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政爱民的东汉大臣,傅燮最终结局如何?
2020-08-15 10:54:56 张允 陆抗 关兴 夏侯楙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傅燮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大多都是争夺汉朝这块大蛋糕的草莽英豪,真正称得上大汉英雄的人物并不多,傅燮[xiè]就是其中的一位。

  傅燮,字南容,北地灵州(今属宁夏灵武)人,西汉不辱使命斩杀楼兰王的傅介子后裔。

  中平元年(公元184年),爆发了东汉史上最大的一次战乱——黄巾起义

  傅燮追随大将皇甫嵩征讨黄巾军,八月,汉军在兖州东郡仓亭大破黄巾军,斩杀七千余人,傅燮率部生擒卜巳、张伯、梁仲宁等黄巾军首领,战功卓著。

  傅燮不仅具有军事才华,还善于观察时局,他曾多次上书汉灵帝,分析黄巾军作乱的根源,劝谏皇帝远离奸佞小人,结果这些奏疏都被掌权的宦官——中常侍赵忠截获,从此对傅燮怀恨在心。

  《后汉书》记载:傅燮为平定黄巾叛乱立下奇功,却遭到赵忠的无端陷害,好在汉灵帝还没傻透,他没有治傅燮的罪,同样也没有封赏,大有功过相抵之意。

  不久,西凉军阀边章、韩遂发动叛乱,皇甫嵩奉命征讨,大败而归。

  朝议时,司徒崔烈谏言放弃凉州,傅燮挺身而出,厉声大呼:“斩司徒,天下乃安!”

image.png

  汉灵帝

  汉灵帝不解,问傅燮为何这么说,傅燮解释道:“崔烈身为宰相,不顾念为国分忧,反倒要放弃万里疆土,我对此很困惑,若令胡虏得到这片疆土,他们的势力就会越来越强大,天下堪忧。如果崔烈不知道这一点,那他就是智商低的缘故,若他明知道如此,那他就是奸佞之臣!”

  汉灵帝认为傅燮说得很有道理,于是拒绝了放弃凉州的主张。

  中常侍赵忠发现皇帝开始信任傅燮,就主动向傅燮示好,希冀缓和两人的关系,被傅燮严词拒绝。

  赵忠恼羞成怒,就进谗言陷害傅燮。傅燮最终被排挤出京城,出任凉州汉阳郡太守,由于他体恤百姓,爱民如子,很多参与叛乱的羌人大为感动,纷纷向官府投降。

  傅燮安置这些羌人在城外屯田,分为四十多个大营,此后,汉阳郡很久没有出现战乱。

  凉州刺史耿鄙信任治中从事程球,中平四年(187年),耿鄙派遣程球征讨王国、韩遂,傅燮非常清楚程球为人贪婪狡诈,士人极为厌恶他,此次出征必定失败,于是极力劝阻。

  耿鄙不听,坚持派程球出征,结果,大军行至陇西郡狄道县,军中将士哗变,程球、耿鄙先后被斩杀。

  军中司马马腾选择投奔了叛军,推举王国为首领。

  叛军击败耿鄙,转而进攻汉阳,此时,汉阳城内精兵强将大多被耿鄙调走,守将傅燮手下都是一些老弱残兵,只能死守,不敢出击。

  接下来,史上最诡异的攻城场景出现了——“时,北地胡骑数千随贼攻郡,皆夙怀燮恩,共于城外叩头,求送燮归乡里……”

  跟随北地王国叛军攻城的数千胡人,因傅燮多年前有恩于他们,不忍心看到恩人城破身亡。

  这数千胡人忽然翻身下马,纷纷向城门磕头不止,声泪俱下,请求傅燮不要做无谓的牺牲了,承诺护送他平安回到故里,也可做胡人们的首领。

  傅燮儿子傅干那时候才十三岁,跟随父亲在官舍一起生活,他知道父亲性情刚毅,有高尚的节操,担心父亲不能听从胡人,于是劝谏父亲听从胡人的劝告。

  傅干说:“朝廷昏乱,容不下父亲,天下人都开始反叛,而父亲的兵马无法抵御叛军,那些胡人感念父亲恩德,答应送父亲回家,您为何不答应下来呢?等我们回去之后,等待有道明君出现,再出来辅佐不好吗?”

  傅燮仰天长叹说:“孩子,你知道父亲必将以死殉国吗?圣人做事要合乎节义,人臣要知道守节,当年纣王残暴,伯夷尚且不食周粟饿死守节,孔子称赞其贤明。如今朝廷尚没有达到纣王的残暴程度,我怎么甘心在伯夷之后呢?世道昏乱不能恩泽浩然之志,我躲不过这场浩劫,你有才智,要好自为之!主簿杨会,就是我的可以托孤的程婴。”傅干哽咽不能说话,左右无不落泪。

  主簿杨会带着傅干逃出城外,傅燮毅然决定慷慨赴死。

  叛军首领王国派遣降敌的酒泉太守黄衍去游说,傅燮手握佩剑痛斥黄衍:“你身为朝廷大臣,反为叛贼做说客?实在是厚颜无耻!”

  傅燮抽出宝剑,指挥老弱残兵冲出城门,奋勇拼杀,不久壮烈殉国。

  消息传至京城洛阳,汉灵帝哀伤不已,赞赏傅燮的忠烈壮举,追封他为“壮节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