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将李景隆身为建文帝的表兄,为什么成了朱棣的夺位功臣?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李景隆为什么帮朱棣?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明太祖朱元璋死后,他的孙子朱允炆继承皇位,此时的朝廷面临着一种强支弱干的尴尬局面,建文帝的叔叔们在外就藩,势力庞大。为了解决藩王势力过大对朝廷造成的威胁,朱允炆在黄子澄,齐泰等人的建议下进行削藩。面对朝廷的削藩,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由,发动靖难之役,历时四年,攻破南京,从自己的侄儿朱允炆手中夺下皇位。

  在整个靖难之役中,有个人一直站在朱允炆一边,但他却是朱棣夺位的第一功臣,这个人就是李景隆,开国大将李文忠之后,建文帝朱允炆的表兄弟。为什么一个朝廷的人会成为燕王朱棣夺位的第一个功臣,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坑死”建文帝朱允炆的李景隆。

image.png

  李景隆剧照

  出身将门,却是纸上谈兵之徒

  李景隆的父亲是明朝开国大将李文忠,与其他开国功臣不同,李文忠与朱元璋还有一层亲戚关系,李文忠的母亲朱氏是朱元璋的姐姐,从辈分上来说,李文忠要喊朱元璋一声舅舅。

  朱元璋加入郭子兴的红巾军之后,李文忠的父亲李贞就带着14岁的李文忠投奔了朱元璋,在之后的岁月里,李文忠跟随他的舅舅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

  明朝建国之初,朱元璋大封有功之臣,李文忠因卓越战功被封为曹国公,在武将中地位仅次于徐达常遇春

  李景隆就是在这样显赫的家庭里慢慢长大,从小喜欢读兵书,很有贵族气派,在外人看来确实是一个仪表堂堂,很有出息之人,不过李景隆此人,其实和战国时期的赵括一样,只是一个纸上谈兵之徒。

image.png

  朱元璋剧照

  郑村坝之战,望风而逃

  燕王朱棣起兵之后,迅速的凭借其燕王府的八百将士夺下了北平城,并逐渐扫清了朝廷安排在北平城附近的势力。

  面对强势的燕王朱棣,朝廷方面决定选一位大将率领大军去讨伐燕王,不过明朝的开国大将在朱元璋时期病死的病死,被杀的被杀,选来选去,最终决定让长兴侯耿炳文率领13万大军北上讨伐燕王朱棣。

  耿炳文挥军北上之后,将大部队驻扎在真定(今河北正定),同时分兵于河间、鄚州和雄县。中秋节那天,因为过节的原因,守城部队出现懈怠,燕王趁机发难,先后攻克鄚州和雄县。朱棣后来又通过降将张保设计让耿炳文将原来分驻于滹沱河两岸的军队屯兵于一处,耿炳文因此大败,被迫退入真定城内。

  耿炳文虽然战败,被迫退入了真定城中,但耿炳文以守城著称,因此燕王朱棣的军队对真定城内的守军毫无办法,只能返回北平。不过此时朝廷方面却坐不住了,他们认为耿炳文战败,应该要换一位“大将”来接替他,选来选去,最终选定了曹国公李景隆。

image.png

  朱允炆剧照

  于是,曹国公李景隆就带领着从全国各地调来的50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向北平进发。在大军来袭的同时,朱棣已经离开了北平,来到了大宁,决定拿下自己十七弟宁王朱权的兵权,获得以骑兵著称的朵颜三卫以补充兵力,北平方面则由自己的大儿子朱高炽负责防守。

  李景隆率领大军来到北平城之后,立刻命令大军猛攻,不过北平城城高坚固,朱棣临走之前又命令朱高炽只守不出,李景隆久攻许久,迟迟拿不下北平城。

  在朱高炽坚守北平城的同时,朱棣率领着大宁的援军也从大宁回来了,双方在郑村坝大战,拼的你死我活,夜黑之时,双方鸣金收兵。郑村坝这一战,是曹国公李景隆第一次在战场上和敌人真刀真枪的拼杀,战场的残酷让李景隆感到害怕,因此,当天夜里李景隆连还在攻城的部队都没有通知,只带着参与郑村坝大战的士兵,连夜逃回了自己的大本营德州,给燕王朱棣留下了一地的军事物资,这场50万朝廷士兵对十余万燕军的较量,以朝廷方面的惨败而告终。

image.png

  白沟河之战,丢盔卸甲

  李景隆逃回德州之时,此时的北方已经开始进入冬季,天气已经异常寒冷,不利于作战,双方罢战,到了来年四月,双方展开第二次大战,这场战役就是白沟河之战。

  公元1400年4月,曹国公李景隆从德州出发,与真定的郭英、吴杰等人合兵60万,来到了白沟河,与燕军展开大战。

  这场大战双方打得相当辛苦,燕王朱棣本人都带着骑兵在人群中冲杀,先后骑死了三匹马。双方你来我往,打得难解难分,燕军一开始处于劣势,但是在这紧要关头,忽然来了一阵大风,吹断了李景隆的帅旗,朝廷大军开始大乱,之后就全线溃败,李景隆见势不妙,带着大军慌忙逃到济南,李景隆留在大本营德州的全部军事辎重全部被燕王所得。

image.png

  朱棣剧照

  南京围城战,迎燕军入京

  经过郑村坝和白沟河两次大战,朝廷损失的军队高达60万之巨,朝廷方面也从先前的对燕军的战略进攻变成了战略防守。两次大战大败,作为主帅的李景隆负不可推卸的责任,朝廷方面,方孝孺等人均上书朱允炆,要求斩杀李景隆,但是建文帝朱允炆却不予采纳。对于自己的这位表兄弟,朱允炆可谓是仁至义尽,不过李景隆在南京围城战中的表现,却让朱允炆寒透了心。

  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采纳道衍和尚“轻骑挺进京师”的建议,决定不再与北方的朝廷军队纠缠,率领军队,直趋南京,最终于当年7月份率领大军抵达南京。

  由于全国的军队都被调往北方去讨伐燕王朱棣,此时的南京城拥有的兵力并不是很多,不过尽管如此,南京城也不是朱棣能够轻易攻破的。

  在朱元璋争夺天下之时,南京城就是朱元璋的大本营,按照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南京城的城墙被建得又高又厚。因此在城高粮广的前提下,朱允炆决定听从方孝孺的建议,死守南京城,等待全国各地的勤王之师前来救驾。

image.png

  朱允炆剧照

  尽管皇帝有死守的决心,底下的官员却不是很乐意,此时从两次大战大败回到南京的李景隆给朱允炆将了最后一军。

  李景隆经过两次大战大败,回到南京之后,朝廷方面没有给他任何处罚,李景隆仍然悠闲的当他的曹国公。南京城被围之后,李景隆与谷王朱橞一起,被派去守金川门。这两个人看到燕王实力如此强大,心生畏惧,一合计,将金川门城门一开,直接迎燕王朱棣入城,燕王朱棣就这样不费一兵一卒拿下了南京城。

  朱棣入城之后,朱允炆在皇宫内放了一把大火,自己不知所踪。或许此刻的朱允炆才明白,自己信错了人,自己的表兄弟李景隆是“坑死”自己的第一人。李景隆也用自己的表现,向世人表明自己才是朱棣夺位的第一功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