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能抵挡清军的“夷丁突骑”,为何没阻拦清军呢?

  军队的强弱自古至今都是一个国家整体国力强弱的重要标准之一,而其中能在军队称得上精锐二字的部队,那更是一个国家军事实力高度最为突出的代表。而今天趣历史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这支名叫“夷丁突骑”的部队,便是明末时期仅存的精锐部队了。

image.png

  那么这支“夷丁突骑”的战力究竟有多强呢?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来给大家仔细的剖析一下。

  首先,从“夷丁突骑”的历史来看。

  因为,“夷”这个字在古代时期一般所指的都是中原汉族对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统称。所以,我们从“夷丁突骑”这支部队的名号便能够看得出来,该部队中的绝大多数兵员皆是以北方的少数民族人员组建而成。

  根据《明季北略》中所记载的内容所述,吴三桂在镇守山海关时,他麾下的精兵一共有4万余人,其中辽民有7到8万左右,并且皆是骁勇善战的士卒。然而,夷丁突骑的数量虽仅有数千人马,可他们却是这里面最为悍勇的部队。

  而史书上对夷丁突骑的描述,更是用“敌望之辄遁”来形容。这句话用白话翻译过来就是说敌人在见到夷丁突骑之后,还未战便已经被吓得掉头跑路了。由此可见,夷丁突骑的战斗力之强确实是有据可查。

  自打天二年(也就是1622年),袁崇焕觐见明熹宗朱由校时被破格提拔于兵部任职之后,没过多久他便在自荐之下主动请缨前往辽东镇守山海关。而当时曾将清军挡在山海关外寸步难进的“关宁军”,便是袁崇焕在经营辽东时练出的一支精锐劲旅。而吴三桂接手了镇守山海关的重任后,这些由袁崇焕带出来的“关宁军”自然也就是明末军队的最强战力代表,同时也是成为了左右着政局变换的一股主要力量。

image.png

  正如《明季北略》中所说,明末时期的辽东军团(也就是关宁军)已经算是当时大明朝最精锐的军队了。而这“夷丁突骑”身为辽东军团统帅吴三桂的亲兵,更是由整个辽东军团中拔尖的精锐组建而成。换句话说,关宁军若是将天下精锐集于一身的部队,那么夷丁突骑便是将关宁军精锐集于一身的部队。毫不夸张地说,夷丁突骑绝对称得上是明末军队里面精锐中的精锐了。

  其次,从“夷丁突骑”的战绩来看。

  明末农民起义发展到最为鼎盛的时期,“闯王”李自成曾亲自指挥着10万大顺军进逼山海关。当时镇守山海关的吴三桂虽说麾下仍有“关宁军”精锐在手,可面对一路势如破竹士气高涨的大顺军仍旧是没有十足的信心。

  最终,双方在山海关展开激战。随着战况越拖越久,吴三桂布置的防御体系也渐渐出现了不堪重负的迹象。眼看山海关就要被大顺军攻破之时,夷丁突骑在危急时刻赶来援救,这才力挽狂澜挡住大顺军的猛攻。

  甚至,最后吴三桂打到几乎山穷水尽实在挡不住李自成的攻势时。还是全凭“夷丁突骑”这支仅剩数百人的精兵才得以突围成功。此后所发生的事情,相信大家也都非常清楚了。吴三桂突围后联合清军一举击败了李自成的大顺军,满洲八旗自此入主中原建立大清王朝。

  由此可见,如果单论军队战斗力强弱的话,“夷丁突骑”这支出自于关宁军的精锐部队,其战力绝对远胜于闯军和清军。毕竟,清军多年未能入关,以及李自成的战败皆与这支部队有着莫大的关系。

  只可惜这支堪称北方人骄傲的“夷丁突骑”,最后却未能坚守住抵挡清军入关的初衷,反倒是成为其入主中原的助力。不过,军人本就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而他们的铁蹄驱向何方终究还是得听从统帅吴三桂的一句命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