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文化
《征怨》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征怨》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征怨柳中庸〔唐代〕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译文年复一年戍守金河保卫玉关,日日夜夜都同马鞭和战刀作伴。三月白雪纷纷扬扬遮盖着昭君墓,... [详细]

05月12日 12:00
《调笑令·边草》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调笑令·边草》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调笑令·边草戴叔伦〔唐代〕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译文边塞的野草啊,边塞的野草!野草枯尽,戍边的兵士也已老。山南山北雪后放... [详细]

05月12日 11:59
《碛中作》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碛中作》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碛中作岑参〔唐代〕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译文骑马向西走几乎来到天边,离家以后已见到两次月圆。今夜不知道到哪里去投宿,在这沙漠中万... [详细]

05月12日 11:58
红楼梦贾母带着刘姥姥去妙玉那喝茶到底是因为什么?
红楼梦贾母带着刘姥姥去妙玉那喝茶到底是因为什么?

红楼梦里,贾母是宁荣二府辈分最年长的家长,是贾府的老祖宗,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刘姥姥游览大观园,贾母带她去栊翠庵讨茶吃。不要忽略这个细节,妙玉性格不合群尽人... [详细]

05月12日 11:58
《陇西行》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陇西行》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陇西行王维〔唐代〕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戍一作:火)译文告急的军使跃马扬鞭,十里又十里纵马飞驰,五里又五里不断扬鞭。... [详细]

05月12日 11:57
《潼关吏》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潼关吏》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潼关吏杜甫〔唐代〕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丈人视要处,... [详细]

05月12日 11:57
《关山月》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关山月》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关山月徐陵〔南北朝〕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星旗映疏勒,云阵上祁连。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译文十五的月亮映照在关山上,出征的人儿思念遥远的故乡。... [详细]

05月12日 11:53
《从军行》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从军行》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从军行卢思道〔南北朝〕朔方烽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祁连。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鱼丽逐左贤。谷中石虎经衔箭,山上金人曾祭天。天涯一去无穷已,蓟门迢递三千... [详细]

05月12日 11:52
《采桑子·九日》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采桑子·九日》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采桑子·九日纳兰性德〔清代〕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译文深秋时分,在这遥远的边塞,有谁还记得我?... [详细]

05月12日 11:51
《李公案》第三十四回:盗党设计放火烧衙 众匪认供申详定案
《李公案》第三十四回:盗党设计放火烧衙 众匪认供申详定案

《李公案》又名《李公案奇闻》,是清代惜红居士创作的中篇小说,共三十四回。主要讲述了李公断案故事,情节新颖,加深了对案件侦察过程的叙述,打破了以往公案小说或严刑逼讯、或托梦示兆等熟套,有较强的逻辑推... [详细]

05月12日 11:49
《李公案》第三十三回:陆大荣狱底遇冤魂 许国桢堂前供伙盗
《李公案》第三十三回:陆大荣狱底遇冤魂 许国桢堂前供伙盗

《李公案》又名《李公案奇闻》,是清代惜红居士创作的中篇小说,共三十四回。主要讲述了李公断案故事,情节新颖,加深了对案件侦察过程的叙述,打破了以往公案小说或严刑逼讯、或托梦示兆等熟套,有较强的逻辑推... [详细]

05月12日 11:47
红楼梦宝钗是如何贬低凤姐的?为何要这么做?
红楼梦宝钗是如何贬低凤姐的?为何要这么做?

宝钗,是曹雪芹著长篇章回体小说《红楼梦》中的女主角之一,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在《红楼梦》中,薛宝钗有一个癖好:贬低王熙凤。并且,对凤姐的贬低,她从来不分场合,张口... [详细]

05月12日 11:44
红楼梦王熙凤生下巧姐后,为何在无子嗣?
红楼梦王熙凤生下巧姐后,为何在无子嗣?

王熙凤,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让趣历史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王熙凤与贾琏的婚姻,从红楼梦前期来看还是和谐的幸福的,至于后来出现了矛盾,一是因为... [详细]

05月12日 11:39
红楼梦宝钗初见宝玉为何就要看通灵宝玉?原因是什么?
红楼梦宝钗初见宝玉为何就要看通灵宝玉?原因是什么?

通灵宝玉,《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神话形象,本是女娲炼就的一块顽石,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贾宝玉一行人辞别了贾府几个“腐败”的管事,终于一路来到薛家落脚... [详细]

05月12日 11:33
李贺的作品语言为什么总是那么的悲冷凄苦?
李贺的作品语言为什么总是那么的悲冷凄苦?

李贺的作品语言为什么总是那么的悲冷凄苦?或许这和他的一生的遭遇有很大的关系,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奇特的语言营造悲冷的氛围是李贺诗歌最为成功的因素之一,也是“长吉体”... [详细]

05月12日 11:32
李贺的作品风格是怎么样的?全避熟典另辟蹊径
李贺的作品风格是怎么样的?全避熟典另辟蹊径

李贺的作品风格是怎么样的?趣历史小编认为,主要可以用八个字概括“全避熟典,另辟蹊径”,想进一步了解的朋友就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吧。元代孟肪曾说:“读长吉《十二月乐词》,其意新而不蹈袭,句丽不淫,... [详细]

05月12日 11:29
红楼梦宝玉病重时,父亲贾政是什么态度?
红楼梦宝玉病重时,父亲贾政是什么态度?

贾政,字存周,是曹雪芹著作《红楼梦》中的人物,接下来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单论《红楼梦》中男性,贾政似乎名声颇佳,相比贾赦、贾琏、贾珍、薛蟠等好色之徒,贾政工作勤勉,一个工部员外郎的工作干... [详细]

05月12日 11:27
《塞下曲六首·其一》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塞下曲六首·其一》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塞下曲六首·其一李白〔唐代〕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译文五月的天山仍是大雪纷飞,只有凛冽的寒风... [详细]

05月12日 11:26
《李公案》第三十二回:杜大隆娶媳得女 徐二混因贪破财
《李公案》第三十二回:杜大隆娶媳得女 徐二混因贪破财

《李公案》又名《李公案奇闻》,是清代惜红居士创作的中篇小说,共三十四回。主要讲述了李公断案故事,情节新颖,加深了对案件侦察过程的叙述,打破了以往公案小说或严刑逼讯、或托梦示兆等熟套,有较强的逻辑推... [详细]

05月12日 11:26
《出塞二首》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出塞二首》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出塞二首王昌龄〔唐代〕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译文依旧是秦汉时... [详细]

05月12日 11:26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