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对付朝廷腐败的政治手腕有多强硬?真相是什么

  朱元璋对付朝廷腐败的政治手腕有多强硬?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自元朝末年的残暴统治与连年征战,国家动荡不安,统治阶级内部也争权夺利,贪腐现象盛行,吏治败坏。正是因为元朝末年的腐朽统治,导致百姓生活疾苦,各地农民起义不断,也最终结束了蒙元王朝在中国的统治。尤其是元末官场上的贪污腐化现场,朱元璋更是深恶痛绝。他曾说:“不禁贪墨,则民无以遂其生。”

  可见朱元璋对吏治清明的向往以及对打击官员贪污的重视。

  昔日功臣武将、王侯权贵,也都居功视傲、贪赃枉法

image.png

  随着朱元璋对其它农民起义军战争的不断胜利,政治地位的不断提高,矛盾的重点也逐步转向内部。可统治秩序的建立和经济的恢复发展,也伴随着一批跟随朱元璋夺权江山的功臣武将、王侯权贵,甚至是些地方官吏,也都居功视傲、贪赃枉法起来。

  由于元末官员贪墨遗风的存在,同时大批元末官员也加入到了新王朝的官员队伍,也加速形成了明初时的吏治腐化的堪忧状况。在王朝建立之初,朱元璋就贪污腐化问题多次告诫群臣:“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譬犹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摇其根。要在安养生息之。”

  然而最高统治者的尊尊告诫却并未引起群臣的重视,贪污之心迅速膨胀,腐化之气也日益严重。如户部侍郎郭桓,身为朝廷要员,利用职权与地方官员相勾结,大量私吞秋粮。本要如实上交的秋粮四百五十万石,实际却上交二百六十余万石,私自侵吞达一百九十余万石。

  盛怒之下,许多官吏都被处死

image.png

  史籍记载:“自六部左、右侍郎以下皆处死”。永嘉侯朱亮祖出仕广东时,大肆收取贿赂,以权谋私,释放豪强与犯罪亲属。大将蓝玉,“多蓄庄奴假子数千人,出入乘势渔利”。又如刑部官员为收取钱财,犯人虽可保释出狱,但也不释放。工部官员也经常克扣工匠的安家钱与月食钱,即使工期已满,如要不给钱财,也不能按期回家等。地方官吏更是有恃无恐,欺压百姓。如朱元璋多次下诏减免太平、宣城等地的税收,但地方官吏无视圣意,强迫百姓继续缴纳。

  从种种案例中可以看到,明初的官员贪污现象还很普遍,这与朱元璋与民休养生息、实现吏治清明的初衷是相悖的。朱元璋的亲自教诲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贪污案件仍是不断出现。

  因此,朱元璋为了缓解官民之间的矛盾,避免元朝灭亡的重演,达到朱明王朝的长治久安,也必须实行严厉的惩治腐败政策。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显现出来

  随着当时民族矛盾的逐渐衰退,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就显现出来。各派系之间的矛盾就动摇着朱明王朝自身的统治。淮人集团与非淮人集团存在着矛盾,淮人集团以李善长为核心,非淮人集团以浙东派的刘基为代表。由于李善长出身嫡系,所以在政治上占有先天的优势,而非淮人集团则相对被排挤压制。

image.png

  此外,朝廷里还有大量的功臣、王侯,他们大都因战功而获受封。不仅拥有大量的部曲、奴仆,还与各地卫所军官联系密切。在明初的相对和平环境里,这俨然成为推翻朱家王朝统治的因素。

  于此同时,以朱元璋所代表的皇权,与胡惟庸所代表的相权之间的冲突则更具有明显性。胡惟庸侍职中书省七年,逐步的形成了以他为核心的小集团,这对权利欲望极重的朱元璋来说是难以接受的。两人的矛盾也逐渐加深,并最终导致了对丞相的裁撤。

  不难看出,在统治阶级内部,各种矛盾互相交织,而为了避免矛盾的激化对政治上的冲击,就更需要采取一种严厉的手段约束内部的行为,维护自身的统治秩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