傀儡皇帝光绪死后 为什么慈禧会选择三岁的溥仪为帝呢
2019-11-25 13:35:45

  慈禧为什么会选择溥仪继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公元1908年11月14日,光绪帝无子而驾崩,当时清朝的实际统治者慈禧太后,将光绪帝的弟弟醇亲王载沣立为摄政王,立载沣之子三岁的溥仪为帝。

  以清朝当时的情况来看,光绪死后让弟弟载沣继位的兄终弟及继承方式其实更为靠谱,因为清朝当时是危机重重处于风雨飘摇之际,自然需要一个年富力强之人成为新皇帝,来更好的面对当时的严峻局势,更何况光绪没有留下子嗣而驾崩。

  可是慈禧太后为什么对当时的局面视而不见呢,反而大费周章的立载沣成为摄政王,又让载沣三岁的儿子过继于同治和光绪名下,成为新皇帝呢?

  相信这点也是很多人的疑问,为什么慈禧太后这么聪明的政治家会犯下这种低级错误呢?

  其实我们仔细回归这段历史就会发现真正的原因在于慈禧太后还想掌权和害怕死后被政治清算。

  我们先来看看《清史稿》的记载:“壬申,上疾甚。懿旨,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在宫中教养,复命载沣监国为摄政王。癸酉,上疾大渐,崩于瀛台涵元殿,年三十有八。遗诏摄政王载沣子溥仪入承大统,为嗣皇帝。皇太后懿旨,命嗣皇帝承继穆宗为嗣,兼承大行皇帝之祧”。可以看出慈禧太后早在光绪病重的时候就已经替他选好了继位人,选择溥仪并非是心血来潮,而是深思熟虑之下的考虑。

  再结合一下光绪帝死于11月14日,慈禧太后死于11月15日,虽然两者之间仅仅差了一日,但我们不以事后诸葛亮的想法来看的话,慈禧太后虽然同样病重,但根本不确定自己能不能挺过去,所以她对于光绪继位人的安排,其实暗含她对于自己后事的安排,当然这个安排显得慈禧太后的政治手腕强大,安排的局面对于慈禧太后来说是可进可退。

  首先我们以慈禧太后病重能挺过来的角度来看。

  如果慈禧太后能够挺过来,继续活下去的话,那么可以继续垂帘听政,也就是继续掌握大权,因为小皇帝溥仪才三岁。

  如果让载沣继位,虽说载沣这个人老实听话,但坐到那个位置上,因为皇权势必要与慈禧起冲突。更何况慈禧虐待过光绪,载沣这个弟弟心里没有怨恨是不可能的,所以载沣这个年富力强之人坐在皇位上,那么病重痊愈以后的慈禧再想掌权,多少有些风险。

  但如果立三岁的溥仪为新皇帝,那么就不存在这个风险了。

  这样一来会形成小皇帝溥仪在位,利于慈禧太后继续垂帘听政。而摄政王载沣看似可以摄政,但是慈禧太后的侄女隆裕(光绪帝妻子)可以压制住载沣,使他的权力远远达不到清初摄政王多尔衮那般权势滔天的,所以慈禧太后如果要垂帘听政,载沣是根本阻止不了的。

image.png

  所以慈禧太后如果病重挺过来的话,以当时政治格局来说,还是可以继续掌握大权的。

  我们再以慈禧太后病重挺不过来的角度来看。

  虽说人死后是一了百了,但很明显无论古人还是今人,对于自己的身后之事都很重视的。尤其是慈禧太后这种权力欲望很强的政治家,她自然害怕死后被人清算,像清初的摄政王多尔衮就因为擅权,在死后被定下十四条罪状,不只是一切封典被追夺,更是被毁墓掘尸。

  多尔衮血淋淋的前车之鉴在眼前,所以慈禧太后自然要为自己的身后之事考虑,因此他安排政治格局很适合他的身后之事。

  当时当权的隆裕太后,是慈禧太后侄女,属于慈禧太后的嫡系。

  小皇帝溥仪不用说了,因为年幼没有话语权。即使长大亲政,那也要感谢慈禧太后,因为他的皇位是慈禧太后定的。

  摄政王载沣虽然对慈禧太后虐待他哥哥光绪肯定有怨恨之情,但载沣这个人老实,并非心狠手辣之人。更何况慈禧太后立载沣的儿子溥仪为新皇帝,还立载沣为摄政王,载沣自然感激慈禧太后,因此慈禧太后更是将其彻底绑在战车上,所以将来载沣也不至于在慈禧太后死去,因为光绪的事情而对其进行政治清算,更何况隆裕太后还可以压住载沣。

image.png

  而且这样的安排还有一个好处,那便是光绪帝死后,慈禧太后的侄女隆裕皇后还在,如果载沣继位,那隆裕皇后的地位多尴尬?

  而溥仪继位的好处之一就是隆裕皇后自然是顺理成章的升级为隆裕太后,这样一来隆裕太后还可以压制住载沣这个摄政王。

  只能说慈禧太后这个实际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之久的人太聪明了,权谋之术玩的是炉火纯青。所以才安排了这种政治局面,可以说是算计好了一切,如果她病重挺了过来,自然可以再度垂帘听政掌握大权,如果挺不过来死去的话,也不至于遭到政治清算。

  但慈禧太后太过“自我”,属于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只想着如何继续掌权,还有死后不遭到政治清算,但压根不考虑当时清朝的局势,死后留下了一团糟的政治格局,小皇帝溥仪年幼,摄政王载沣老实,并非雄才大略之人,隆裕太后更不用说了,不会权谋之术。

  所以清朝在慈禧太后死后仅仅三年便亡国,要怪只能怪慈禧太后太聪明,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或者说自私的慈禧太后,只考虑到自己的生前和身后,却不考虑大清的未来,以至于清朝亡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