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夜泊》的写作背景是什么?该怎样理解呢?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桥名,在江苏吴县(今苏州吴中区)阊门西。姑苏(今苏州姑苏区)为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名。张继,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懿孙,襄州(今湖北襄阳)人。据传,张继于安史之乱前两年即753年举进士及第,756年便随大批文士到江南避乱。这首诗就是张继避乱途中夜泊苏州时所作。

image.png

  我非常相信这样的传说,因为张继这首诗中全是浓得化不开的又无法排遣的羁旅愁绪。一个春风得意的举子,遇上一个混乱不堪的时局,不得不避乱他乡,自然而然,种种愁绪汇聚于心间,一经触发,就发之于诗了。

  “月落”可以是触媒:月升而愁升,月落而愁聚。“乌啼”可以是触媒:“乌啼啄啄泪澜澜”(元稹诗),何况是夜晚的乌啼呢。稍稍思虑,感觉“霜满天”“江枫”“渔火”“城外”“客船”都可以是触媒,都能引发愁绪万种的才子泪泣。

image.png

  但我觉得,最让诗人心动的是那夜半钟声,是那幽幽而来的寒山寺的夜半钟声。

  本来,佛寺的钟声空寂、淡远,净化心灵。但此时此刻,对满怀羁旅愁绪而不得入眠的张继来说,这夜半钟声更使他心潮涌动了,何况还是寒山寺的钟声呢。寒山寺在枫桥西边一里处。据传,因寒山和尚住此而得名。寒山本与诗人无关,只因心中寒气满。一个“寒”字,随着钟声缓缓渗入诗人的灵府,便产生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名诗。

  传说唐武宗酷爱《枫桥夜泊》,敕命刻制《枫桥夜泊》诗碑。驾崩后此碑同葬于武宗地宫。

  日本人也酷爱这首诗。1929年在青梅山寒山寺,立石碑一座,上刻《枫桥夜泊》诗,建“夜半钟声”钟楼一座,并在附近溪谷清流之上架起一座“枫桥”。

  不知张继是否泉下有知。我想,古今中外,不分种族、性别、地位,于愁绪之中,人皆相通。张继引领之。

  从诗艺的角度看,第一句写“动”——“月落”“乌啼”“霜满天”,第二句写“静”——“江枫”“渔火”“对愁眠”。两句由动而静,静到“眠”(“眠”是一个极静的动词)而静极。在此基础上将笔墨宕开,于是有了第三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引出“寒”字,然后用第四句“夜半钟声到客船”收回,由“钟声”将“寒”意缓缓传入,丝丝入于心中,“寒”意尽收于心中。自第一句到最后一句,既是自然时间的过程,又是心理时间的过程。两个过程的浑然融合,使诗意自然生发。真正是匠心巧言全出于自然,高明之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