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马戴《灞上秋居》:此诗为诗人纯写闭门寥落之感
马戴《灞上秋居》:此诗为诗人纯写闭门寥落之感

马戴(799—869),字虞臣,唐定州曲阳(今河北省曲阳县)或华州(今属陕西)人。晚唐时期著名诗人。前人很推崇他的律诗,严羽《沧浪诗话》说是在晚唐诸人之上。他与姚合友善,落第时姚合有赠诗,他也以诗... [详细]

08月23日 14:32
从文人墨客的诗作中探索风的形状,他们是如何描绘风的?
从文人墨客的诗作中探索风的形状,他们是如何描绘风的?

历史上有不少关于风的诗作,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古人是可爱的,他们对季节的观察实在是太细腻了,一春变,一叶落,在他们眼中都是值得述说的。他们对万事万物赋予了爱意,... [详细]

08月23日 14:28
张翰《思吴江歌》:浓浓的乡关之思更具有人生情感与意义
张翰《思吴江歌》:浓浓的乡关之思更具有人生情感与意义

张翰(生卒年不详),字季鹰,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西晋文学家,留侯张良后裔,吴国大鸿胪张俨之子。有清才,善属文,性格放纵不拘,时人比之为阮籍,号为“江东步兵”。齐王司马囧执政,辟为大司马东曹... [详细]

08月23日 14:28
从五首诗词中探索苏轼的人生,他的心境有着怎样的变化?
从五首诗词中探索苏轼的人生,他的心境有着怎样的变化?

苏轼用五首诗词讲述了自己的人生,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临江仙》作为中国历史上“不可无一难能有二”(林语堂语)的文化巨人,苏东坡一... [详细]

08月23日 14:25
王安石《江上》:诗人非常注意抓住江上特有的景物
王安石《江上》:诗人非常注意抓住江上特有的景物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中国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累赠为太傅、舒王,谥号“文”,世称王文公。... [详细]

08月23日 14:22
杜牧《长安秋望》:“秋”的风貌是诗人要表现的直接对象
杜牧《长安秋望》:“秋”的风貌是诗人要表现的直接对象

杜牧(803年—852年),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字牧之。杜佑之孙。唐代文学家、大和进士。其自负经略之才,诗、文均有盛名。文以《阿房宫赋》为最著,诗作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世称小... [详细]

08月23日 14:18
王禹偁《村行》:诗人即景抒情小诗中的代表作之一
王禹偁《村行》:诗人即景抒情小诗中的代表作之一

王禹偁(chēng)(公元954-1001年),字元之,济州钜野(因行政区域重新划分现今为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人。北宋诗人、散文家,宋初有名的直臣。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 [详细]

08月23日 14:13
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为怀人之作,洋溢着一片柔情
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为怀人之作,洋溢着一片柔情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范仲淹文武兼备,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详细]

08月23日 14:09
刘禹锡《秋风引》:主要表达了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
刘禹锡《秋风引》:主要表达了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其先祖为中山靖王刘胜(一说是匈奴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 [详细]

08月23日 14:05
柳永《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有一种“秋士易感”的哀伤
柳永《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有一种“秋士易感”的哀伤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生于沂州费县(今山东费县),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 [详细]

08月23日 14:02
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全诗不以浓烈的字词吸引读者
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全诗不以浓烈的字词吸引读者

韦应物(生卒年不详),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官员、诗人,世称“韦苏州”“韦左司”“韦江州”。韦应物是山水田园派诗人,他的诗风澄澹精致,诗歌内容丰富,风格独特,影响深远,后人每以... [详细]

08月23日 13:58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诗画音乐完美结合的五律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诗画音乐完美结合的五律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 [详细]

08月23日 13:54
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诗人常用“开门见山”的表现手法
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诗人常用“开门见山”的表现手法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 [详细]

08月23日 13:51
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蕴涵其中的心境极为深远
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蕴涵其中的心境极为深远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其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颇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 [详细]

08月23日 13:47
刘彻《秋风辞》:属于中国文学史上“悲秋”的名作之一
刘彻《秋风辞》:属于中国文学史上“悲秋”的名作之一

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3月29日),《汉武故事》载其初名为“彘”,西汉第七位皇帝(前141—前87年在位),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刘彻不但是政治家,也是一位爱好文学、提倡辞赋的文学家。后... [详细]

08月23日 13:43
高蟾《金陵晚望》:抒发了诗人对晚唐现实的忧虑
高蟾《金陵晚望》:抒发了诗人对晚唐现实的忧虑

高蟾,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郡望渤海(今河北沧州一带)人。出身寒素,累举不第。僖宗乾符三年(876)登进士第,昭宗乾宁中官至御史中丞。与郑谷友善。生平散见《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六一、... [详细]

08月23日 13:39
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着力揭示思妇的思想感情
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着力揭示思妇的思想感情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景德四年(1007年)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与韩愈... [详细]

08月23日 13:34
李商隐《霜月》:诗以想像为主,颇有义山诗之唯美倾向
李商隐《霜月》:诗以想像为主,颇有义山诗之唯美倾向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其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颇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 [详细]

08月23日 12:01
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为唐代文人词中上乘之作
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为唐代文人词中上乘之作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 [详细]

08月23日 11:58
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在七言诗的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在七言诗的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魏文帝曹丕(187年—226年6月29日),字子桓,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220年-226年在位)。魏武帝曹操之子,母为武宣皇后卞夫人。曹丕于诗... [详细]

08月23日 11:55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