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考试成绩出来之后是怎么通知的?古代有“录取通知书”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最近陆陆续续很多高考考生已经收到他们的录取通知书了,如今高校的录取通知书也是各有心意,毕竟这对于每一位考生来说或许都是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刻之一。不过现代因为交通发达,无论考生住哪都能用快递把通知书送到家里。在古代就没这么方便了,那些中了科举的考生他们有没有录取通知书呢?这次就为大家介绍下古代是怎样通知那些中了科举的考生,下面就来看看吧。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代诗人孟郊的这首《登科后》淋漓尽致地描绘了诗人进士及第后得意喜悦的心情。金榜题名是古人“四大喜事”之一,进士及第后,便可加官晋爵,光宗耀祖,福泽后代。可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为激励士人勤奋努力,扩大影响,官府除张榜公布外,还制作特别精美的“录取通知书”,无论是材料、做工,还是报喜,都非常复杂、隆重。
中国科举制度的最后一科金榜(仿制),历史上于1904年张挂公布。图片来源:北晚新视觉
古代最早出现的录取通知书是“泥金帖子”。“泥金”手法是中国传统的高档装涂工艺,用金粉或金属粉制成的金色涂料,用来装饰笺纸或调和在油漆中涂饰器物。唐代开始用泥金涂饰在笺简上,作为进士及第到家报喜所用。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泥金帖子》:“新进士才及第,以泥金书帖子附家书中,用报登科之喜。”宋代诗人杨万里《送族弟子西赴省》诗:“淡墨榜头先快睹,泥金帖子不须封。”王仁裕、杨万里都提到泥金帖子,而杨万里诗中的淡墨榜又为何呢?古代科举考试录取的进士,用淡墨书榜,称为“淡墨榜”。
在唐朝稍后出现了“金花帖子”,被视为“正式版”科举录取通知书,又称为“榜贴”。宋·洪迈《容斋续笔·金花帖子》说:“唐进士登科,有金花帖子……以素绫为轴,贴以金花。”到了宋代仍然使用金花帖子,宋人赵彦卫在《云麓漫钞》中记载:“国初,循唐制,进士登第者,主文以黄花笺,长五寸许,阔半之,书其姓名,花押其下,护以大帖,又书姓名于帖面,而谓之榜帖,当时称为金花帖子。”“黄花笺”是一种洒金粉的顶级用笺,用此来书写通知书,可见珍贵。宋·陈继儒《太平清话》卷四:“宋朝吴郡士登科者,始于龚识,其家居昆山黄姑,犹藏登第时金花榜帖,乃用涂金纸,阔三寸,长四寸许。”
在明朝,录取通知书称为“捷报”,或“报帖”,民间称“喜报”。明人王世贞《觚不觚录》云:“诸生中乡荐,与举子中会试者,郡县则必送捷报。”《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后,送来的就是捷报。到了清代,就出现了刻板印制的科举通知书了。
进士及第的通知书都写哪些内容呢?一般先把考官的姓名写在上面,然后再写具体内容。乡试中举的录取通知书相应简单些,主要书写被录取学子的姓名、乡贯、三代姓名。如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范进三两步走进屋里来,见中间报帖已经升挂起来,上写道:‘捷报贵府老爷范讳进高中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京报连登黄甲。’”
现代的高考录取通知书一般通过邮局或快递公司邮寄到考生的手中。在古代,送通知书也比较隆重。各级官府会安排专人将通知书直接送达学子家中。报喜人一般不少于三人,都骑上高头大马,高举彩旗、旌幌,带上唢呐班子,一路上鸣炮奏乐,吹吹打打,热闹非凡,犹如现在男子结婚迎亲一般。如《儒林外史》描写报榜的情景:“只听得一片声的锣响,三匹马闯了来;那三个人下了马,把马拴在茅草棚上,一片声叫道:‘快请范老爷出来,恭喜高中了!’”
中秀才举人或者进士及第希望比较大的人家都会在煎熬中苦苦等待着喜报的到来。有专人在门口等候,真是望眼欲穿,一旦报喜的人到了,即大呼小叫向主人报喜。报喜是个好差事,衙门里的公差争破头想干这差事,碰到大户人家能赏一些红包,也就是“喜钱”,稍微穷点的人家也能排上一桌,赏些酒喝。正因为送喜报有利可图,竟有人在半道上抢夺喜报,送到主家以领取赏银。严嵩在《钤山堂集》中记载:“京师人以报榜希厚利,先赂印匠,多印试录名纸,伺启阍得纸疾驰去,报早则金多,亦有恶少伺于途,挺仆其人,夺纸以去者。”
中榜者收到榜贴或喜报后,一般要把它张贴在厅堂里最显眼的位置,如同现在上级颁发的奖状或与领导人合影一般,让来访的客人进门便能看到,以此炫耀一番,光耀门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说到诸葛亮,大家第一反应是“大神”,“智慧的化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详情
中国古代的皇帝通常被视为神在人间的化身,号称“真龙天子”。翻看各类史料就会发详情
三国中的“忠”与“义”在他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诠释。但这样一位忠义的武圣,也有一详情
中国古语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在中国古代,确实是这样得。 话说,唐玄宗时详情
我们都知道,乾隆皇帝的这一生宠爱过很多的妃子。而且乾隆一生是非常多情的,在他详情
有的人可能会知道,《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跟《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是师徒关系详情
说曹操,曹操到。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详情
崔浩是南北朝时期顶尖的智囊,也是北魏朝廷毫无争议的超级师爷。如果非要对中国历详情
玄武门之变,给李渊带来了无法说清楚的巨大伤害,二个儿子,一堆孙子统统去见了阎详情
西汉淮南王刘长,是汉高祖刘邦的少子,历史资料记载他力大无穷,但为人嚣张跋扈,详情
我们印象中的朱元璋是一个生性多疑的人,他由于家境十分贫寒,所以在当上皇帝之后详情
《三国演义》的各个人物为了自己的利益争斗了一生,其中有很多人物受到当今人们的详情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后人读三国历史,看到的不只有金戈铁马,指点江详情
卫玠,字叔宝,小字虎,河东郡安邑县人,曹魏尚书卫觊曾孙、太保卫瓘之孙。晋朝玄详情
对甄宓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甄宓之死,详情
中国历史悠久,从古代的三皇五帝,到夏、商、周,再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统一的详情
对曹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曹丕死后把详情
朱元璋很聪明,知道以往很多朝代之所以垮台,源自于皇位继承人之间互相残杀的火拼详情
孙权当时根本没有精力去一统天下,内政已经够孙权烦的了。孙鲁班是孙权的长女,此详情
对皇帝的庙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我们详情
司马衷一、两岁时, 大家发现他简直就是个弱智,是一个什么都弄不清楚近乎白详情
对宋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任何一个时详情
228年这一年对于三国时代的魏国来说算是一个流年。这一年,东线被吴国打败,西详情
参合陂之战是十六国后期,北魏在参合陂(今内蒙古凉城东北,一说在今山西阳高)大详情
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春,由于连年征战,西夏国国力已臻衰竭,元昊就乘机派详情
定川寨之战是宋仁宗时爆发的宋夏战争的第三场战事,最后以宋败夏胜收场。下面趣历详情
好水川之战是西夏天授礼法延祚四年(宋康定二年,1041年),西夏军进攻宋泾原详情
导语:赵国在长平之战后一年的时间又经历了邯郸之战,在这两场战争中,赵国元气大详情
武德二年(619年)三月,刘武周接受宋金刚“入图晋阳,南向以争天下”的建议,详情
玉璧之战,是南北朝时期东魏丞相高欢对西魏发动的战役,旨在攻取战略要地玉璧城,详情
洪都之战,是一场元朝末年发生在江西南昌地区的著名战役。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情
川陕是南宋的战略要地,南宋于1129年(金天会七年,南宋建炎三年)授命张浚担详情
关于播州之役,历来评价甚高。此役之胜,大大树立了明王朝在西南地区的威风,为2详情
说到朱元璋,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详情
夏姬,接下来听听趣历史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夏姬,郑国公主,出身高贵,详情
张居正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明王朝从详情
乾隆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随着《甄嬛详情
朱元璋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朱元璋,详情
据传说,西汉的著名飞将军李广曾在边疆驻守时经历过这么一段奇幻的故事,感兴趣的详情
对王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秦始皇完成详情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伯温,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详情
商玲珑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罢胡琴,掩秦详情
很多人都不了解赤霄剑,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这里有一个小故事: 详情
金朝,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何谓“风水详情
金庸小说中的各种“大侠”让人印象深刻,很多人都非常憧憬这样的人,那么中国古代详情
六朝指三国的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皆以建康(吴名建业,江苏南京)详情
管仲改革又称管仲变法。管仲(约公元前723年或前716年-公元前645年),详情
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一部分,那么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改革家呢?下面趣历史小详情
绿珠有怎样的生平经历?后人咏叹绿珠的诗有哪些?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详情
王朝云生平经历如何?后世如何纪念王朝云?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详情
世卿世禄制的施行年代是什么时候?世卿世禄制是怎样废除的?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详情
军功爵制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军功爵制的赐爵原则是什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情
息夫人有怎样的生平经历?后人如何纪念息夫人?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详情
卫铄有哪些民间传闻?卫铄给后世带来哪些影响?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详情
冯嫽生平经历如何?冯嫽的历史评价如何?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详情
曹孟德“横槊赋诗” (第48回)是《三国演义》中表现曹操复杂性格的一个重要篇详情
在“赤壁之战”这个单元里,通过“三江口交兵”、“蒋干盗书”、“草船借箭”、“详情
在《三国演义》中,表现诸葛亮的绝顶智慧和奇谋妙计的精采片段如明珠贯连,层见迭详情
“草船借箭”(第46回)是紧接“蒋干中计”之后的又一个精彩的斗智故事。 历详情
在《三国演义》有关“赤壁之战”的情节系列中,作者着力突出“人谋”的作用,把大详情
袁绍是《三国演义》 中着墨不多但形象却十分鲜明的一个人物。他是汉末士族地主和详情
在《三国演义》中,着力表现曹操方面将领的武勇气概的精采片段,大概莫过于《许褚详情
如果把《三国演义》全书的情节划分为若干单元的话,可以肯定地说,“赤壁之战”(详情
在百二十回本的《三国演义》中,赵云从第7回出场时的少年将军,到第97回病逝于详情
在《三国演义》所构建的那个英雄辈出、谋臣如云、猛将如雨的艺术舞台上,赵云是一详情
晁盖的性格特点1、为人忠厚: 就是因为为人忠厚所以能结交到许多好汉。 晁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