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时期都没有剃发易服 清朝这么做目的是什么
2020-02-17 16:10:12 李臣典 南怀仁 钱沣 黎简

  对剃发易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剃发易服”,对于整个汉民族的服饰文化传承来说,简直就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原本流传了数千年的服饰文化就这样被迫截断,以至于现如今太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民族该有的样子。而清朝时期有剃发易服,造成了这样严重的后果,但是在清朝之前,还有另外一个同样是非汉人统治的元朝,但为什么元朝就没有实行剃发易服?清朝这样做又是什么目的呢?

image.png

  “剃发易服”一事实际上是指满清入关之后对汉民族施行的一种民族压迫政策。但又有多少人清楚,实际上满清刚入主中原的时候也没有想过要对汉人“剃发易服”。所谓“日防夜防,家贼难防”对敌人最恨的往往就是自己人。满清初年这场杀人百万,血流漂杵的“剃发易服”运动的倡议者正是中华历史上罪名堪比秦桧的——孙之獬。

  1.魏忠贤阉党余孽——孙之獬

  孙之獬,字龙拂,现在山东淄博人,天二年进士,为人善于阿谀逢迎,为了权势无所不用其极,是个极其没有道德底线的家伙。天启年间,魏忠贤位高权重号称九千岁,孙之獬为了升官发财,不惜屈身侍奉,鞍前马后的替阉党出谋划策,陷害忠良。崇祯皇帝即位后,以雷霆手段铲除阉党,孙之獬也随之被遣返回乡。

image.png

  2.满清王朝的“剃发易服”运动

  1644年,满清入关,孙之獬剃发易服迎接清军,对于这样的走狗,满清主子自然是喜欢的,于是将他升任礼部侍郎,骤得大官的孙之獬兴奋之余,于是又向满清主子献计“大王你进入中原,却还保持着汉人的衣冠发式,这不足以彰显大王的威仪,不如明令天下臣民一律剃发易服,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大清朝一统四海的气概”。孙某人的这番话,说道了野心勃勃的多尔衮心坎里,于是轰轰烈烈的反“剃发”运动开始了,大汉民族为了保留仅存的民族尊严,纷纷奋起反抗,但是双拳又怎么敌得过利刃。“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大汉民族在付出惨烈代价之后,为了保留汉人的血脉,也就只能忍辱负重了。

image.png

  3.做汉奸的下场

  1646年,孙之獬荣归故里,山东地区的农民起义军乘机活捉孙家满门,为了严惩这个卖国求荣,出卖同胞的汉奸,人们把他的身体扎的千疮百孔。插上羽毛,游街示众,然后将他满门诛戮,曝尸荒野,任野狗吞噬。这个祸国殃民的汉奸也终于付出了应有的代价,只是这个代价太轻太轻,但终究是恶有恶报,足为后人鉴了。

image.png

  4.元朝不会施行“剃发易服”运动

  和不学无术,野蛮残暴的多尔衮不同。大元朝的缔造者忽必烈自幼深受儒家文化的浸染,在长兄蒙哥继承汗位之后,更是受命统领漠南汉民族居住区,他大肆延揽儒家子弟制定“汉人治汉”的政策,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渐渐的身边聚集了大量志锐深沉的饱学之士为他出谋划策。

  综观他一身事业的发展轨迹,每一次都离不开汉人谋臣对他的帮助。当他还在潜邸时期,他人用汉人儒士治理汉地,效果显著;蒙哥汗去世之后,他又听从儒家子弟的建议锐意革新,迭出奇谋打败竞争者阿里不哥,顺利登上汗位;而在功灭南宋的战争中,他又积极采用刘秉忠、姚枢、郝经等人的建议,在政治上向唐宗宋祖学习,一概蒙古粗豪的为政方式,任用有名望能经学的儒生参政治国;军事上更是采纳儒生的谋略,任命宰相伯颜,以刘整、吕文焕、史天泽等降将为前驱直捣临安城,之后更命令张弘范率军追击残宋文天祥张世杰等人,最终在崖山覆亡残宋最后的香火,完成全国性统一。

image.png

  拥有良好汉文化素养的忽必烈在入主中原后更是积极吸纳儒家的治国之道,为了成为真正的中原皇帝,他甚至将国号改为“大元”取《周易》“大哉,乾元”之意。在全国范围内废除汉人儒生为奴的制度;在郡县制的基础上改革升级建立行省制度,一直沿用至今;然后又大规模兴办学校,发展农业生产,为元朝初年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稳定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堡垒都是从内部被攻破的

  兄弟阋于墙,人其笑之矣。坚固的堡垒都是从内部被攻破的。在汉民族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不仅有“苟利天下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的烈士豪杰;但也有“趋利避害求功名,寡廉鲜耻侍夷狄”的奸佞小人。一部中华兴衰史,多少儿女辛酸泪?今日读史,但求能知往而知来今,唯此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