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不在谁当家?太子监国制度是什么样的?

  古代皇帝不在谁当家?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中国古代的监国基本上是指太子监国,“君行,太子居,以监国也;君行,太子从,以抚军也。”当然也有宗室监国或者大臣监国的情况,比如英宗土木堡之变前让弟弟监国,宣德时期宣宗巡边就让重臣张信留守北京,不过比较常见的还是太子监国。

  监国一般是皇帝出行或者不能视事的时候才会出现太子监国的情况,太子监国的情况在历朝历代中是比较普遍的,曹操西征马超,世子曹丕监国,孙权办理迁都建业之事,太子孙登监国武昌,李渊死的时候李世民居丧让太子李承乾监国,朱棣北征让朱高炽监国,康熙皇帝出征准葛尔由皇太子胤礽监国摄政。由此可见历朝历代都有太子监国,那么太子监国有什么好处呢?

image.png

  其实设立监国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当皇帝不在的时候保证国家能够正常的运行,而且提前让太子熟悉国家政事可以锻炼他的能力,以后太子登基就能够得心应手了,这点在朱标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朱元璋培养朱标培养了二十年结果先朱元璋一步走了,如果是朱标继位肯定要比朱允炆这个娃娃做得更好的。所以监国也是培养太子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明朝前期非常注重继承人的培养,对太子太孙的教育看得很重,比如武宗朱厚照当太子时都是让大学士教导,但是到了后期尤其是万历以后培养继承人就没那么认真了,比如光宗朱常洛不受万历的喜欢所以太子府就过得比较艰难,光宗又死得很早还没来得及培养继承人,天皇帝几乎是半文盲,经常大臣上的奏章他也看不懂,而天启喜欢木匠活就是因为小时候没人教导,作为皇太孙竟然没书读,因为没人关心所以他才会那么依赖自己的乳母客氏

  崇祯皇帝虽然在老爹当上皇帝以后读了几年书但是也不是被当作继承人培养的,以前学的也不是帝王之术,突然让他治理一个那么大的国家他做不好也是很正常的。从万历以后的皇帝我们可以看到培养继承人是很有必要的,监国制度也是很有存在必要的。

image.png

  难道监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吗?

  其实监国有好处也有坏处,皇帝既要培养继承人又要把权力握在自己的手里,监国的权力太大也是会出事情的,就算你是老子他也敢反了你,尤其是老皇帝特别能活的时候。而且太子权力大就会影响皇权,太子或者皇子在朝堂上安插人手也是一个大麻烦,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唐朝时候太子的权力很大,他们有兵权有东宫三卫,而三卫当中大多是挑选皇帝的将军或者重臣的儿子,因为这样的关系朝廷中太子党就是一个很大的势力。唐朝太子造反的事情很多就是因为这样,所以李承乾能够造反,唐肃宗李亨能够在安史之乱中夺了唐玄宗的权力。权力是一个让人痴迷的东西,这导致皇帝对自己的儿子也不放心了,宋元的时候太子监国的事情就比较少了,那么为什么到了明朝太子监国又成了定制呢?这点和朱元璋有关系。

  明朝的监国

  朱元璋对自己的儿子朱标很信任,所以才有了朱标监国的事情。他这么做也有他的理由。

  《明史》:“自古创业之君,历涉勤劳,达人情,周物理,故处事咸当。守成之君,生长富贵,若非平昔练达,少有不谬者。故吾特命尔日临群臣,听断诸司启事,以练习国政。”

  这句话很简单我就不翻译了,意思就是要历练太子才能让他日后成个好皇帝。

  到了朱棣的时候监国就更加的普遍了,太子有六次监国总共有七年八个月,这个时间是非常久的,最长的一次是成祖迁都的时候,太子监国南京成祖居北京总共三年零七个月。而且有时候太子虽成祖北巡就由皇太孙监国,这样的培养方式很好的锻炼了继承人所以才有后来的仁宣之治,仁宣应该是明朝最强盛的时期。

  朱棣时期的监国和太祖有很大的关系,要知道朱棣是造反夺了侄子的天下,为了自己的名正言顺就一定要把自己和朱元璋的关系拉得很近,他要名正言顺就要建文帝不是名正言顺的。

  比如靖难中就说建文帝削藩这件事情是不符合太祖的理念的,建文帝身旁一定是有小人离间皇家亲情,所以朱棣靖难就是打着清君侧的名义。自己当了皇帝也要奉行太祖定下的政策。要知道朱棣其实是更喜欢汉王的,他觉得汉王比较像自己而且在靖难过程中立了大功,但是朱棣不能立汉王为太子就是因为传嫡长子是太祖已经立下的祖训,这就像是李世民一样,李世民是造反夺得的皇位但是他却坚持立李承乾为太子,即使太子有很多事情都做得不好他都没有立其他人,只是因为他是嫡长子,直到李承乾造反才废了他的太子之位。

image.png

  朱棣和李世民是有相似之处的,因为他是造反得到的天下所以也是防备自己的儿子的,太子监国并不是想做什么事情就能够做什么,也不能够随意的换官员培植亲信,监国并不能像皇帝一样行使权力。比如遇到叛乱的时候可以调边军但是要立即像皇帝请示,只能任命都察院,六部以外的下属官员,而且在京城驻扎的五军都督府武将监国也是不能够任命的。所以朱棣既想要锻炼太子也不想给太子太大的权力,尤其不能够拥有威胁自己皇帝地位的权力。

  太祖时虽然朱标多有监国但是未曾形成定制,朱棣把建国制度完善了,太子监国拥有哪些权力,宗室藩王监国有哪些权力都被明确了下来,朱棣的明朝多有监国的现象,比如宣宗时襄王监国、郑王监国,英宗时郕王监国,嘉靖十八年(1539)二月,世宗南巡让太子监国等等。

  不过到了清朝监国制度基本上名存实亡。康熙第一次亲征葛尔丹却不设监国,一路上设立的都是驿站,军政大事还是全部由康熙处理,第二次亲政葛尔丹虽让皇太子监国但是太子根本没有任何权力,太子并不能裁决,所有事情都要由快马报给康熙然后裁决。像乾隆喜欢下江南,如果是明朝的时候肯定要由监国的不过乾隆不设,政务班子全都带上,所有的事情都要由皇帝处理。清朝的皇帝想把权力紧紧地攥在手里,而且清朝的继位很不稳定所以明朝的监国制度没能够延续下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