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仪当初一张嘴就能游说列国 张仪最后的下场为何如此凄惨
2020-11-16 09:41:52 公子华 羌瘣 白乙丙 范睢 秦襄公

  还不知道:张仪下场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战国时代的秦国,经历商鞅变法之后国力大增,秦惠王因为采用了名士张仪的连横之策,邦交为先伐战为辅,一跃成为七雄之首,这里面张仪居功至伟,可以说没有张仪就没有秦国的强大。张仪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靠一张利嘴游说列国,将天下君王玩弄于股掌之间,但是张仪这样一个聪明人,为何在秦惠王死后不知进退,却落得一个凄惨的下场?

image.png

  张仪(约公元前310年),战国时期魏国人。传说他与苏秦同为鬼谷子的高足,而“苏秦自以不及张仪”。张仪曾任秦相,封武信君,后来长期为秦国效命,从事游说离间诸侯的活动。他极力倡导连横之事,努力瓦解齐楚同盟,为秦国最终实现各个击破立下大功。

  公元前333年到公元前328年左右,张仪听说秦国重用客卿,大量地吸纳人才,便赶到秦国寻找机会,没想到果然就此迎来转机。

image.png

  据《吕氏春秋》,张仪这次入秦是得到了东周君的资助。在电视剧《大秦帝国》中,张仪则是得到了昭文君的资助,跟随富商漪蔚来到秦国。这一次在秦惠王面前,他出众的口舌之能得以尽情施展,过人的才学终于受到重视。此后,他又凭借着在平义渠内乱、攻取魏河西之地等事件中的功劳,获得再次提升,直至被惠王任用为相,过了一阵得意潇洒的日子。此后他又受秦惠王派遣,前往诸侯国从事离间活动。由此开始,他得以再次施展他出众的用间谋略,借出使为名,行用间之实,在列国政坛掀起一番大波浪,也由此赚得大名。

image.png

  张仪为秦国创造了连横的外交政策,秦惠王封张仪为相国,并让他出使列国,以连横对付名将公孙衍的合纵抗秦之策,使各国纷纷由合纵抗秦转为连横亲秦,使公孙衍的合纵之策被破,最终黯然隐退,也使秦国走出了困境,自强与群雄之列。

image.png

  但是,这位为秦国立下不世之功的张仪最后却没有好的结局,秦惠王死后,秦武王嬴荡即位,凡是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不靠利嘴但凭秦剑。加上张仪得罪过的秦国王室大臣纷纷说张仪的坏话,最终让秦武王弃用张仪,最后仓皇出逃魏国,一年后孤独死去。

image.png

  电视剧《大秦帝国》中,关于张仪的结局更为悲惨,公子赢壮以替秦王分忧为名派兵诛杀张仪全家,仓皇出逃中张仪之妻苏萱中箭而亡,幸亏最后赢疾赶来相救才逃过一死。张仪上秦廷辞别秦王时,说起被人刺杀之事竟还被大臣攻讦,最后只得离开秦国。可能也是电视剧导演不忍心看到张仪的悲惨结局,安排了赢疾相送于咸阳郊外,秦王馈赠重金与张仪作为酬劳的情节。

image.png

  聪明如张仪,在秦惠王死后明知自己不被重用的情况下,为何不选择归隐,却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呢?在张仪中途出走秦国,赴魏国为相的时候,秦惠王与赢疾说过一句话,战国时代每个人都爱做梦,而相国张仪做的是指点江山之梦,许多人如张仪者正是沉醉于这样的梦中不愿醒来,最终落得梦醒之时一场空。

image.png

  首先作为一代名士,出相入将乃是人生的理想,曾经谈笑间可翻覆江山的不世大才,从庙堂之上隐退下来不是那么容易的,瞬间的落差心理上难以接受。另外,张仪游说列国也把列国都得罪了,魏国怨恨楚国仇视,没有哪个国家愿意接纳他,在秦国隐退又害怕遭遇仇家追杀。因此一直犹豫不决。

image.png

  最后经历妻死巨变,被逼从咸阳殿转身离开的背影,满头白发的张仪透尽了萧索凄凉。曾言语间指点列国兴衰的秦相,却落得如此下场;曾在鼎前问天意气风发的张仪;曾在朝堂之上嬉笑怒骂间指点江山的张仪;曾为报秦王知遇之恩为秦国九死一生的张仪。二十载事秦,“来时影单,去时身孤”。在乡间和犀首的相遇,一处草庐,两位大才,一壶浊酒,白发老翁,谈笑功业烟消云散。(秦 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