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文化
公孙胜是梁山的元老级人物,为何他选择离开呢?
公孙胜是梁山的元老级人物,为何他选择离开呢?

公孙胜,绰号入云龙,道号一清,蓟州人氏。他与晁盖、吴用等七人结义,一同劫取生辰纲,后上梁山入伙。后离开梁山,回乡探母,直到大破高唐州时方被戴宗请回。梁山大聚义时,排第四位,上应天闲星,担任掌管机密... [详细]

03月04日 12:02
水浒传中公孙胜的事迹有哪些?他为何能善终呢?
水浒传中公孙胜的事迹有哪些?他为何能善终呢?

入云龙公孙胜主要事迹介绍公孙胜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公孙胜是蓟州人士,是个云游四方的全真教道士。他身高八尺(1.84米),相貌堂堂,长着八字眉、杏子眼,身穿短袍,背着古铜剑... [详细]

03月04日 12:00
水浒传中武松的故事为何更加有名气呢?
水浒传中武松的故事为何更加有名气呢?

《水浒全传》中武松的故事占据了很大的篇幅,像“景阳冈武松打虎”“供人头武二郎设祭”“武松醉打蒋门神”“武松大闹飞云浦”“张都监血溅鸳鸯楼,武行者夜走蜈蚣岭”……哪一段故事都是脍炙人口的。尤其是后人... [详细]

03月04日 11:59
水浒传中的吴用形象如何?她有怎样的事迹?
水浒传中的吴用形象如何?她有怎样的事迹?

公孙胜是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公孙胜,道号一清先生,祖籍为河北蓟州府,自幼好习枪棒,学成武艺多般,人称公孙胜大郎。学得一家道术,能呼风唤雨,驾雾腾云,江湖上都称他作“入云龙”。... [详细]

03月04日 11:57
水浒传中公孙胜有哪些故事?他的结局是什么?
水浒传中公孙胜有哪些故事?他的结局是什么?

公孙胜结局是什么水浒传中有一百零八名好汉,在被朝廷收编之后,每个人的结局各不相同。宋江被皇帝毒死,此乃结局最为可叹之人,其他诸人大多是战死,也有些是病死,还有些被收编为官为吏,继续为新朝廷效力... [详细]

03月04日 11:56
水浒传中公孙胜的绰号是怎么来的?为何叫“入云龙”?
水浒传中公孙胜的绰号是怎么来的?为何叫“入云龙”?

公孙胜的绰号是什么公孙胜,梁山108名好汉之一,擅长排兵布阵,在梁山时立下屡立奇功。公孙胜的绰号叫“入云龙”,关于这个绰号还有一些来历。水浒英雄人人都有一个绰号,且各自的绰号都和其性格或特... [详细]

03月04日 11:55
水浒传中智多星吴用是如何智取生辰纲的?
水浒传中智多星吴用是如何智取生辰纲的?

吴用智取生辰纲内容简介杨志为了应付不测可以说是处处小心开始还是趁凉行路,后来到了“人家渐少,行客又稀”的山路地带,为安全起见,改为天正热时赶路。而且对手下“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军汉们“雨... [详细]

03月04日 11:53
水浒传中吴用的性格如何?他的死因是什么?
水浒传中吴用的性格如何?他的死因是什么?

吴用的性格特点是什么?吴用是名著《水浒传》里的一个人物,在108好汉中他排名第三,是一个聪明的人。在《水浒传》里,108好汉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特点的绰号,吴用必然也会有,那么吴用的绰号是什么呢... [详细]

03月04日 11:52
水浒传中吴用的绰号是什么?他的死因是什么?
水浒传中吴用的绰号是什么?他的死因是什么?

智多星吴用的死因是什么吴用的结局在长篇章回体小说《水浒传》的描写中,北宋年间,奸臣当道,百姓民不聊生。当时许多英雄豪杰纷纷落草为寇,当时最有名的便是梁山好汉了,他们以宋江为首在梁山起义,最后... [详细]

03月04日 11:51
水浒传中吴用的事迹有哪些?他有那么妙计呢?
水浒传中吴用的事迹有哪些?他有那么妙计呢?

吴用的主要事迹有哪些吴用事迹概括。平生机巧聪明,曾读万卷经书。使两条铜链。吴用为晁盖献计,智取生辰纲,用药酒麻倒了青面兽杨志,夺了北京大名府梁中书送给蔡太师庆贺生辰的十万贯金银珠宝。宋江... [详细]

03月04日 11:50
国学经典著作原文赏析:荀子· 王霸篇第十一
国学经典著作原文赏析:荀子· 王霸篇第十一

国者,天下之利用也;人主者,天下之利埶也。得道以持之,则大安也,大荣也,积美之源也;不得道以持之,则大危也,大累也,有之不如无之;及其綦也,索为匹夫不可得也,齐愍、宋献是也。故人主天下之利埶也,然... [详细]

03月04日 11:34
国学著作欣赏:荀子· 君道篇第十二的原文是什么?
国学著作欣赏:荀子· 君道篇第十二的原文是什么?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 [详细]

03月04日 11:34
儒家经典著作原文赏析:荀子· 臣道篇第十三
儒家经典著作原文赏析:荀子· 臣道篇第十三

世俗之为说者曰:“主道利周。”是不然。主者、民之唱也,上者、下之仪也。彼将听唱而应,视仪而动;唱默则民无应也,仪隐则下无动也;不应不动,则上下无以相有也。若是,则与无上同也!不祥莫大焉。故上者... [详细]

03月04日 11:33
儒家著作欣赏:荀子·致士篇第十四的原文是什么?
儒家著作欣赏:荀子·致士篇第十四的原文是什么?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祆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则天... [详细]

03月04日 11:33
国学经典著作原文赏析:荀子· 议兵篇第十五
国学经典著作原文赏析:荀子· 议兵篇第十五

刑范正,金锡美,工冶巧,火齐得,剖刑而莫邪已。然而不剥脱,不砥厉,则不可以断绳。剥脱之,砥厉之,则劙盘盂,刎牛马,忽然耳。彼国者,亦强国之剖刑已。然而不教诲,不调一,则入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战。教诲... [详细]

03月04日 11:32
三国演义中,曹操为什么在刘备十分落魄的时候夸他是英雄?
三国演义中,曹操为什么在刘备十分落魄的时候夸他是英雄?

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曹操,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三国演义》中,有着青梅煮酒论英雄的著名桥段。当时的曹操对刘备说道:当今天下英雄,唯操与使君耳。此时的刘备,刚被吕... [详细]

03月04日 11:31
儒家经典著作原文赏析:荀子·强国篇第十六
儒家经典著作原文赏析:荀子·强国篇第十六

临武君与孙卿子议兵于赵孝成王前,王曰:请问兵要?临武君对曰:上得天时,下得地利,观敌之变动,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孙卿子曰:不然!臣所闻古之道,凡用兵攻战之本,在乎壹民。弓矢不调... [详细]

03月04日 11:31
国学著作欣赏:荀子· 天论篇第十七的原文是什么?
国学著作欣赏:荀子· 天论篇第十七的原文是什么?

衡听、显幽、重明、退奸、进良之术:朋党比周之誉,君子不听;残贼加累之谮,君子不用;隐忌雍蔽之人,君子不近;货财禽犊之请,君子不许。凡流言、流说、流事、流谋、流誉、流愬,不官而衡至者,君子慎之,闻听... [详细]

03月04日 11:30
国学经典著作原文赏析:荀子· 正论篇第十八
国学经典著作原文赏析:荀子· 正论篇第十八

人臣之论:有态臣者,有篡臣者,有功臣者,有圣臣者。--内不足使一民,外不足使距难,百姓不亲,诸侯不信;然而巧敏佞说,善取宠乎上,是态臣者也。上不忠乎君,下善取誉乎民,不恤公道通义,朋党比周,以环主... [详细]

03月04日 11:29
儒家经典著作原文赏析:荀子· 礼论篇第十九
儒家经典著作原文赏析:荀子· 礼论篇第十九

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羿之法非亡也,而羿不世中;禹之法犹存,而夏不世王。故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 [详细]

03月04日 11:28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