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为何要实行“四帝共治”制度?“四帝共治”的结局是什么?

  古罗马为何要实行“四帝共治”制度?“四帝共治”的结局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公元2世纪时期,古罗马帝国历经了数百年的武力扩张之后,最终成为了一个地跨欧洲、非洲、亚洲三个大洲的庞大帝国。然而随着古罗马的繁荣以及内部势力的各种暗流涌动。到了公元2世纪末的时候这些矛盾集中爆发了,罗马内乱频仍,皇位也是更迭频繁。在前后不到百年的时间里,竟换了20多位皇帝,而其他拥兵自重、自立为王者,更是不计其数,俨然罗马版的“藩镇割据”。

image.png

  面对这种混乱局面,一位天才的罗马皇帝竟然想出了一个大开脑洞的统治方式——“四帝共治”:一个罗马帝国,由四位皇帝共同在位,分区治理。

  这样令人匪夷的制度,听起来很像是天方夜谭,那它究竟是如何实行,又造成了怎样的后果呢?

image.png

  一、共治起源

  公元2世纪末,罗马帝国陷入了一个衰落和分裂期:随着帝国疆域的不断扩大,罗马城作为政治中心,对遥远边境的统治愈加力不从心。内部的反抗、叛乱,加上外部蛮族的入侵,让罗马愈加应接不暇。

  公元284年,奴隶出身的戴克里先,被拥戴和推举为罗马皇帝。面对这个庞大的“烂摊子”,他推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中第一条就是维护自己的权威。

  戴克里先继位后,除了被尊称为“奥古斯都”外,他还用“君主”来代替“元首”的称谓,并藉此来表明他和罗马人之间的主仆关系。虽然共和时期的一些官职与机构,比如元老院、执政官等,都被戴克里先保留了下来,但是,它们已经名存实亡,几乎不发挥任何作用了。

  戴克里先被认为是世界的统治者、万物的主人,违背君主的意志不仅被认为是犯罪行为,而且是亵渎神灵的行为。从这时候起,罗马帝国从元首制过渡到了君主制

  戴克里先在确立了自己的绝对权威之后,也逐渐意识到,仅仅依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处理帝国复杂多变的棘手问题的。像罗马这种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帝国,根本无法依靠他一个人去顾及全局。

  于是,戴克里先在借鉴先人经验的基础上,决定在政治上实施的“四帝共治”制度:一个罗马帝国,由两位正皇帝和两位副皇帝共同统治,借此以更好的控制广袤的帝国,挽救罗马在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的严重缺陷。

  戴克里先并非真正开了二人或以上共治的先河,这种情况曾在罗马的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只是没有这一次如此彻底。

  比如,公元238年,元老院曾拥立两名元首,即戈尔狄亚努斯一世父子,二人共治且享有同等的权利;公元253年,瓦勒里安父子同样共治罗马,父子二人分管帝国的东西部;公元283年,卡路斯则是父子三人一起共治。

  以上这些先例,为戴克里先提出划时代的“四帝共治”提供了重要参考。

  二、核心要义

  戴克里先实施的“四帝共治”,不再是帝国内部仅有一个皇帝,而是由多个皇帝分区治理,共同统治帝国,维系帝国的完整。

  在原来,戴克里先为了应付外敌入侵,需要驻守在小亚细亚,无暇顾及帝国的西部。而实施“四帝共治”后,他将色雷斯、下麦西亚、亚洲诸省、埃及和昔兰尼加作为自己直辖地,同时任命自己的心腹大将马克西米安为“凯撒(副皇帝)”,第二年又将其提升为“奥古斯都(皇帝)”,让他驻守在米兰,统治意大利、阿非利加省、里西亚和诺里克等地区。

  为了应付不列颠、埃及的叛乱和波斯王国的威胁,戴克里先又提拔了两个年轻的军官君士坦提乌斯和加列尼乌斯为“凯撒(副皇帝)”,让他们分别统治罗马帝国的其他两片区域。

  这样,戴克里先就等于是将罗马帝国分成了四个部分,并选择四个重要的战略要地作为帝国皇帝的驻节地,由四人分别驻守。罗马城虽然仍然是帝国形式上的首都,但已经不再是唯一的行政中心。通过“四帝共治”,就可以更加直接的应付内部矛盾和外部威胁。

  为了加强四位皇帝之间的纽带联系,戴克里先还规定:“奥古斯都”要认“凯撒”为继子,还要把女儿许配给“凯撒”,并在20年任期结束后,让位于“凯撒”,以这种姻亲关系保持世袭统治。

  三、正面作用

  戴克里先在继位伊始就树立起了自己的绝对权威,而他所提拔的三个“皇帝”,又均是自己的心腹,所以,“四帝共治”刚刚开始,就显现出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由戴克里先亲自驻守的小亚细亚地区,成为帝国继罗马城之外的第二个政治中心,抵御东方蛮族的桥头堡。

  由马克西米安驻守的西部,加列里乌斯驻守的巴尔干各省,君士坦提乌斯驻守的高卢、不列颠、西班牙,都极大的为戴克里先分担了压力,帝国的内部危机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缓解。

  此外,戴克里先为“奥古斯都”设定了20年的任期,在其任期满后,再由“凯撒”取而代之。这种做法,有助于防止统治者由于无限期掌权而变得骄奢淫逸、专横无度。而且,由“奥古斯都”将权力交给自己的继子和女婿“凯撒”,也保证了帝国有序的权力衔接,改变了原来混乱的继承制度导致的权力之争,限制了军队对帝国皇帝的废立。

  四、负面作用

  尽管“四帝共治”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成效,维系了罗马帝国的统一,但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戴克里先绝对的个人权威之上的。

  虽然马克西米安与戴克里先是共治皇帝,二人分享“奥古斯都”的头衔,但是,戴克里先实际上仍然是罗马帝国的最高君主。马克西米安和另外两个“凯撒”,其实并不是敬畏“四帝共治”的制度,而是慑于戴克里先的个人权威。一旦一个继承者没有像戴克里先这样的才能,当他不足以驾驭整个庞大的帝国时,罗马的命运就有可能走向歧途。

  更为要命的是,帝国的四位皇帝,都有属于自己的领土和军队,都有能力对对方发起挑战,这就为罗马帝国日后的分裂埋下了祸根。

  五、诸帝混战

  公元305年,因为20年任期结束,戴克里先和马克西米安自愿退位,君士坦提乌斯和加列里乌斯分别晋升为西部和东部的“奥古斯都”。随后,加列里乌斯又专横地任命其外甥马克西米努斯和部将塞维鲁二世分别担任罗马东、西部的“凯撒”。

  加列里乌斯首先坏了规矩,君士坦提乌斯也不客气。公元306年,在君士坦提乌斯去世后,他的儿子君士坦丁一世就直接自立为“西部奥古斯都”。后来,他接受了“东部奥古斯都”加列里乌斯之命,改任“西部凯撒”。

  马克西米安虽然“退休”了,但他的儿子马克森提乌斯却不甘寂寞,他在罗马城自称是“西部奥古斯都”,与君士坦丁一世针锋相对。

  同时,他还邀请自己的父亲马克西米安再次出山。与自己的共治,同为“奥古斯都”。此时,试图进攻马克森提乌斯的“西部凯撒”塞维鲁二世兵败被俘,后被处死。

  君士坦丁一世为了取得马克西米安的支持,于是便迎娶了他的女儿,从而被马克西米安宣布为“西部奥古斯都”。此举也让马克西米安与自己的儿子决裂,他被迫从罗马出走。

  看到这种混乱局面,“东部奥古斯都”加列里乌斯马上召集已经退休的戴克里先和马克西米安商议对策,他们决定:马克西米安宣布退位,君士坦丁一世降回“西部凯撒”,“西部奥古斯都”则由加列里乌斯的部将李锡尼出任。

  公元310年,君士坦丁一世再次自立为“西部奥古斯都”,而加列里乌斯的侄子马克西米努斯则自立为“东部奥古斯都”,不服老的马克西米安也自立为奥古斯都,但很快兵败自尽。

  公元311年,“东部奥古斯都”加列里乌斯病死。第二年,君士坦丁一世发动了米尔维安大桥之战,杀死了马克西米安的儿子马克森提乌斯,君士坦丁一世成为名副其实的“西部奥古斯都”。也就是在这一年,“四帝共治”的发明人戴克里先病逝。

  公元313年,李锡尼击败并杀死了自立为“东部奥古斯都”的马克西米努斯,成为唯一的“东部奥古斯都”。

  公元324年,罗马东西两部发生了一场大战——阿德里安堡战役,结果李锡尼和他任命的“西部奥古斯都”双双战败被俘,并于第二年被处死。君士坦丁一世成为继戴克里先之后的又一位帝国唯一统治者。

  君士坦丁一世废除了“四帝共治制”,并且创立了血亲世袭继承制,最终确立了罗马帝国的君主专制政体

  结语:戴克里先创立的“四帝共治制”,虽然暂时结束了罗马几十年的混乱局面,使帝国保持了长达20年的稳定格局。但在戴克里先退位后,罗马帝国又陷入了长达18年的混战,这其间各种“奥古斯都”、“凯撒”你方唱罢我登场,如果不仔细甄别,根本理不清其中的头绪。

  因此说,“四帝共治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罗马帝国内部存在的问题,反而使得罗马的权力之争更加白热化,也最终导致了东、西两个罗马帝国的彻底分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