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是怎么在项羽分封诸侯王的关键时刻,救下刘邦集团的?

  每当一提起萧何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

  在刘邦打败项羽的过程中,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与张良、韩信相比,人们对于萧何的印象基本就是个“管后勤”的。编撰《史记》的司马迁更是将萧何与闳夭﹑散宜生相比。

image.png

  然而萧何对于刘邦集团的贡献不只是简单的“管后勤”,而是为整个刘邦集团的发展壮大制定了最高战略规划。在项羽分封诸侯王的关键时刻,萧何更是力挽狂澜地拯救了整个刘邦集团。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在项羽分封诸侯王时,遭到猜忌的刘邦被封到了远离家乡的巴蜀和汉中。由于古代信息传播的问题,原来楚国旧地的居民大多认为巴蜀和汉中是贫瘠的“不毛之地”,项羽也是为此才将刘邦封到巴蜀汉中的。

  刘邦当时对巴蜀汉中的认识跟项羽差不多,认为被扔在“不毛之地”的自己再无前途。与其在“不毛之地”困苦而死,那还不如放手一搏,没准还有希望。于是刘邦下令集结麾下所有军队,准备找项羽拼命。

image.png

  以双方的实力对比,刘邦找项羽拼命就是找死,谋士武将们自然拼命劝阻刘邦。但这些谋士武将无法推翻刘邦找项羽拼命的大前提,即巴蜀汉中是“不毛之地”。因此刘邦根本不听劝阻,还是要跟项羽拼命。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萧何赶来劝阻刘邦。与其他谋士武将不同的是,萧何在进入关中后收集了秦朝的档案资料。因此萧何拿出可靠的数据档案告诉刘邦:巴蜀汉中不是“不毛之地”,而是富庶的“天府之国”。

  萧何认为获得巴蜀汉中是“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然后为刘邦制定了“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的战略规划。萧何的数据和规划让刘邦放弃了找项羽拼命的打算,拯救了刘邦集团。

image.png

  由此可见,刘邦后来评价其他功臣是“功狗”而萧何是“功人”是相当准确的。有意思的是,萧何挽救刘邦集团的事迹被记载在《汉书》而非《史记》之中,不知太史公司马迁是没看到相关材料还是别有用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