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本来派王龁指挥秦军的,为何中途要换上白起呢?
2020-12-17 10:09:08 秦朗 曹彰 袁绍 曹植 曹操

  长平之战中,秦军前后共歼灭赵军45万人,从根本上削弱了当时关东六国中最为强劲的对手赵国,也给其他关东诸侯国以极大的震慑。这场战争由于秦取得全胜,由其一统天下的形势已成不可逆转,从此急转直下。当然,因为长平之战,白起也奠定了自己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的地位,也即如果长平之战的话,白起想要力压王翦李牧廉颇这三位名将,自然就不是那么容易。

  不过,在长平之战中,白起一开始却不是秦军的主帅。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时任左庶长的王龁率军攻打韩国,再和赵国交战。在长平之战,原本是王龁指挥秦军,并对战廉颇的。那么,问题来了,长平之战中,秦军的主帅原本不是白起,为何一开始不用白起呢?

image.png

  一

  首先,王龁经历三代秦王,为秦国宿将。在长平之战中,秦昭襄王之所以一开始用王龁,而不是白起,这是因为不管是秦国还是赵国,一开始都将长平之战作为一场普通的战役来对待。此战,一开始的目标只是上党郡的归属,而不是一场灭国之战。

  公元前260年四月,王龁率领秦军攻打赵国,赵国派将领廉颇率军还击秦军。秦、赵两军士兵时有交战,战事日益扩大。同年六月,秦军攻破赵军阵地,夺下两座城堡,抓获四名尉官。七月,廉颇指挥赵军高筑围墙,坚壁不出。秦军屡次挑战,赵军坚守不出。在此基础上,白起作为秦国最顶级的将领,没有必要轻易出动。况且,对于秦昭襄王,也不希望白起功高震主,所以在重用白起的同时,也将兵权分给王龁、王陵等将领。

  二

  同时,在笔者看来,作为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白起更加擅长运动战和歼灭战,比如在华阳之战中,白起率领秦军千里奔袭,对魏国和赵国大军各个击破,也即在运动中寻找敌方破绽,并达到歼灭对方有生力量的目标。不过,在长平之战,另一位战国四大名将——廉颇采用了坚守不出的策略,并且高筑围墙,这让白起的长处很难发挥出来。

  从这一点来看,即便一开始是白起指挥秦军,面对坚壁不出的赵军,也很难实现全歼对方的目标。当然,在秦赵双方不断增兵的背景,秦昭襄王显然希望可以全歼赵军主力,以此达到重创赵国的效果。在此背景下,秦昭襄王实施了反间计,这为白起的登场铺平了道路。

image.png

  三

  司马迁在《史记·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传》中记载:“赵王既怒廉颇军多失亡,军数败,又反坚壁不敢战,而又闻秦反间之言,因使赵括代廉颇将以击秦。秦闻马服子将,乃阴使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而王龁为尉裨将,令军中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在双方不断增兵,让长平之战由普通战役变成一场战略战役的背景下,秦昭襄王实施了反间计,在赵国散播“秦军最怕赵奢之子赵括”的消息,加上廉颇的坚守不出,难以获得良好的战绩,所以赵孝成王不顾蔺相如、赵括母亲的劝阻,执意用赵括来取代廉颇。

  与此同时,在获得这一消息后,秦昭襄王立即让白起赶赴战场,指挥秦军。更为关键的是,秦昭襄王还下令“军中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也即白起指挥秦军的消息,赵括很可能是一无所知的。

  四

  最后,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在等到赵括取代廉颇后,秦昭襄王才选择让白起登场,并指挥秦军。对此,在笔者看来,这是因为赵国更换将领,意味着赵军的作战风格和策略将发生明显的改变。进一步来说,赵括的登场,意味着保守派的廉颇被弃用,而激进派,或者说主张进攻的赵括正式登场,显然会和秦军展开决战。而这,自然是白起擅长处理的局面。换而言之,如果还是坚守不出的廉颇,白起登场也没有多大的意义。

  但是,年轻冒进的赵括登场,秦昭襄王实在没有不更换白起的理由了。最后,在赵括出击后,白起“纵奇兵,详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从而一战歼灭40多万的赵国士卒。综上,在长平之战中,秦国无疑在信息上知己知彼,而赵国则缺乏秦军将领变化的信息,也即信息战的胜负,也对长平之战的历史走向起到了重要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