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西汉麒麟阁十一功臣,他们分别是谁?
2020-02-28 14:28:04 司马谈 乌孙公主 楚服 诸葛丰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麒麟阁十一功臣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霍光(?-前68年),字子孟,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人,西汉权臣、政治家,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大司马霍去病异母弟,汉昭帝皇后上官氏外祖父,汉宣帝皇后霍成君之父。历经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朝,官至大司马大将军。期间曾主持废立昌邑王。汉宣帝地节二年(前68年),霍光去世,过世后第二年霍家因谋反被族诛。甘露三年(前51年),汉宣帝因匈奴归降,回忆往昔辅佐有功之臣,乃令人画十一名功臣图像于麒麟阁以示纪念和表扬,列霍光为第一,并为了表示尊重,独独不写出霍光全名,只尊称为“大司马、大将军、博陆候,姓霍氏”。此后霍光一直为汉朝皇帝所尊奉祭祀,汉成帝年间,曾增加守墓人一百户,汉平帝元始二年(2年),以千户封霍光堂弟的曾孙霍阳为博陆侯,奉祀霍光。

image.png

  张安世(? - 前62年),字子儒,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人,西汉大臣。酷吏张汤之子,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生性谨慎,以父荫任为郎官。汉武帝时,为尚书令,迁光禄大夫。汉昭帝时,拜右将军兼光禄勋,以辅佐功封富平侯。汉宣帝时,累官至大司马卫将军、领尚书事,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以为官廉洁著称。元康四年,因病逝世,汉宣帝赠予印绶,用战车和武士为他送葬,谥号敬侯。

  韩增(?-前56年),韩王信玄孙、按道侯韩说之子、韩嫣之侄。韩说为太子刘据所杀后,长子韩兴嗣爵,后坐巫蛊诛。韩增少为郎官,历诸曹、侍中、光禄大夫,汉昭帝时官至前将军,与大将军霍光拥立汉宣帝,益封千户。本始二年,与田广明等四将军击匈奴,韩增率领三万骑出云中,斩首百余级,至期而还。神爵元年,张安世去世,韩增继为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尚书事。韩增出身贵族,幼为忠臣,历事三主,为人宽和自守。五凤二年去世,谥号安侯。子韩宝嗣,无子,国除。

  赵充国(前137年 - 前52年),字翁孙,汉族,原为陇西上邽(今甘肃天水)人,后移居湟中(今青海西宁地区),西汉著名将领。为人有勇略,熟悉匈奴和氐羌的习性,汉武帝时,随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击匈奴,率七百壮士突出重围,被武帝拜为中郎,官居车骑将军长史。汉昭帝时,历任大将军(霍光)都尉、中郎将、水衡都尉、后将军,率军击败武都郡氐族的叛乱,并出击匈奴,俘虏西祁王。昭帝死后,与霍光等尊立汉宣帝,封营平侯。后任蒲类将军、后将军、少府,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宣帝采用赵充国的计策,平定羌人叛乱,并进行屯田。次年,诸羌投降,赵充国病逝后,谥号壮。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

  魏相(?—前59年),字弱翁,济阴定陶(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人,西汉政治家,先后任茂陵令、扬州刺史、河南太守、大司农、御史大夫等职,官至丞相,封高平侯。魏相治郡有方,深得民心。在任茂陵令时,御史大夫桑弘羊的亲戚坑骗乡里,鱼肉百姓。魏相辨明真伪,不畏权贵,将其收捕治罪,并杀于街市示众,从此,茂陵大治。在河南太守任上,他整顿吏治,考核实效,禁止奸邪,当时豪强无不畏服。因政绩突出,后被征为谏议大夫。魏相匡扶正义,扼制外戚势力,为西汉的强盛做出了贡献。刘询即位后,征魏相为大司农,后为御史大夫。他积极向刘询建议,下诏罢免了企图篡权的霍禹、霍云、霍山三人的侯位。魏相被任命丞相后,他整顿吏治,抑治豪强,选贤任能,平昭冤狱。并要求各地官吏省诸用,宽赋税,奖励百姓开荒种田,积粮解困。从此,汉朝的实力大大增强。魏相熟谙兵法,有雄韬大略,为确立西汉在西域的统治地位立下了功劳。元康年间,匈奴不断派兵扰乱边关,由于魏相的建议,汉宣帝未动用武力而使匈奴归服。魏相为人严毅,刚正不阿,与丙吉同心辅政,君臣交泰,人民安乐,视事九年,于神爵三年三月丙辰日(公元前59年4月20日)去世,谥宪侯。

  丙(或作邴)吉(? - 前55年),字少卿。鲁国(今属山东)人。西汉名臣。丙吉少时研习律令,初任鲁国狱史,累迁廷尉监。汉武帝末奉诏治巫蛊郡邸狱,期间保护皇曾孙刘询(汉宣帝)。后任大将军霍光长史,建议迎立汉宣帝,旋封关内侯。地节三年(前67年),为太子太傅,迁御史大夫。宣帝即位后,口不言保护之功,朝臣及宣帝都不知情。元康三年(前63年),宣帝得知实情后,封丙吉为博阳侯。神爵三年(前59年)任丞相。政尚宽大。掾史不称职,辄给长假以去。五凤三年(前55年),丙吉去世,谥号“定”。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

  杜延年(? - 前52年),字幼公,南阳杜衍(今河南南阳)人,御史大夫杜周少子,西汉官员,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杜延年通晓法律,初任补军司空。始元四年(公元前83年),平定益州蛮夷叛乱,回朝后任谏大夫。上官等人谋乱时,杜延年知其谋报告汉昭帝,上官桀等被诛杀,杜延年因功封建平侯。历任太仆、给事中、西河太守、御史大夫等。杜延年论议持平,使朝廷和谐。后向大将军霍光提出治国良策,议论废除专卖酒、盐铁,皆从杜延年发起。杜延年善处政务,长期主管朝政,深得汉宣帝信任,位居九卿十余年。公元前52年,杜延年去世,谥号敬侯。

  刘德,字路叔,刘辟强子,楚元王刘交后,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修黄、老术,有智略。少时数言事,召见甘泉宫,汉武帝谓之“千里驹”。汉昭帝初,为宗正丞,杂治刘泽诏狱。父为宗正,徙大鸿胪丞,迁太中大夫,后复为宗正,杂案上官氏、盖主事。德常持《老子》“知足”之计。妻死,大将军霍光欲以女妻之,德不敢取,畏盛满也。鄂邑长公主孙谭遮德自信,德数责以公主起居无状。侍御史以为光望不受女,承指劾德诽谤诏狱,免为庶人,屏居山田。光闻而恨之,复白召德守青州刺史。岁余,复为宗正,与立汉宣帝,以定策赐爵关内侯。地节中,以亲亲行谨厚封为阳城侯。子安民为郎中右曹,宗家以德得官宿卫者二十余人。

image.png

  梁丘贺(生卒年不详),复姓梁丘,(今枳沟镇乔庄村东)人。西汉时今文《易》学“梁丘学”之开创者。西汉时,诸城称东武,始为侯国国都,吕后七年(前181年),设东武县,县治并为琅琊郡治,是沿海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公元前135年,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盛行,朝廷设置《诗》、《书》、《易》、《礼》、《春秋》五经博士(博士就是经师,任务是记诵和解释儒家经典),专门传授五经。一些有名的儒士,也自设塾学,传经授徒,世代传经。东武出现了“匡伏之学”、“梁丘之学”、“徐氏之学”、“伏氏之学”等等。梁丘贺先是从京房(京房是杨何的弟子,杨何又是王同的弟子。王同是在东武设馆传经最早,且卓有成效者之一)学《易》,后更事田王孙。汉宣帝时,召为郎,任太中大夫、给事中,至少府,年老终于官。梁丘贺为人小心周密,宣帝深为信任、器重。他所开创之《易》学,与施雠、孟喜、京华同被列为学官,对后世影响很大。

  萧望之(约前114年 - 前47年),字长倩,萧望之是萧何的六世孙(《南齐书》《梁书》记载),东海兰陵(今山东省兰陵县兰陵镇)人,徙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历任大鸿胪、太傅等官。汉宣帝时,曾被丙吉推荐给大将军霍光,但由于望之看不惯霍光的倨傲,所以得不到霍光的重用。萧望之以儒家经典教授太子(即汉元帝)。反对封冯奉世为侯,建议和亲乌孙,善待归附的匈奴呼韩邪单于。甘露三年(前51年),在长安未央宫殿北石渠阁皇家图书馆,召集诸儒讲《五经》同异,并加评议。汉元帝即位后,以前将军光禄勋,领尚书事辅佐朝政,甚受尊重。后遭宦官弘恭、石显等诬告下狱,愤而自杀。萧望之主治《齐诗》,兼学诸经,是汉代《鲁论语》的知名传人,李白在《客中行》赞颂的“兰陵美酒”相传就是萧氏家酿。自此,兰陵萧氏成为山东临沂大族,历数百年而不衰。

  苏武(前140年 - 前60年),字子卿,汉族,杜陵(今陕西西安)人,代郡太守苏建之子。西汉大臣。武帝时为郎。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获释回汉。苏武去世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节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