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为何到了70多岁还要参加科举考试?他为何一直不能通过乡试?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蒲松龄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清朝名臣左宗棠,3次参加会试,全部名落孙山,终生只是一名举人身份。晚年时,慈禧太后“科外开恩”,赐予了他一个“同进士”身份,这才圆了他的进士梦想。

  可是,与蒲松龄相比,左宗棠算是一个幸运儿了。

image.png

  蒲松龄从19岁第一次参加童生试,到72岁参加岁贡考试,科举考试生涯长达53年。其中,除了童生试比较顺利,一考而中外,其余10次乡试(《蒲松龄年谱》记载了8次)均以落第而告终,终生未能跨过乡试这道门槛,成为举人。直到72岁高龄,才成为带有安慰奖性质的岁贡生。

  在《蒲松龄年谱》里,“应乡试未中”这样的记录比比皆是,令人触目惊心。那么,是什么支撑蒲松龄,直到70多岁还要参加科举考试?

  一、科举考试是蒲松龄出人头地的唯一出路。

  科举制度发源于隋唐,兴盛于宋朝,到了明清则发展到巅峰状态。蒲松龄是清朝人。在他生活的时代,科举考试是无数读书人出人头地的唯一出路。如果你不是高官之后,又没有八旗子弟的身份,要想入仕当官的话,只能是走进科举考试的考场。

  蒲松龄是济南府淄川(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出身书香之家,父亲因为科举考试失败转而经商,算是比较富裕的家庭。蒲松龄本人能诗善文,文采斐然,一部《聊斋志异》更是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广为流传。

  但是,上面这些都不能让蒲松龄入仕当官。

  蒲松龄虽然在19岁就以县、府、道三试第一的好成绩,成为了秀才,可秀才还不具备做官的资格,只能够在乡间教书育人,赚点散碎银子。他们在经济收入并不富裕,仅仅在社会地位上高于普通农民。在清朝时期,举人是做官的最低门槛。而要当上举人,就必须通过乡试。

  这就是蒲松龄数十年如一日参加乡试的主要原因。

  二、科举考试是蒲松龄挽回损失的唯一办法。

  众所周知,科举考试很“烧钱”。许多家庭因为供孩子读书,读得一贫如洗,连吃饭都成问题。

image.png

  前面说过,蒲松龄的父亲擅长经商,家里颇有余财,日子一定过得比较滋润。可是,蒲松龄几十年书读下来,早已将一份家产读得干干净净。蒲松龄娶了妻子后,生了4个儿子1个女儿。他们一家7口人,守着20亩薄田和三间破屋过日子。为了谋生,蒲松龄给人当过私塾老师,又当过师爷。这些都不是长久之计。蒲松龄如果想挽回读书的损失,必须得硬着头皮继续参加乡试。

  当蒲松龄通过乡试后,不但具备了做官的资格,还能够在经济上有所收获。一方面,他不用交税和出徭役,许多人会将自家田产、房产挂靠在他名下来避税,这会为他带来丰厚的收入。另一方面,蒲松龄在家耕读,国家会发放一定数额的补助。补助不多,但足够几口之家解决温饱问题。

  三、科举考试成了蒲松龄的理想信念。

  俗话说:“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随心所欲。”人生到了50岁以上,其实已经看穿一切,包括名利。蒲松龄到了70岁以后,当官、发财对他来说,都没有太大的意义。这时候的他参加科举考试,与其说追求名利,不如说是完成自己的理想信念。

  蒲松龄需要用科举考试,来证明自己的能力,给自己53年科场浮沉一个交代。否则的话,哪怕到了九泉之下,也是不能含笑的。

image.png

  好在科举考试也有人性化的地方。1711年,72岁的蒲松龄获得了考岁贡生的机会,前往青州参加考试,终于考中岁贡生。岁贡生将被送到国子监读书,国子监毕业后就能够做官了。当然,那时候的蒲松龄是不可能去国子监读书,他只是获得了一份安慰。

  4年后,蒲松龄在自己写《聊斋志异》的书屋“倚窗危坐而卒”,享年76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