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三江小渡》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三江小渡》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三江小渡杨万里〔宋代〕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译文溪水流过小桥后一去不返,小船还得依靠着短篙撑开。友情应该像山中溪水上的摆渡一样,... [详细]

08月08日 11:15
《腊前月季》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腊前月季》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腊前月季杨万里〔宋代〕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一尖已剥胭脂笔,四破犹包翡翠茸。别有香超桃李外,更同梅斗雪霜中。折来喜作新年看,忘却今晨是季冬。译文只以为花开后红艳不了... [详细]

08月08日 11:14
《伤春》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鉴赏呢?
《伤春》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鉴赏呢?

伤春杨万里〔宋代〕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译文原来预料今春许多活动其乐融融,到头来却依然辜负了可爱的东风。连年以来未能去欣赏似锦的... [详细]

08月08日 11:13
《插秧歌》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插秧歌》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插秧歌杨万里〔宋代〕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译文农夫抛起秧苗,... [详细]

08月08日 11:13
《晓行望云山》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晓行望云山》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晓行望云山杨万里〔宋代〕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译文下了一夜的雨,东方刚破晓,诗人出门,影影绰绰地看到天边有连绵不断的山峦。忽然他... [详细]

08月08日 11:12
《宿灵鹫禅寺》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鉴赏呢?
《宿灵鹫禅寺》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鉴赏呢?

宿灵鹫禅寺杨万里〔宋代〕初疑夜雨忽朝晴,乃是山泉终夜鸣。流到前溪无半语,在山做得许多声。译文夜宿山寺,夜半听见水声,误为下雨了,待清晨起来出门一看,才发现天空晴朗,原来昨夜的... [详细]

08月08日 11:12
《初入淮河四绝句·其三》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初入淮河四绝句·其三》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初入淮河四绝句·其三杨万里〔宋代〕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赏析因眼前景物起兴,以抒发感慨。淮河两岸舟船背驰而去,了无关涉;一过淮水,似... [详细]

08月08日 11:11
《宿池州齐山寺》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宿池州齐山寺》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宿池州齐山寺即杜牧之九日登高处杨万里〔宋代〕我来秋浦正逢秋,梦里重来似旧游。风月不供诗酒债,江山长管古今愁。谪仙狂饮颠吟寺,小杜倡情冶思楼。问着州民浑不识,齐山依旧俯寒流。... [详细]

08月08日 11:11
《初入淮河四绝句》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鉴赏呢?
《初入淮河四绝句》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鉴赏呢?

初入淮河四绝句杨万里〔宋代〕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刘岳张韩宣国威,赵张二相筑皇基。长淮咫尺分南北,泪湿秋风欲怨谁?两岸舟船各背驰,波浪交... [详细]

08月08日 11:10
《八月十二日夜诚斋望月》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八月十二日夜诚斋望月》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八月十二日夜诚斋望月杨万里〔宋代〕才近中秋月已清,鸦青幕挂一团冰。忽然觉得今宵月,元不黏天独自行。译文刚刚接近中秋,月已清圆,似是在鸦青色的幕布上挂着一团冰盘。忽然间,觉... [详细]

08月08日 11:10
《夏夜追凉》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夏夜追凉》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夏夜追凉杨万里〔宋代〕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译文夜晚依然跟中午一样炎热,打开房门在月下稍微站一会。虫鸣不歇的茂密竹林树丛中,不时... [详细]

08月08日 10:43
《新柳》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新柳》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新柳杨万里〔宋代〕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译文百尺长的柳条轻拂过清澈明净的池塘,柳色尚且还不是深青的,只是浅浅的黄。柳条未必垂到了... [详细]

08月08日 10:42
《秋凉晚步》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鉴赏呢?
《秋凉晚步》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鉴赏呢?

秋凉晚步杨万里〔宋代〕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译文古人认为秋天是悲伤的,我却认为未必如此,轻微的寒意,正好是令人舒适的天气。绿色池... [详细]

08月08日 10:42
《桑茶坑道中》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桑茶坑道中》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桑茶坑道中杨万里〔宋代〕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译文雨后的晴天,风和日丽,地面上的雨水已经蒸发得无踪无影,小溪里的流水却涨满河槽,岸边... [详细]

08月08日 10:41
《小雨》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小雨》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小雨杨万里〔宋代〕雨来细细复疏疏,纵不能多不肯无。似妒诗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帘珠。译文细细的,疏疏的,雨儿飘飘洒洒;雨下又下不大,停又不肯停下。是不是妒忌我太喜欢欣赏那远... [详细]

08月08日 10:41
《初秋行圃》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鉴赏呢?
《初秋行圃》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鉴赏呢?

初秋行圃杨万里〔宋代〕落日无情最有情,遍催万树暮蝉鸣。听来咫尺无寻处,寻到旁边却不声。译文落日看来好像无情却最有情,催促千树万树上的蝉在傍晚时一齐鸣唱。听着声音近在咫尺,... [详细]

08月08日 10:40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二》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二》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二杨万里〔宋代〕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译文松阴之下长着半弓的草苔,想看书可又懒得去翻开。百无聊赖中掬起泉水去浇... [详细]

08月08日 10:40
《悯农》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悯农》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悯农杨万里〔宋代〕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译文稻田因天气大旱而没有多少成熟的,荞麦也因为寒霜来得太早而没了收成。农民们早就料到今年... [详细]

08月08日 10:40
《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鉴赏呢?
《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鉴赏呢?

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杨万里〔宋代〕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群山雪不到新晴,多作泥融少作冰。最爱东山晴后雪,... [详细]

08月08日 10:39
《昭君怨·咏荷上雨》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昭君怨·咏荷上雨》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昭君怨·咏荷上雨杨万里〔宋代〕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泻清波一作:泛清波)译文夏日午眠,梦见荡舟... [详细]

08月08日 10:39
分页: 71/1088 首页 上一页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下一页 尾页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