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的庙号本来是太宗,为何后来改成了成祖?

  朱棣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众所周知,古代帝王称呼挺多的,其可以用谥号相称,比如汉武帝汉文帝;也可以用年号相称,比如康熙乾隆;还有一种就是用庙号了。

  比如唐太宗、宋太祖什么的,其基本按照的是怎么叫着方便怎么来的规律。

  比如在唐朝以前,帝王谥号多单字,且一帝多年号,庙号又严谨不是每个帝王都有(西汉一朝,仅四位皇帝拥有庙号),所以大家都以谥号称呼帝王。

  而到了唐朝,庙号泛滥,每个帝王都有庙号,而谥号却逐渐演变为美称,甚至可以不断加谥,失去了盖棺定论的历史评价作用,于是大家开始用庙号称呼。就是“祖宗”!

  到了明清时期年号逐渐单一化,一帝一年号,相比于庙号更加易于区分,所以后世多以年号相称,比如嘉靖、崇祯、康熙、乾隆。当然,他们的庙号也还在,比如崇祯是明思宗,乾隆是清高宗等等。

image.png

  咱们这里主讲“庙号”!

  所谓庙号,其实就是一个帝王在自家宗庙上的名号,有点咱们普通人家宗称祭祀时对于祖宗的称呼,比如高祖、太祖啥的。

  当然了,庙号是帝王专用,其还有着一定的“历史评价”在里面,在唐朝以前,庙号基本都是好评,所以门槛极高,需要有大功德贡献,要值得后人去高位供奉,不是每个皇帝都有的。

  但是唐朝以后,每个皇帝都会有庙号了,其便有了褒贬之分,有点之前的谥号的感觉,起到了一个客观上盖棺定论的作用。

image.png

  和谥号的谥法一样,这庙号也有规矩。

  一般来讲,庙号就是某某祖、某某宗,而其评价标准是“祖有功而宗有德”,功,指开创之功;德,指守成之德。所以我们看到一般开国之君,都是称“祖”,后面的皇帝则大都是称宗。

  如果熟悉历史的都知道,朱棣这个皇位可不是正儿八经的传位继承来的,而是自己靖难之役打下来的。算是他自己开创而来的,所以他称“祖”是没问题的。

  当然了朱棣死后最开始称的是宗,是为明太宗,毕竟是篡位,不光彩。只是后来嘉靖皇帝,把他的庙号改了!

  为什么要改呢?

  这就得提到当年闹得满城风雨的嘉靖“大礼仪”事件。

  嘉靖皇帝朱厚熜是个幸运儿,他本是藩王,但因明武宗无嗣,被群臣举为皇帝。而他在当皇帝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正统地位,就在宗法上大做文章,其中就是生父升格为皇帝,供入太庙。

  但是,这里有个问题,按照天子九庙的规矩,太庙正殿里面只能供奉九位先祖(一祖四昭四穆),嘉靖之前的十位皇帝有八位在里面(景泰帝、建文帝没有入太庙),嘉靖将自己的父亲供入太庙之后,九庙的位置就满了。到时候嘉靖死了进去,必须得移出来一位到偏殿,即祧庙,也叫做入祧。

  而“入祧”也是有规矩的,即称“祖”者以开创之功享受万事不祧,同时称“宗”者按亲属关系由远及近,轮着来。

  如此一来,要移走的就是最远的明太宗朱棣了。

  但是朱棣有开创实功,为后世所敬重,嘉靖也不敢因为自己父亲的升格,而将其排出正殿,这样有点难以服众。而且替换他的正好是自己,想想死后下黄泉该如何面对这位老祖宗?

image.png

  所以,嘉靖就来了一招“偷梁换柱”,他将朱棣庙号由“宗”改为“祖”,这样一来,他就和朱元璋一样享受万事不祧的待遇了,也就不用移出了。

  所以后来被移出入祧的乃是明仁宗朱高炽的排牌位,这就是明成祖的由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