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有个好祖母,孝庄也有个好孙儿!康熙和孝庄的祖孙情!
2019-09-04 11:42:28 李臣典 南怀仁 钱沣 黎简

  康熙有个好祖母,孝庄也有个好孙儿!康熙和孝庄的祖孙情!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十一月,孝庄突然病倒。此次病情比以往任何一次都严重,康熙皇帝万分焦急,他亲自到慈宁宫侍疾,亲尝汤药,昼夜不离地陪伴在祖母的病榻边。他还特地传谕内阁:非紧要之事,不要上奏。

image.png

  康熙帝尽管召集了天下名医,他给刑部下谕:“朕侍奉太皇太后,朝夕承欢,谨遵慈训,竭诚奉养。现太皇太后身体不适,朕日夜牵挂,寝食难安,默默祈祷上天保佑,延长太皇太后的寿命。上天有好生之德,朕愿意以宽待世人来祈祷上天保佑太皇太后。所有内外问刑衙门,见监重人犯,除十恶不赦罪及贪官、光棍不赦外,其余已经奉旨监候死罪重犯,概行减免发落。

  在人世的一切办法均告无效的情况下,康熙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冥冥之上天。只要能让祖母病好,康熙愿意做一切事情。为了使太皇太后康复,康熙甘愿做违例之事。

  不久,康熙向几位大学士下圣旨,称:“自太皇太后圣体违和以来,多方医治,均为奏效,病逝渐增,甚为可虑。朕夙夜忧惧,现欲亲自前往郊垣,虔诚祷告祭祀,以求上天保佑太皇太后慈躬和像,永获康宁。可将朕的意思传谕九卿。”

image.png

  九卿重臣得到圣旨后,上奏到:“皇上至孝,超越万古,太皇太后违和,皇上朝夕在慈宁宫,席地奉侍,亲调药饵,寝食俱废。圣孝之诚,必当感格穹苍。臣等愚见,似不必皇上亲到天坛致祭,天心自为默佑。”

  显然,众臣虽然不便违背康熙的旨意,但对皇帝亲自到天坛致祭,还是觉得不大合适。因此,他们委婉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见,通过大学士转奏给康熙。

  康熙决心已下,并不听从众臣的建议。再次发下谕旨要前往天坛祭祀,谕旨下发后,再无人出面阻拦。按照规矩,祭祀之前,必须有一段时间只食素食,以示对上天的尊敬。这一过程称为斋戒。礼部因此上奏:“请皇上选择斋戒、告祭日期。”

  康熙马上传谕:“朕在宫中,每日都在斋戒,可于明朝步行,恭祭祈祷。”接着,康熙帝率诸王、贝勒、贝子、公及文武官员等,步行到天坛致祭。康熙帝亲自撰写了祝文:

image.png

  “……值兹危殆,方寸愦迷,用敢洁蠲择日,谨率群臣,呼吁皇穹,伏恳悯念笃诚,立垂昭鉴,俾沉疴迅起,遐算长延。若大数或穷,愿减臣玄烨龄,以增太皇太后数年之寿,为此匍伏坛下,仰祈洪佑,不胜恳祷之至。”

  34岁的康熙帝对上天祈祷,愿意减少自己的寿命,以延长太皇太后的在世之日。此种诚意,令在场之人无不感动。堂堂的康熙大帝,亲历过多少风云变幻,将一个诺大的帝国带向盛世。可是,在这个时候,他却是一个至情的孝子孝孙,他哭喊着,痛苦着。

  饱受病痛折磨的孝庄,看到自己的孙儿如此孝顺,忍不住老泪纵横。晚景如此,即便自己受再多的苦再多的难,也值了。她拉着康熙的手,语重心长地说道:“因我老病,你日夜焦劳,竭尽心力,所有服用以及饮食之类,无所不备。我感到很满足。你如此竭诚体贴,实天下之至孝。惟愿天下后世,人人法皇帝如此大孝可也。”

image.png

  此时的孝庄仍在想着国家社稷,想着康熙如此孝顺,可以作为“以孝治国”的典范,使大清王朝更加和谐稳固。可是康熙帝如此下去势必要被熬倒。诸王、贝勒、贝子、大学士、尚书、侍郎、侍卫等,一同跪在慈宁宫前,请皇上回宫,稍微休息。

  康熙并不答应,说:“太皇太后病势,渐觉深笃,朕心忧虑焦灼,即便回宫,也觉不安。你们所奏,朕知道了。”他仍然守候在祖母身边,给祖母以安慰。

  孝庄自知不起,告诫孙儿凡事以大清江山为重,不要为私情所感。康熙含泪点头。弥留之际,孝庄向孙儿交代了最后一件事:“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久,不可为我轻动。况我心恋汝皇父及汝,不忍远去,务于孝陵近地择吉安厝,则我心无憾矣。”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子时,75岁的孝庄病逝于慈宁宫。在清廷公布的遗嘱中,孝庄简要讲述了自己再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三朝中的经历,然后着重回顾康熙朝的经历,表达了对孙儿康熙及太平盛世的欣慰之情。最后提出,要皇帝勉自节哀,中外文武群臣恪尽职守,共承无疆之福。

  这位为大清江山效力近半个世纪的一代女政治家,就这样走完了她的一生。就连她最后的遗嘱,也体现了她的一贯作风:凡事均为大清社稷着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