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先生做太监,朱元璋立的牌子他都敢拆掉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让自己以及子孙们大权独裁在手,通过一系列运作,裁撤了宰相等高级官员职位,职权分立各部,而将总决定权掌握在皇帝自己手里。但朱元璋好像没有照顾到自己后代没自己能干的事实,从而一定会给人代为行使大权的机会。

  果然,到了明英宗的时候,一个太监跳了出来,迷惑了英宗代为行事,并乱杆打下朱元璋立在宫门的“宦官不得干政”铁牌。

blob.png

  那么,所来太监何人呢?原来就是那位后来怂恿英宗亲征蒙古兵败被棰杀的王振。

  王振开始也是有家室的人,读过一些书物,跟普天下文人一样,憧憬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好日子。在几次科举不中之后,王振放弃了苦逼的备考生涯,靠着自己的一些才学,当了县里的教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教书先生。明朝对官员的要求是很苛刻的,几年的教官生涯里,王振并没有做出什么成绩,眼看着就要被调去边疆戍边,王振打听到一个朝廷要招聘学官进宫培训宫女的好消息。

  但是,因为学官是属于内府官员编制,所以进宫前需要净身!一直以来,各地都是用宫刑来惩罚犯事人员的,但王振迫于自己过往庸碌无为,又看到以往有着许多宦官因为得到皇帝赏识而享尽荣华的事例,便自宫净身,立志成为一代宦官。

blob.png

  刚进到宫里的王振极尽自己察言观色的本领试图讨好当朝宣宗,但是宣宗身边已经环绕了一群宦官同僚,深得宣宗喜好。这时,王振看到了宣宗的小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明英宗。宣宗正在太监中筛选太子的陪读,但是太监群体里普遍目不识丁,王振的才识虽然考不上举人,但是力压太监获得宣宗赏识还是没问题的。就这样王振搭上了太子这条船,而且,跟太子身边其它正式科举而来的朝官不同,王振懂得如何讨太子欢心,会玩这个特点帮王振战胜了内阁大臣们的刻板严谨,从此太子对王振言听计从,并且区别于对内阁的事务往来。

blob.png

  终于,太子登基,是为明英宗,但是王振也未敢胡作非为,因为还有张太后在辅助幼帝,又多次敲打王振。王振只能暗暗发力,图谋大权独掌的一天,在张太后和内阁大臣们面前,他恭恭敬敬,每次见面都躬身礼让而行,还当着内阁大臣的面斥责小皇帝的贪玩,使得朝臣们渐渐放松了警惕。而背地里,因为王振执掌了锦衣卫等特务机构,对不阿谀奉承于自己的官员一律打压,而在各地培植了自己的势力网。

  在张太后死的那年,王振终于在英宗的邀请下,上了朝堂,顺便卸了朱元璋立于大门上的“宦官不得干政”铁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