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意埃战争的起因,第二次意埃战争的结果及伤亡情况

  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Ethiopian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Italy )是指埃塞俄比亚抗击意大利侵略的局部反法西斯斗争。1935年10月,意大利军队不宣而战,悍然入侵非洲东北部的埃塞俄比亚,1936年5月,意大利军队攻陷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1941年,在盟军的帮助下,埃塞俄比亚获得解放。

  第二次意埃战争

  起因

  1922年,墨索里尼上台后,希望扩张领土,妄图独霸地中海,重新分割东非和北非的英、法领土。

blob.png

  1929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严重冲击了意大利,墨索里尼断定领土扩张是减轻国内经济压力所必需的办法,进而走向了扩张的道路。首先,他希望先吞并阿比西尼亚,但想达到目的,必先得到英、法默许。英、法最终对意大利的行为采取绥靖政策,使意大利得以成功侵占埃塞俄比亚。

  法国当时急于拉拢意大利对抗德国,对侵略计划采取纵容的态度,1935年1月7日,墨索里尼与法国外长皮埃尔·赖伐尔(Pierre Laval)签署了《意法条约》。而英国则担心意大利此举可能动摇其在东非、埃及和苏丹的统治,所以起初持反对态度。但最后,英国认为和意大利开战的风险太大,并认为牺牲阿比西尼亚可以令墨索里尼不和德国结盟,最终给意大利暗示,不会干预侵略行动。

  墨索里尼认为时机已成熟,便于1935年10月3日,发动了侵略战争。

  过程

  意大利军团入侵独立的非洲王国阿比西尼亚。以东北非意军总司令E.德博诺将军为总指挥,分北、中、南三路进攻埃塞俄比亚,其中北路军为主力。同年11月16日由P.巴多利奥接任元帅。埃军总数约45-50万人,但训练不足,装备落后。5月5日,意军攻陷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9日,墨索里尼宣布将埃塞俄比亚领土并入意大利王国。

blob.png

  结果

  1936年5月在经过一场长达7个月的战役之后,阿比西尼亚被征服,皇帝海尔·塞拉西一世被迫流亡英国。英法操纵国联对意经济制裁,但拒绝实施两项重要措施,即禁运石油和封锁苏伊士运河。

  伤亡与损失

  意大利

  10,000人阵亡 (1936年5月估计)

  44,000人负伤(1936年5月估计)

  9,555人阵亡(1936年–1940年估计)

  144,000人非战斗减员或负伤 (1936年–1940年估计)

  总计:至多20,000人阵亡,188,000人非战斗减员或负伤

  意大利方面估计; 以1940年前6个月的估计作为基础;综合了非洲方面的数据。

  埃塞俄比亚

  约275,000人阵亡

  约500,000人负伤

  总计:至多775,000人伤亡

  影响

  埃塞俄比亚被意大利占领,至1941年,埃塞俄比亚和盟军共同击败了意大利侵略军,埃塞俄比亚才恢复独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