜荀鹤《题所居村舍》:诗人力图将此诗写得通俗易懂

杜荀鹤(约846—约904),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他以“诗旨未能忘救物”(《自叙》)自期,故而对晚唐的混乱黑暗,以及人民由此而深受的苦痛,颇多反映,如山中寡妇的避征无门,《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 [详细]

11月19日 13:36
杜荀鹤《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见证
杜荀鹤《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见证

杜荀鹤(约846—约904),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他以“诗旨未能忘救物”(《自叙》)自期,故而对晚唐的混乱黑暗,以及人民由此而深受的苦痛,颇多反映,如山中寡妇的避征无门,《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 [详细]

11月19日 11:57
杜荀鹤《乱后逢村叟》:对现实黑暗的抨击和对人民的同情
杜荀鹤《乱后逢村叟》:对现实黑暗的抨击和对人民的同情

杜荀鹤(约846—约904),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他以“诗旨未能忘救物”(《自叙》)自期,故而对晚唐的混乱黑暗,以及人民由此而深受的苦痛,颇多反映,如山中寡妇的避征无门,《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 [详细]

11月19日 11:32
杜荀鹤《秋日山中寄李处士》:体现出一种“教化加牢骚”的程式
杜荀鹤《秋日山中寄李处士》:体现出一种“教化加牢骚”的程式

杜荀鹤(约846—约904),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他以“诗旨未能忘救物”(《自叙》)自期,故而对晚唐的混乱黑暗,以及人民由此而深受的苦痛,颇多反映,如山中寡妇的避征无门,《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 [详细]

11月19日 11:29
杜荀鹤《春日山中对雪有作》:雪景无限风光,着实令人神往
杜荀鹤《春日山中对雪有作》:雪景无限风光,着实令人神往

杜荀鹤(约846—约904),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他以“诗旨未能忘救物”(《自叙》)自期,故而对晚唐的混乱黑暗,以及人民由此而深受的苦痛,颇多反映,如山中寡妇的避征无门,《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 [详细]

11月19日 11:25
杜荀鹤《溪兴》:作者在此诗中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杜荀鹤《溪兴》:作者在此诗中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杜荀鹤(约846—约904),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他以“诗旨未能忘救物”(《自叙》)自期,故而对晚唐的混乱黑暗,以及人民由此而深受的苦痛,颇多反映,如山中寡妇的避征无门,《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 [详细]

11月19日 11:23
杜荀鹤《冬末同友人泛潇湘》:全诗具有较强的艺术魅力
杜荀鹤《冬末同友人泛潇湘》:全诗具有较强的艺术魅力

杜荀鹤(约846—约904),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他以“诗旨未能忘救物”(《自叙》)自期,故而对晚唐的混乱黑暗,以及人民由此而深受的苦痛,颇多反映,如山中寡妇的避征无门,《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 [详细]

11月19日 11:19
杜荀鹤《再经胡城县》:这首诗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杜荀鹤《再经胡城县》:这首诗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杜荀鹤(约846—约904),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他以“诗旨未能忘救物”(《自叙》)自期,故而对晚唐的混乱黑暗,以及人民由此而深受的苦痛,颇多反映,如山中寡妇的避征无门,《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 [详细]

11月19日 11:13
杜荀鹤《自叙》:通篇夹叙夹议,评论时事,生动感人
杜荀鹤《自叙》:通篇夹叙夹议,评论时事,生动感人

杜荀鹤(约846—约904),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他以“诗旨未能忘救物”(《自叙》)自期,故而对晚唐的混乱黑暗,以及人民由此而深受的苦痛,颇多反映,如山中寡妇的避征无门,《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 [详细]

11月19日 11:06
杜荀鹤《闽中秋思》:诗人恰逢秋日,慨然而萌怀乡之感
杜荀鹤《闽中秋思》:诗人恰逢秋日,慨然而萌怀乡之感

杜荀鹤(约846—约904),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他以“诗旨未能忘救物”(《自叙》)自期,故而对晚唐的混乱黑暗,以及人民由此而深受的苦痛,颇多反映,如山中寡妇的避征无门,《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 [详细]

11月19日 10:55
杜荀鹤《山中寡妇》:全诗造成了一种浓厚的悲剧氛围
杜荀鹤《山中寡妇》:全诗造成了一种浓厚的悲剧氛围

杜荀鹤(约846—约904),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他以“诗旨未能忘救物”(《自叙》)自期,故而对晚唐的混乱黑暗,以及人民由此而深受的苦痛,颇多反映,如山中寡妇的避征无门,《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 [详细]

11月19日 10:49
杜荀鹤《泾溪》:包含着深刻人生哲理与精妙生命辨证
杜荀鹤《泾溪》:包含着深刻人生哲理与精妙生命辨证

杜荀鹤(约846—约904),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他以“诗旨未能忘救物”(《自叙》)自期,故而对晚唐的混乱黑暗,以及人民由此而深受的苦痛,颇多反映,如山中寡妇的避征无门,《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 [详细]

11月19日 10:46
杜荀鹤《赠质上人》:诗人刻画了质上人的不同凡俗
杜荀鹤《赠质上人》:诗人刻画了质上人的不同凡俗

杜荀鹤(约846—约904),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他以“诗旨未能忘救物”(《自叙》)自期,故而对晚唐的混乱黑暗,以及人民由此而深受的苦痛,颇多反映,如山中寡妇的避征无门,《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 [详细]

11月19日 10:42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