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时期也有文字狱出现吗 光秦桧一人就不下20起

  很多人都不了解宋朝文字狱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提起文字狱,很多网友肯定会想到清朝,的确清朝是古代文字狱的巅峰,不过在清朝之前,文字狱在宋代也曾有过一段高峰,北宋时期的乌台诗案、车盖亭诗案都是非常著名的文字冤案。但宋代文字狱的巅峰期是南宋初期,宋高宗时“察事之卒,布满京城,小渉讥议,即捕治,中以深文。”仅仅秦桧一人制造的文字狱就不下20起(赵翼《廿二史札记》卷25《秦桧文字之祸》考述)。

image.png

  绍兴十二年(公元1142年),宋高宗听从秦桧建议杀岳飞议和,枢密院胡铨因反对“和议”而被贬福州,接着又遭到秦桧迫害,再次遭遣,除名编管新州,当时的亲友都不敢去送他,当时爱国词人张元干寓居三山(今福州),他不顾个人安危,写下一首《贺新郎》送给胡铨,并为之壮行。后来词人因这首词而被捕入狱,并受到消籍除名的处分。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宋代:张元干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词的上片叙述国家灭亡的现实。

  “梦绕神州路”,说的是做梦都离不开尚未光复的中原。一个“梦”字,写出国破的现实,以及词人对故国的怀念。

  “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这三句概括出宋朝灭亡之惨状。“怅”字领起对故国惨状的描写;“故宫离黍”,写故国之思,在金秋时节的萧萧风声中,一方面号角之声连绵不断,似乎军队整装待发,十分雄武;而另一方面词人想起故都汴梁,他想汴梁此时恐怕早已是木黍稀疏,一片荒芜了。短短几句话,概括了北宋灭亡的历史事实,有尺幅千里之势。以便由此发出强烈的质问之声,似有屈原《天问》的风格。

image.png

  上面四句起调,将中原沦陷之惨状托之于梦,其含意有二:一是中原沦陷不可去,沦陷之惨只有在梦中方能见到;二是中原的沦陷如噩梦一般。此处词人实景虚写,感情深沉而悲痛。

  “底事昆仑倾砥柱”三句质问国家灭亡之根由。以昆仑倾砥柱喻指北宋沦陷;“黄流乱注”,喻指金兵的猖狂进攻;“聚万落千村狐兔”,这一句则形象地描写出中原经过金兵铁蹄践踏后的荒凉景象。

image.png

  接着词人并没有直接回答亡国的原因,而是仰天长叹:“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词人并非不知道原因,只因此事涉及朝廷统治者而不能明言,所以说“高难问”、“悲难诉”。最后词人笔锋一转,点明送别:“更南浦,送君去!”

  上片一气写成,全为逼出“更南浦,送君去”两句,其苍劲有力,字字沉实,作掷地金石之响。

image.png

  下片抒发别情。“凉生岸柳催残暑”,点明时节,即初秋。岸柳,寓意依依惜别之情。“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这三句写夜空,写得缠绵,清秀。

  “万里江山知何处”呼应首句“梦回神州路”,祖国山河残破,被金兵侵占,无处寻求。“回首对床夜语”,这一句写出词人和友人感情之深厚,他们经常一起促膝长谈,整夜不眠。

  “雁不到,书成谁与?”古代传说,雁南飞,到衡阳即止,而胡铨被贬谪至衡阳以南的广东,因此说“雁不到”。想到日后书信往来都不大可能,这令词人更为悲伤。

  “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词人不愿如小儿女一般,悲悲戚戚地诉说别情。他是大丈夫,当胸怀天下,岂能以一己之穷达而悲叹。

  最后词人将满腹悲愤感情,通过层次井然的多次转折,推向最高点:“举大白,听金缕”,何其沉痛,悲壮!

  张元干虽然因为这首词而受到消籍除名的处分,但这首词却广为流传。据《客亭类稿》记载:南宋词人杨冠卿秋日乘舟过吴江垂虹桥,溪边的儿童,都能歌张元干“目尽青天”等句,音韵洪畅,听之慨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