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孙通被骂作虚伪小人,司马迁对他评价为何很高?

  公元前195年,汉高帝刘邦意欲重立刘如意为太子。时任太子太傅的叔孙通听说后,立刻面见皇帝,劝谏道:“晋献公、秦始皇都因为废立太子不当而致天下大乱,自取灭亡。现在太子仁义忠孝,是天下人都知道的;吕后与陛下患难与共,怎么可以背弃她呢!”说到激动处,竟以头抢地。刘邦见此情形,退让说:“我只不过是随便说说罢了。”叔孙通却不依不饶:“太子是天下的根基,根一动摇,天下就会震荡起来,怎么能拿天下的根基之事作为戏言?”刘邦没办法,只得正色道:“我听从您的意见。”

image.png

  从这段记载看,叔孙通是一个典型的犯颜强谏的直臣形象,可以往的经历显示,叔孙通是一个最善于见风使舵的人。

  陈胜吴广起义之后,秦二世召群博士议论此事,都说是造反,秦二世一听就火了。这时叔孙通说:“当今有贤明的君主君临天下,给下面制定了完备的法令,使人人遵法守职,四方八面都归附朝廷,哪有敢造反的!这只是一伙盗贼行窃罢了,何足挂齿。”事后,凡说是造反的都交给官吏治罪,凡说是盗贼的都免掉职务,唯独赐给叔孙通20匹帛,并授给他博士职位。

  儒生们纷纷骂叔孙通“阿二世”,叔孙通面对责问,只是说:“我几乎逃不出虎口!”之后便逃出都城,投靠了项梁,后又先后跟随过楚怀王熊心西楚霸王项羽,最后投降了汉王刘邦。

image.png

  刘邦登上皇帝宝座后,叔孙通终于等来了机会。当初打天下时,刘邦与诸将称兄道弟,现在做了皇帝,这些人聚在一起饮酒,还和以前一样狂呼乱叫,甚至拔出剑来砍削庭中立柱,刘邦心里越来越不舒服。叔孙通看透了领导的心思,揽下了制订朝廷仪礼的活儿。这是身为儒生的拿手好戏,很快就制订完毕,并进行了一个多月的演练。公元前200年,首次朝拜皇帝岁首大典在长乐宫举行,诸侯王以下的所有官员没有一个不因这威严仪式而惊惧肃敬的。举行酒宴时,诸侯百官等坐在大殿上都敛声屏气地低着头,按照尊卑次序站起来向皇帝祝颂敬酒。刘邦高兴之余,加授叔孙通为太常,赏赐黄金五百斤。

  如此看来,叔孙通的形象似乎太过于游移,此一时是没有骨气的虚伪小人,彼一时又是顶天立地的君子。其实,他前曲后直的变化,都是他因时、因人而采取的处世方式而已,在现代经济理论上,属于成本最低、效果最佳的线路。当然他的行为并不为时人所理解,叔孙通到鲁地征召儒生制订礼仪时,就曾受到正统儒生的当面诘问:“从礼乐兴办的根由看,只有积累功德百年,才能时兴起来,如今天下刚刚平定,死去的还来不及埋葬,伤残的还欲动不能,又要制订礼乐法规,这不合古法,你自己去编吧,不要玷辱了我们!”

  叔孙通通过自己的委曲求全,让素来对儒生持有偏见的刘邦改变了看法,应该说,从乱世之中儒学不受待见,到逐渐成为居于正统的主流意识形态,正是从叔孙通开始的,他也因此被尊为汉代儒家的宗师。司马迁称赞他说:“大直若诎,道固委蛇,盖谓是也。”在坚硬的社会现实面前,有时候转个弯,会更好地抵达目的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